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在《朴真拳学》张红涛先生的拳著上发现一个好东西,很有价值的,那就是“形意拳的七星技法”,现在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七星也称“七锋”。指人身上的:“头技、肩技、肘技、手技、胯技、膝技、脚技”。观其技法不外是这七个人身部位的攻击手段,这是形意的古法,张先生剖析的很独特,在应用上也是很高效的。
> 中国轨迹拳在“七星”上,也自成体系,我们来说一说:
> 一是头技使我想到了“牛抵”(心意的“一头碎碑”),可别小瞧了这个技术,它解决了散打擂台的“搂抱摔”和泰拳的“抱颈飞膝”,它的作用你还怀疑吗?试试看,牛抵是否有用?毋需多言。
> 二是肩技,轨迹把肩的运动提出来,有活肩(圆运动)---化肩---抖肩的训练,由柔软到肩部力量的发放是一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近身肩打的发威,对方还敢对你又搂又抱吗?躲还来不及呢!亲热的举动还会要吗?哈哈!!!再说说直拳的重击,加上腿蹬、身摇、抖肩、拳打过程,不用肩的动作力量会大到哪里呢?轨迹复合的力量是惊人的。
> 三是肘技,人都讲:“宁挨十拳,不挨一肘”,轨迹的肘法有前后肘之说,肘法的确是厉害,为什么散打擂台要禁止这个技术不是没有原因的,实在很危险的技术,肘打和膝撞的结合是极高效的技战术,在街斗和切磋比武上用一个左平拳,连一个右云肘,再来一个右膝那是很灵的呀!
> 四是手技,用不着练这个杀手,那个绝掌的,轨迹拳的手法轨迹运动包含所有的技击,也是我们最不认真,最觉得乏味的圆运动,一个手法可以演变成千上万个技术动作,可见它的功用之大,老李的太极可以表演多少组,我们不会忘了当今太极高人是怎么称奇而敬服的吧!,真正出功夫的真是在简单的手法上呀!
> 五是胯技,其实在近身打斗中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高手应达到“浑手是手,无点不杀器”的水平的,哪里需要哪里上,胯打往往是出其不意的,敌人也必然意料不到的。
> 六是膝技,膝在泰拳里应用的很广,也很霸道,功夫超凡,一膝之下鲜有脱逃者,轨迹里的膝是和肘的结合,还有和撞锤的结合都是简单而高效的技术。
> 七是脚技,脚的功夫是轻视不得的,“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我们的脚要跟手一样灵活自如才对,用腿法轨迹的踢绳来训练灵活性和高度性,用挡板和沙包来强化力量,再加上基本独立曲伸,和战术结合,敌腿来之,尽截之,那么一脚下去,敌方立仆无疑。
> 以上谈了这么多,无论用什么技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人体“七星”的作用非同一般,值得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 9:38: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