分享

杨式85式太极拳拳架异同之比较(一)

 石头不沉 2016-04-05


扎西老人的拳架十分工整、漂亮。傅清泉是当今杨式太极拳传承人中的佼佼者。对两人的拳架我进行了细细地比较。我对两位老师都十分敬重,进行比较,无意说明孰是孰非,只是为了进一步探讨拳架的细微差异对技击有无影响。

总体的不同之处:


傅老师所有的重心后移抬前脚的步子,都是脚跟先离地,脚尖后离地。扎西老人的绝大多数此类步子,都是脚尖先抬起,脚跟后起。


关于肘,傅老师很强调后撤肘的技击作用,比如单鞭接提手,第一就要沉肩撤肘。他说,不能只顾前不顾后。再如白鹤亮翅接搂膝拗步,以及肘底捶之跟步左手旋臂后撤肘,再从胸前穿掌;还有若干处,不一一列举。扎西老人的拳架看不到肘的使用。


下面谈一谈具体的拳式。


一、起势

傅老师的双掌下按到胯侧前方后,要拇指一侧再下沉一下,把劲儿按到脚底,再接下一动。


扎西老人的没有起势之定式。也许这是更流畅的打法?

 

二、揽雀尾之左

1.傅:从上式双按接左之第一个衔接动作,重心在右脚。因为对手在右前方,所以右手是主手,是阳掌,这样去接对手才有力。

扎西:从双按掌接下一动,重心先左移,再右移,向右前去接。如果左侧有对手,先左移去抵挡,再去对付右前方之敌,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左侧无对手,一左移重心,那右手就成了阴掌,上举无力,不如左手有力。

2.傅之左实则有两个动作:一是面南之正,二是面西之侧弓步左。

扎西:没有明确的朝南之,只是过渡动作,即转向面西侧。

 

三、揽雀尾之挤

傅:先动腿,同时搭手,斜线朝正西直挤。所谓:由脚,而腰,而手,即脚、腰、手。傅老师说,技击时哪有功夫先把身子转正,再挤。

扎西:先搭手转身朝正西,再前挤。竞赛套路都是先转身,再弓步前挤。如果有时间把身子转正了,再挤,会不会力量更大些?但傅老师讲的似乎更有道理。

 

四、提手

除后撤肘之区别外,傅老师是左脚内扣10~15°。扎西老师是左脚内扣45°。

 

五、白鹤亮翅

(上接提手)双手左下捋,再提右脚上步,在挤靠之前的左手动作,傅老师左手的运行路线是一深马蹄形(即口朝南的U形)。扎西的左手主动动作很小。

 

六、手挥琵琶

(由搂膝拗步接)

傅:左手前探(抓),右手后撤,肘劲明确。

扎西:右肘后撤不明显。

 

七、搬拦捶

由搂膝拗步接之第一动。

傅:右手变拳向左侧平捋,然后与左手相合,再向右搬。

扎西:右手变拳向下再向左画一个下弧过来。与此同时,右脚抬起,是脚尖先抬起。

 

八、如封似闭

傅:由双手变成封式后,双手是向左右之开劲儿,再合力前按。

扎西:双手主要是向后之引力,非开劲儿。

 

九、十字手

傅:由上式按,转身面南,双手之力点,左手在拇指侧,右手在小指侧。

扎西:双手环扣状向右上运行。(似乎傅仲文的和扎西的一样。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此时上举之手的力量那种情况更大?)(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