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冈断岭脊脉连

 江山携手 2016-04-05

复冈断岭脊脉连

 

郭玉和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2009年第13期

 

面对高考阅读文章,如果你的眼里能看出“一座山”来,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山,有丘冈之隆起,更有壁立峭拔之高峻,重峦叠嶂之绵延。复冈断岭脊脉相连,当属翻山越岭之经验;形散神聚文心透印,此则饱读精研者见识。喻之文章,也就是袁枚说过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也可以借“看山”的经验,攻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之“玉纹”。

什么是文章的思路呢?简单说来,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的思维进程。文章的结构组织或隐或显,犹如大山的构架和脉络,它总要具体展现作者行文的思路。一般而言,文章的结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作品的体式和章节结构,如体裁形式、顺序线索、开头结尾、章节段落、过渡衔接、伏笔照应等;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如观点和材料、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分等。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取决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

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就是通过把文章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研究,从而了解作者的运思过程。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需要知晓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式,常见的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承接式、层进式等。如果要分析段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那就要了解句群知识,也就是段内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是总分、并列、对照、解说、承接、递进等关系。

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学会正确划分文章的层次

文章是由互相关联且各有相对独立性的几个部分组成的,有时,每个部分的内部又由若干自然段组成。文章的层次就是这么形成的。有的文章可以这样读:粗读一遍,了解大意,得其梗概。什么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这么几点:(1)这篇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些什么事情;(2)这篇文章为了什么目的而写;(3)文章里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

弄清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总的来说,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大体可归纳为四种,即“承递”“层进”“总分”和“并列”。辨别关系的前提是对各个段落大意的准确把握。

其次,要养成粗知文章段落大意的阅读习惯

段落是文章基本的构成单位,它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反映。我们提出要粗知文中段落的大意,是为力求辨明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地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服务的。在归纳文章段落大意时,以下方法可供参考:(1)从整体上快速把握全篇文意;(2)梳理段内句与句的关系;(3)捕捉段内关键的语句,即体现作者思想脉络或观点态度的语句。

最后,力求辨明文中段落之间的关系

通常,文章都有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其中的段落一般不会都处在同一层次上。怎样辨明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呢?当文章的自然段落较多,我们觉得从整体上一时难以把握时,那就不必从文章的开头依次梳理到末尾。我们还可以从文章当中容易辨别的几段内容开始识别,然后再扩大到整体辨别。

【考题链接】

2008年上海卷第11题: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A.作品以“石板”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显得衔接自然,脉络清晰。

B.第⑴段总写河下镇古色古香的风貌,由面及点,引入对石板的描述。

……

E.第⑾段的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笔触从历史转向现实。

【训练场】

 (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3题。

〔越调〕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注】平山:即平山堂,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郊。因伫立堂上遥望江南诸山,山与堂平,而得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