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感人的清明节动画短片清明节的思考

 zjlovemj 2016-04-05

此刻,想写一封信给你,

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不知道你的样子,

也不知道把信寄往哪里……


我们一天天长大,

你始终有着不变的年纪。

有的人把你记起,

有的人却想忘记。


但我知道,

你一直都在。


——“你好吗?”

   你在轻轻地问。


——“我很好!”

    也许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超感人的动画短片,触动心底的静流与澎湃


4分钟,从会心微笑到泪流满面。




成都七中(林荫校区)4月5日国旗下演讲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又是人间四月天,又到一年清明时。

清明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每年一到清明节,基本上我们每个家庭都会为先祖扫墓,传承家风,纪念先祖。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在我们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朴素的思想,就是不忘历史,不忘先辈。“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我也不例外, 伴着春风,沐着阳光,踏上归乡的路,去缅怀先辈。看着长满青草的外公的墓,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外公离世的早,未曾见过我的模样。可从外婆和妈妈处得知,外公做过公安干警,在乡镇和县直机关做过书记,一生廉洁正直,为人朴实忠厚,人们都尊敬他。我肃立于墓前,点上香烛,摆上纸钱,双膝跪拜,表达我们晚辈对他的祭奠和崇敬。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祭祖敬祖的传统,这种传统已经积淀成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清明的要义在于提醒我们: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祖先为我们带来的精神传承,感谢先辈为我们创造的宝贵财富,我们通过缅怀而牢记。以此凝聚成我们的民族美德,那就是尊重老人和长辈,善待父母、亲人乃至每个生命。敬重逝者,就是敬重生者,贴切地说,是敬重生命。

清明祭祖,又何尝不是我们内心的一次生命寻根之旅!中国人浓烈的“仁孝”家族观念,是先辈在长期的农耕劳作安土重迁中形成的。古代中国,一个家族即一个劳作单位,一个小型社会,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只有依附于家族才能获得认同与尊严。家族中涉及到夫妻、父子、兄弟等各种关系,为了维护一个家族的完整与正常运转,需要有一套价值规则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要求亲人之间忠恕相待,爱敬相与。中国人从不相信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会对一个陌生人充满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天然的以家族观念为依托。通过集大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孝”的观念,与人之自然本性相符合,从而构成了一种互通感极强的人道观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家的观念逐渐清晰起来,在构建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家国,家国,有家才有国啊!清明节正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扫墓祭祖,重温家族,寄放心灵。清明祭祖,代代薪火相传。家的观念强化了,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忠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人民意志的体现。回望历史的长河,无数先辈用自己的赤胆忠诚誓死捍卫自己不屈的民族而名垂青史。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文天祥,有被唤作“民族脊梁”的鲁迅,还有为探索救国真理而捐躯的李大钊……每个名字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清明扫墓,扫去浮尘,在中国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现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豪杰,显露出中华民族不屈的雄魂。是啊,正是这样一个向来不屈不挠的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忠义之士,阻挡了企图践踏祖国的外来铁骑,拯救了我们这个被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清明祭奠,不正是祭奠这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唤醒沉睡我们心底的久违的自省与自励。

清明时节我们话说清明。不忘前辈与先烈,“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我们承继家的荣耀,我们传承华夏民族的精神。同学们,昂首阔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自信满满,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让我们缅怀先辈,铭记历史。我们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能实现。

最后,在半期考试来临之际,预祝大家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出优异成绩!

谢谢大家!

高一五班

2016年4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