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蚌之沙 2016-04-05


今天小编带各位壶友深入了解紫砂泰斗——顾景舟。

顾景舟的紫砂作品以茗壶为主,作品特色是,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

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其与书画界的交往,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后是以几何形壶奠定其个人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他还与名画家韩美林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制壶,为砂壶的发展注入现代美学概念。开创紫砂茗壶造型的新意境。

他的代表作有:汉云、雪华、鹧鸪、提壁、上新桥、凤嘴壶、僧帽、仿鼓、石瓢、牛盖莲子等,其中牛盖莲子、鹧鸪壶获国家金质奖,僧帽、井栏壶获国家银质奖,并有许多佳作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石瓢壶(顾景舟制)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仿古壶(顾景舟制)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洋桶壶(顾景舟制)

顾景舟认为明代中期至今的紫砂艺术可以像书法、绘画艺术一样,分为神品、极品、精品、能品。明代供春、时大彬,清代陈鸣远,作品造型完整,技术高超,他们将紫砂技术发扬光大,并与中国文化艺术结合起来,他们的代表作,应尊为神品。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陈曼生

清代陈曼生承前启后,“曼生壶”就是紫砂艺术与诗书画艺术的结合品,即便技艺有所不足,若是真作,也可称为极品。顾景舟坦言,历史上紫砂仿古之作不少,他自己亦有一段时间专门仿古,虽然壶形依旧,但随着社会进步,技艺上则超越前人。东西是仿的,但质量是好的,堪称精品。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今人制作的高档紫砂茶具,则为能品。顾景舟将其紫砂生涯总结为少年仿、中年创、晚年变三部曲。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顾景舟制 仿古壶

“顾景舟所创作的数十种壶型堪称件件精品。其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比明代的时大彬。其作品特色是: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堪称“集紫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被海内外艺术界专家誉为“壶艺泰斗”。”

顾景舟一生制作的紫砂壶数量不是很多,他有时好几年才做一批壶,而且个个要求质量上乘,不满意的都要毁掉,因此他的作品价格都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香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100万元。顾景舟高超的壶艺境界与他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有没有文化积累,是民间艺人从艺历程中最重要的门槛,也是大家与一般匠人的重要的区别之一。顾景舟重视这个渊源,并为之努力了一生。他甚至还阅读、钻研过与硅盐有关的书籍,从化学成份方面和化学分子式。在制壶实践中,他对选矿、原料制备、技艺加工,烧成等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研究。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上世纪30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顾景舟曾说:紫砂是他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顾景舟高超的壶艺境界与他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有没有文化积累,是民间艺人从艺历程中最重要的门槛,也是大家与一般匠人的重要的区别之一。顾景舟重视这个渊源,并为之努力了一生。他甚至还阅读、钻研过与硅盐有关的书籍,从化学成份方面和化学分子式。在制壶实践中,他对选矿、原料制备、技艺加工,烧成等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他仍坚持每天写小楷数页,手还不抖,字字挺拔有力,书桌上的线装书《茶经》是他常常抄写的文本。用文化的方式生活与从事艺术活动,已经成了他的本能。他说:“只要我手不抖,眼不花就还能做壶。”他一生对紫砂典籍情有独钟。

顾景舟代表着一个紫砂时代。

在紫砂茶壶上,他的名字是庄严的经典,是不可估价的财富;在紫砂典籍里,他的作品承接着远古、传递给未来,关于他的故事,就像蠡河的水那样源远流长。他一生是个手不释卷、有着古典风范的文人,更准确地说,他是个有着浓重文人气息的紫砂艺人,或者是紫砂艺人中的文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