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的现状及保护

 风歌一曲 2016-04-05

            “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的现状及保护

                           

                                                                 苏俊杰 陈刚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上海  200433)

   一、“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的历史背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从发明到现在已有约19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历代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纸的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交流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1884年西方机器造纸技术引进中国以前,“中国纸”(China paper)均为采用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手工制作方法生产的“手工纸”。历史上曾经生产过的手工纸种类繁多,为了便于研究其生产技术,我们一般按照其采用纤维原料的不同,分为皮纸、竹纸、麻纸等几类。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手工纸“宣纸”由于采用青檀皮为主料,归属为皮纸类,本文研究的连史纸采用毛竹为原料,属于竹纸类。

根据历史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西汉出现的麻纸,发展到隋唐的皮纸,中国手工造纸技术已经比较完善,有能力采用新材料制作质优价廉的书写材料,此时出现的竹纸便是代表。目前看到最早记载竹纸的文献是9世纪李肇《国史补》中的“韶之竹笺”,据此推测,9-10世纪时,竹纸已经在广东、浙江一带出现。据考证,宋元时期中国古代造纸术发展成熟,尤其是高质量竹纸的制作技艺,标志着造纸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江西是中国竹资源丰富的省份,历史上又产生了若干著名的雕版印书中心,日益凸显的文化需求推动了价廉质优竹纸制作技艺的发展。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把元代江西铅山生产的“铅山纸”列为“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明朝中期,武夷山北麓的铅山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以纸、茶产销之兴盛逐渐成为我国“江南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约在明朝万历年间,铅山、福建一带成熟的竹纸制作技术终于创制出了历史上著名的“连史纸”。连史纸旧时也称“连四纸”,是赣闽两省用嫩竹为原料制成的漂白文化纸,可供书写、绘画、印刷古籍与装裱书画之用。其纸质精细柔软,薄而均匀,颜色洁白,防虫耐热,经久不变,素有“寿纸千年”的美誉。历史上,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此纸制作,是为中国手工竹纸中的精品。

连史纸最初的产地大约在现今武夷山南北麓的江西铅山和福建光泽、连城、邵武一带,其中又以江西铅山所产的连史纸最为世人称道。清朝中期是铅山连史纸制作最为鼎盛的时期,自进入民国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技术的部分退化,产量和质量均有下降,至解放初期,铅山县内生产连史纸的纸槽已基本停产。60年代,在荣宝斋、朵云轩等单位的求购下,铅山县南部的天柱山乡浆源村、篁碧乡畲族村曾经小规模恢复生产,文革期间中断,直到80年代末期,天柱上乡浆源村的最后一张纸槽也停止了生产,连史纸制作技艺在铅山县绝迹。

    “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的现状调查及初步成果

    传统连史纸及用其制作的各类纸质文化用品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和科学研究价值,其手工制作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发展至高峰时的“活化石”见证,具有相当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并且具有潜在的社会应用前景。据此,国家文化部于2006年5月将“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解中国江南地区优质竹纸制作技艺的保存现状,并探索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笔者于2006年7月参与复旦大学“江南地区传统造纸工艺现状与保护”课题组对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主要手工竹纸产地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其中,尤其对“铅山连史纸”的原产地江西铅山和福建的连城进行了初步调查,在相当的地域范围内获取了一定的原始资料。2006年10-11月,笔者再次深入铅山县的陈坊乡、太源畲族乡、天柱山乡、篁碧畲族乡、石塘镇、鹅湖镇和河口镇七个乡镇,对有资料记载的“铅山连史纸”原产地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所论及的现状资料及初步成果即依此为依据。

两次的调查主要以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为主,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和基本记录、测量设备对连史纸原产地的见证人进行寻访和谈话记录;对各类物质遗存,包括产地的自然环境现状、产地现场、制作设备、工具等进行科学的初步勘测与记录;并且注意收集各类连史纸样品和原料标本,寻找当地造纸相关的文献资料。

根据笔者之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解放前后铅山连史纸在武夷山北麓的铅山县历史上有16个村级生产点,在武夷山南麓的福建光泽县有4个村级生产点。但据两次的实地调查初步显示,目前铅山县境内已经没有连史纸的生产点,除了少量分布在港东乡、英将乡、稼轩乡等地的“迷信草纸”生产点外,全县仅有鹅湖镇还保留有一处延续了百余年生产历史的“次等毛边纸”(非连史纸)手工抄纸坊,其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铅山连史纸已经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对其现存状况没有展开细致的普查和记录工作,保护方案也尚待拟定。面对濒临失传的连史纸制作技艺,笔者只有通过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结合实地初步普查的结果,主要从对尚健在的连史纸制作者的访谈中探究历史上真实的连史纸制作技艺,为今后从技术与政策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复原与保护提供研究基础。

连史纸制作技艺是一门复杂、耗时的经验性生产技术。从每年立夏时节砍竹开始,经历约72道工序,到出成品约费时一年左右。概括来说,连史纸的制作可以分为:砍竹、作料和抄纸三个阶段。通过文献整理,根据实地访谈口述得到的原始资料,铅山连史纸大约在解放前后时期的制作技艺概述如下。

砍竹均在产竹的山坡就地完成。原料的选取对于后期纸张成品的质地和手感有较大影响,所以砍竹工作具有较大的时令性和经验性,一般此工作均由山区农户专营。嫩竹经过坎条、坐山阴干、叠塘冲浸、清水漂塘、剥离竹丝、洗晒竹丝以后,就成为可以下山进行作料的“竹麻丝”原料了。

作料主要指从加工“竹麻丝”开始,经过浸、沤、洗、蒸、煎、漂、槌、晒、碓、洗等步骤制备好细白洁净的纸浆待入抄纸坊造纸的过程。其耗时最长,费工最大,是整个制作工序中对纸张的耐久性、洁白度、细腻度等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环节,也是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最富有科学性的工艺环节。传统的连史纸制作技术均采用天然制取的弱碱——主要为竹碱进行竹料的浸渍发酵,在充分去除有机杂质成分并保留竹纤维的前提下,对造纸的纤维原料化学损伤很小,由此对纸张的耐久性和强度有较大提升。调查发现,早期用于连史纸作料的制浆碱液为石灰和天然竹木灰中土法提取的“竹碱”,相比近代采用的纯碱和烧碱其碱性较弱,但是其可以减小对纤维的损伤,利于纸张长久保存。另一方面,由于碱性弱,所以需要对竹料交替进行多次长时间的反复沤渍和蒸煮以得到纯净的竹纤维,这一系列的工序便是传统竹纸制作技术最有研究意义的环节。在碱液处理后,竹料由人工做成“竹饼”,分作两次放置到山坡上进行长达半年之久的“天然漂白”工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氧气、日光和雨水的综合作用进行“日晒夜露”,通过日光氧化分解作用和雨水的冲洗淋蚀,使得竹料纤维中的染色木素氧化洗去而得到白净的原料。相比近代采用的化学漂白粉,日光漂白工序不会引入氯离子,因此不会对竹纤维产生降解作用,利于纸张保持较好的耐久性和洁白度,并且避免了工业漂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样,虽然传统的漂白可以保持纸张良好的质量,但是需要花费工人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这一系列与时令和自然环境紧密联系的工艺技术是中国优质书画纸共有的特色制作环节,具有相当研究价值。漂白下山以后,竹料就可以放到水碓中进行打浆以便抄纸。传统连史纸的打浆步骤有两步,先用水碓把竹浆打细,再把竹浆放到料槽中人工用脚将纸浆踩开,成为细腻分散的纸浆。水碓打浆和人工踩料都是历史上传统造纸工艺的特色环节,是与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结合的一种简单机械加工技术,对于研究古代科技发展和劳动方式具有一定价值。同时,打浆方式对纸张后期的纤维形态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构成连史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的关键环节。

连史纸的抄造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富有技术性和经验性的环节,事关成纸的质量与外观。中国纸之所以被统称为“手工纸”就是因为它是由人工利用竹丝编织的抄纸帘将纸浆从纸槽中捞起,从而形成一张完整的纸。这也是手工纸和近代以来的“机制纸”最关键的技术不同之处。

作料完成后的竹浆被运送到山谷河水边的抄纸作坊中,经过洗浆、耘槽、兑纸药、打槽等工序后,就可以用纸帘子抄纸了。纸药是一种采用天然生长的植物粘液配制的抄纸助剂,作用是使得纸浆纤维能够在水中均匀分散开来,便于用纸帘抄出而成纸张;此外,它的加入还有可能给纸张带来一定的防虫或者其他功效。在抄纸过程中加入“纸药”使得纸张平整匀净是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一项革新。连史纸在抄造中,依据植物生长时令的不同分别选用水卵虫、楠脑、毛冬瓜、鸡屎柴等,各类纸药对于纸张质量的影响作用如何,有待后期的继续研究。待纸浆配好打匀后,由两名抄纸师傅分别抬住抄纸帘的两端,在高度一致的动作配合下从纸槽中抄造出湿纸,然后将其叠放在一边的木板上,如此循环抄造,每叠到500张便用木质杠杆式压榨机用人工将湿纸中的水分榨出,送入作坊中的焙纸间,待第二天一早进行焙干。

抄纸用的纸帘是所有造纸工具中最关键的,也是对制作工艺要求最高的一件产品。它由上面覆盖的帘皮和下面承托的帘床组成。帘皮尺寸一般为2.8×3.2尺,表面全部用刮削极细的竹篾丝人工编织而成,下面的帘床用木头做框,表面用芦苇杆穿插而成,用于沥水和承托帘皮。纸槽一般为木板制作的方形深槽,也有石质雕刻的,是容纳纸浆和抄纸的基本单位,容积为2.0×2.0×0.8立方米。纸槽数量同时也是衡量当地纸产量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榨干的湿纸由专门的焙纸工人用细竹签逐张挑开,然后用刷子张贴到专门制作的焙纸土墙上。墙内柴火燃烧产生的热气透过土墙将墙表面的连史纸张焙干,然后揭下,剪裁整理。焙纸同样是关系纸张外观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墙面的光洁,墙内火力的大小和焙纸时间的长短都须要工人的经验掌握,否则纸张就会显现暗黑或是折皱。

焙干后的纸张在抄纸坊中进行初加工整理包装,成品连史纸一般尺寸为1.8×3.2尺,每98张为一刀,每12刀为一件,每两件为一担纸。此后,就可以用人力或是马匹沿古代驿道驮运到铅山连史纸的集散地——江西铅山县的陈坊乡集镇,由那里数十家的纸号、纸行进行包括品纸、削纸、榨纸、打篓、捆藤在内的五道精加工,然后经由陈坊河船运北下,或在河口重新集散,然后沿信江下长江,转运至汉口、杭州、上海等地,不少再外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在福建连城和江西铅山的调查中,笔者没有看到一处尚在生产的造纸现场有如上所述的制作工艺,可以认为,传统连史纸的制作技艺确实已经在铅山绝迹至少15年。同时,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濒危的现状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铅山连史纸的制作者已近消亡

第二,铅山连史纸的相关物质遗存现状堪忧

下面是笔者在初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铅山连史纸制作者、铅山连史纸原产地、铅山连史纸集散地和相关的铅山重要竹纸产地进行调查得到的初步结果。

 

表一  铅山县天柱山乡

遗迹地点  高泉村、浆源村等地

作料设备遗存     浆源村清代“余家王锅”保存较为完整,配套设备基本完好。在浆源村毛店、碗场一带,尚有数处零散王锅、料塘、漂塘、引水渠、水碓基座等遗存,大多破坏严重。高泉村基本无作料设备遗存。

健在作料人   廖承禄(84岁)等不足5人。其中解放前曾参与作料的老人极少。

抄纸设备遗存     高泉村尚存一栋民国抄纸作坊,已为危房。浆源村尚存两处解放前抄纸坊基址,已无遗物。

健在抄纸人   徐堂贵(83岁)、周细握(45岁)

相关旧址遗存     浆源村一带尚有若干清代至解放后的造纸零散遗迹有待调查确认。浆源村尚存一栋“周家祠堂”,一座古石桥。佛寨村尚存一处古驿站,现存赖家纸行旧址一处。

存世工具及纸张浆源村村委会收藏有解放后该村使用的抄纸帘皮6张,帘床一张。库存20世纪70-80年代该村生产的连史纸约10万张。

 

表二  铅山县篁碧畲族乡

遗迹地点  畲族村、中村村

作料设备遗存     畲族村清代“陈家王锅”保存较为完整,配套设备基本完好。畲族村和中村村一带尚存极少数王锅基址、料塘、漂塘、水渠、水碓等遗迹,破坏严重。

健在作料人   翁仕兴(80岁)、翁仕松(96岁)、祝先禄(79岁)、雷乃荣(71岁)、王星台(75岁)等不足10人。其中解放前曾参与作料的老人较多。其中尚有少数解放前即从事焙纸的老人。

抄纸设备遗存     中村村尚存一栋民国抄纸作坊“张家门口造纸厂”,已为危房。

健在抄纸人  

相关旧址遗存     畲族村和中村村一带尚有少数造纸遗迹待调查确认。畲族村中尚存“祝氏宗祠”和“华氏宗祠”两栋,石牌坊一座,古庙一座。

存世工具及纸张 祝家藏清代铁质王锅一口

 

表三  铅山县太源畲族乡

遗迹地点  水美村

作料设备遗存     水美村旁尚存一处民国作料遗址,配套设备基本完整,保存状况较差。另在村中发现有若干料塘遗迹,破环严重。

健在作料人  

抄纸设备遗存    

健在抄纸人  

相关旧址遗存     水美村中尚存若干旧式畲族古民居。

存世工具及纸张 未见

 

表四  铅山县陈坊乡

 

遗迹地点  陈坊乡街道

作料设备遗存    

健在作料人  

抄纸设备遗存    

健在抄纸人  

纸商旧址遗存     罗利生、罗聚和、大成造纸厂第一门市等数家

纸商后人  罗惠群、罗建勋等不足5人

相关旧址遗存     乡街道尚存民国时期的老街一条,尚存纸号纸店旧址数处,街上亦存旧式老建筑和寺庙。

存世工具及纸张 尚存极少量私人藏民国时期连史纸

 

表五  铅山县河口镇

 

遗迹地点  河口镇老街

纸商旧址遗存     二堡老街一带尚存数处

纸商后人  祝光中等极少数

相关旧址遗存     老街一带尚存纸张集散旧址数处

存世工具及纸张 不明

备注    河口镇尚有数位解放后参与连史纸生产、管理和销售的老人健在

 

表六  铅山县鹅湖镇(低档毛边纸)

 

遗迹地点  鹅湖镇门石村

作料设备遗存     较多

健在作料人   解放后作料人较多

抄纸设备遗存     尚存一处生产使用中的百年抄纸坊,保存状况不佳。

健在抄纸人   解放后抄纸人尚有数位,包括年轻人

相关旧址遗存     较多

存世工具及纸张 解放后工具保存较多,解放前少见。

 

表七  铅山县石塘镇(毛边纸)

 

遗迹地点  里洋村等地

作料设备遗存     较多

健在作料人   较多,其中解放前作料老人不多。

抄纸设备遗存     未见

健在抄纸人   极少数,多为解放后从事抄纸者

相关旧址遗存     里洋村尚存较多解放后造纸旧址,石塘古镇中清末至民国纸商纸号旧址较多,少数尚有后人在世

存世工具及纸张 少数纸号尚存极少量解放前抄纸工具及纸张样品。

 

由以上的调查简表可以看出,连史纸在铅山县的传承人和物质遗存已经消亡严重。据资料显示,在铅山县境内解放之前大约有20个村级点尚在生产连史纸,并且以天柱山乡、篁碧乡和太源乡为主要产地。但现今在以上两个乡内已经难以寻觅到掌握传统连史纸制作技艺的老人,同样,所剩下的物质遗存也已破坏严重,很难有成套保留下来的生产设备。即便是保存有形制尚存的设备,也大多破坏严重。相关的造纸工具基本已经在历史上散失或是损坏,偶尔发现有零星的民国三十年左右的纸帘和帘床,保存状况也很差。

自从解放后连史纸大面积停产以来,除了天柱山乡和篁碧乡曾经恢复过少量的生产点外,绝大多数的连史纸原产地都在1950年左右停止了生产。于是,除了参与过20世纪80年代以前连史纸恢复生产的极少数中年人外,现今在世的连史纸传承人,不论是作料人、抄纸人还是从事其它工种或者亲自进行过连史纸销售的老人,年龄都已经达到80岁左右,甚至有97岁高龄的作料老人。

抄纸是造纸过程中最体现技术性和经验性的工序,也是对纸张外观质量影响最大的一个步骤。历史上,不是每家每户都可以自己抄纸的,只有那些掌握了娴熟抄造技法的老师傅才有资格抄纸。遗憾的是,铅山县目前仅剩唯一的一位在解放前就掌握了抄纸技艺的老者——徐堂贵。现年83岁的徐老从18岁开始学抄纸,一直工作到1951年,此后再也没有参与过抄纸工作,他的后代中也再没有人继承抄造连史纸的技艺。另外一位现年45岁的周细握师傅是文革后恢复连史纸生产才开始学习抄纸的,自1988年连史纸全面停产后便外出打工至今,身后也没有继承者。

此外,由上面调查简表可得知,铅山县内的鹅湖镇和石塘镇尚有一定量的毛边纸生产遗存。由于毛边纸,尤其是鹅湖镇现今抄造的低档毛边纸的工艺、成纸质量与本文所述的连史纸有较大不同,所以不作为本文考察重点。但是,石塘古镇的关山纸、高档毛边纸生产地和集散经销地,鹅湖镇仅存的尚在生产当中的低档毛边纸作坊,都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实例,为全面了解和探究铅山竹纸,乃至中国手工纸发展历史都具有较大意义,有待下一步研究。

  “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的保护理念

综上所述,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已近灭绝,亟待抢救保护。造成连史纸濒危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条件的原因,有传承人的因素,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对于连史纸这样耗功费时的手工纸的需求正在逐渐萎缩。历史上,连史纸一直都是一种名贵的手工纸,并不是一般民众日常使用的普通纸。解放后的恢复生产,也是由于古籍修复、字画装裱和外贸出口等的需求才进行了小规模的复原生产。而在现今社会,信息化与全球化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周围的文化生态,传统的文字书写和印刷方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机制纸也同时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而占领着更多的市场。相比之下,古老的连史纸怎样在新的历史时空中寻找生存的空间,把自己独特的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呢?

作为中国手工造纸技术尤其是竹纸制作技术的杰出代表,连史纸制作技艺见证了手工纸发展至成熟时期的历史,是为中国手工造纸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一种手工造纸史上的重大技术革新,连史纸是一种用廉价的茎干原料制作的高级文化用纸,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作为具有优良耐久性且不易退色的上等竹纸,连史纸的生产为我们古籍修复、书画装裱、书画鉴定、拓印习字、室内装饰等提供了适合的纸张材料。

遵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笔者认为可以从工艺技术、人、物质材料和政策与社会四个方面来探讨连史纸以及其它手工造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第一,关于工艺技术的保护

作为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的是蕴涵在文化形态下的“思想”,这些一系列的技术革新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延续的历史时空中人们价值观、适应性和伟大的创造力。工艺技术必然是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同步发展的,但是,古老技术中的某些核心环节却是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和科学价值的,在没有对它们进行充分的挖掘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它们是“落后的”,甚至理应舍弃的。限于当前研究进度,本部分探讨的保护方法只是构想性的。在工艺技术方面,笔者希望能够在前期进行的文献和实地资料研究基础上,结合后期的实验室科学研究,在理论以至实践上把传统连史纸的制作技艺在原产地恢复起来,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比如原料选配、腌料方式、漂白方式等进行科学定量研究,一方面探查制作技术与纸张纤维结构、耐久性、色泽持久性、外观质量等物化性质的关系;另一方面考虑“制作技术的发展”与“历史信息保留”之间的关联性,把连史纸制作技艺中最富有“历史价值”和“科技价值”的工艺环节进行原真性保留,而对一些不影响纸张后期质量,不具有较大历史见证意义的低效率、高能耗、长耗时,甚至有害艺人健康的工艺技术在综合考虑“历史原真性保护”需要和“技术发展”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进行适当改进,能够使之适应当前和今后社会文化、经济、教育、工业等领域对于连史纸纸张及其制作技艺的稳定需求。

第二,关于人的保护

人是技术遗产的持有者和传承人,脱离了活态的人及他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技术就不能得以体现。说到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保护现存部分人群所从事的文化程式背后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造力,所以,技术的保护一定是需要与人的保护紧密结合的。我们以上对于技术的研究与复原,是离不开艺人的帮助与参与的;同时,我们对技术的复原、保护与改进也是对艺人生活质量、生产质量的间接改善,期望能够让他们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技艺为自己和家乡带来精神与物质的回报。对人的直接给与性保护实际上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借鉴日本对于非物质文化财传承人“人间国宝”的保护方法,在物质上进行奖励和持续资助,在精神上给与大力支持与弘扬,并且依据技艺传承人的意愿辅助其进行后继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但是,就连史纸等手工纸产地来说,薄弱的经济基础不可能支付得起对民间艺人的物质支持,当务之急是,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联合社会团体和个人,对造纸手艺人进行寻访、登记、认证,对他们尚能知晓的造纸技术细节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整理。尚健在的传统连史纸制作者大多为80岁的老人,且年老体弱者较多,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相应的补助,尽量解决这些老艺人的实际生活问题。总之,对人的保护也是对技术的保护,我们研究工艺,改进工艺,提高工艺,也是在为传承人作考虑,将他们的创造力从繁重的传统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发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应用领域中。

第三,关于物质材料的保护

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脱离开承载它的物质载体而存在,物质资料的保护同样应该是基础性工作。这里讨论的物质资料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构成“连史纸制作技艺”遗产本身的物质资料,包括各类厂房、场地、设备、工具以及由连史纸制作的大量纸质文物等等;另一部分是组成“连史纸制作技艺”遗产背景环境的物质资料,包括原产地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等。对于这类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我们需要在坚持“原真性”与“完整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下运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地理、建筑等专业的知识进行原貌、原址保护,以期为今后连史纸“生态博物馆”提供一个真实的展示与生产空间。在远期规划的“生态博物馆”或者“连史纸原产地保护区”中,应该指定一定数量,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等级文物”,把物质遗产中具有较大见证价值的遗产面向社会公布保护,成为连史纸文化展示、研究和交流的物质基础;应该设立有专业的管理、咨询、研究和教育机构,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指导工作,由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尽可能地吸纳当地的技艺传承人加入到遗产的教育、管理、宣传工作中,并积极参与原产地博物馆或者陈列馆的筹建与经营中;设立一定形式的技艺传承人培训教育机构,面向社会进行连史纸技艺的传授与研究工作;辟出相应的场地并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设备进行原料的种植与连史纸的恢复性生产,把连史纸的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既为生态博物馆提供活态文化展示,又为发掘连史纸的应用价值,为当地民众谋取经济利益进行“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高价值”的恢复生产。

第四,关于政策与社会层面的保护

政策与社会层面的保护是一个宽泛的保护概念,所有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组织、个人都应该树立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觉性。在政府方面,应该尽快开展针对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记录工作,抢救濒危的各类实物资料,并对相关的传承人、见证人和知情人等进行寻访和记录,做好首要的信息保存工作。在此基础上,应该加紧制定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法律法规,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原真性”、“完整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下统一协调好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关系,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纳入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作全盘考虑。在理解与尊重当地人群价值观、文化选择权的前提下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使之与社会同步可持续发展。扩大到社会的层面,不单只是提到保护的觉悟性,我们还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为连史纸打开市场,寻找新的适用空间,让文化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连史纸作为一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有它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的范围,但是,通过培育和引导社会需求,是可以为手工纸找寻到一定量的稳定需求的。当一个良性的需求关系逐渐形成的时候,手工技艺就可以在传承人群中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性”,不断激励着他们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把祖先积累的智慧成果发扬开去。

  “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保护的具体建议

依据上述保护理念,就“铅山连史纸制作技艺”的保护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    尽快着手进行连史纸传统制作技艺的复原工作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得知,铅山连史纸的绝大多数产地在1950年左右即已停产,而最后一次恢复生产距今也近20年,熟悉连史纸传统制作工艺的人大多已有80以上的高龄,需要首先对传承人的现状进行细致调查,同时对他们尚能回忆的技术细节进行记录整理,但由于他们年事已高,记忆模糊、缺失、错漏之处难以避免。而作为一项已停产多年、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其保护工作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如何详细地进行文字图像记录,而在于是否能依照传统的工艺制作出合格的产品,同时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使之传承下去。因此作为拯救连史纸制作技艺的第一步,应是趁尚有传承人健在之时,尽快在连史纸的传统产区中选择人员、设备基础较好的地区(如天柱山乡),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实验性地恢复传统工艺连史纸的生产工作。一则恢复连史纸生产的步骤细节,二则是生产出符合传统连史纸标准的产品,这些都需要借助传承人的记忆与宝贵经验。在此过程中比较完整准确地记录连史纸的传统制作技艺。

2.培养年轻的连史纸制作技艺传人

作为连史纸制作技艺保护的第二步,是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培养传承人。要使连史纸的制作技艺能够延续下去,人的因素是关键。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要求连史纸全面恢复生产、规模有较大大扩展、自然解决传承问题比较困难。在此形势下,需要政府与社会进行扶持,投资恢复传统工艺,同时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具体可由政府投资或接受社会赞助设立小规模的传统连史纸作坊,其目的在于维持传统工艺连史纸的生产,初期可由政府收购产品或提供补贴,逐步实现自负盈亏。尤其要注意保护年轻人从事连史纸生产的积极性,在经济收益与社会地位两方面予以倾斜,可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在适当时机授予传承人“传统工艺师”等荣誉称号,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

3.保护连史纸典型的生产设备与设施遗存

据我们调查,在天柱山乡、篁碧乡、太源乡等地,保存有自清末以来的连史纸生产设备及王锅、料塘、漂塘、水碓基座等遗址,它们是铅山连史纸生产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恢复连史纸生产的重要实物资料。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而得以幸存至今,但近年来所遭受的破坏有加速的趋势。选择其中几处较为典型、完整、保存完好的遗存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加以控制,避免人为损坏,是当务之急。同时对有损坏坍塌之虞的遗存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予以维修。在今后连史纸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时,可配合连史纸制作技艺的展示,作为“生态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相信其存在价值将会日益显现。

4.    建立连史纸制作技艺的展示、研究以及相关文物资料的收藏设施

做好连史纸的宣传展示工作,获取社会的广泛重视与支持,是“连史纸制作技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这一工作,需要有短、中、长期的规划。仅就连史纸工艺的展示来说,短期可在河口或石塘建立连史纸陈列馆,陈列连史纸及相关工具实物,配以说明图版及场景复原,同时可表演抄纸工序,允许观众参与,提高趣味性。馆址选择主要取其交通便利,人流较多,具有其他观光资源之处。而中长期,则应在连史纸的原产地,选择交通较为便利场所,建立“连史纸生态博物馆”,建设专门馆舍以供全面展示连史纸的历史、技艺、相关实物资料,内设相关机构筹划连史纸的保护发展事宜,使博物馆既是连史纸文物资料的收藏展示基地,同时也是连史纸工艺的培训基地、连史纸文化的研究基地。而附近的生产作坊、近代设施遗存又使观众对连史纸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5.    开展连史纸制作技艺的科学研究

连史纸工艺之所以有其特殊的地位,主要在于其使用普通竹子为原料,通过较为复杂的工艺,生产出高档手工纸。其制作工艺之繁复、之精致,堪与宣纸的制作工艺媲美。尤其是其自然漂白工艺,是连史纸洁白如玉的奥妙所在,与宣纸的漂白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使用漂白粉等化学药品,虽然也可以在短时间达到漂白效果,但是根据我们研究证明,使用氧化型漂白剂漂白的手工纸,一方面其耐久性较差,另一方面在老化过程中,颜色变化也较快。而类似连史纸的自然缓慢氧化漂白,所得的纸张耐老化性及颜色稳定性则要好得多。在传统工艺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环节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来予以解明。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传统工艺中的精华部分,同时摸索出一条改良传统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的道路。传统连史纸的衰微,一方面是人们书写、印刷习惯的改变,同时也是传统工艺过于复杂、劳动力强度大所致。在以保护传统工艺、满足高端需求为主要目的生产少量高档产品的同时,应适当对工艺进行改良,以求生产出价廉物美的产品,扩大市场需求,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分强调价格竞争,忽视产品质量的行为。这一切,都需要借助相关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力量,进行大量研究,对工艺的改良加以指导。

6.    将铅山连史纸放在中国连史纸以及铅山手工造纸的大背景下开展保护工作。

连史纸的主要产区在武夷山脉周边的江西铅山、福建光泽、连城等地,四川的夹江虽也有连史纸产出,但发展较晚,主要是从生产不加日晒漂白的贡川纸,改为使用漂白粉生产连史纸。据我们初步调查,现在只有连城还在生产连史纸,但生产工艺已与昔日大相径庭。恢复传统工艺,不仅是铅山的工作,也是其他产区的共同需求。各地区的交流协作,将有利于恢复并保护连史纸的传统工艺,拓展连史纸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为连史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连史纸的复兴打下基础。

铅山地区的传统手工纸,除连史纸之外,还有关山纸、毛边纸、表芯纸等,有的至今尚在生产,一个地区,保留有如此种类丰富、档次完备的竹纸制造工艺,可说是极为罕见,堪称传统竹纸的宝库。因此除恢复并保护连史纸的制造工艺以外,还应将其他竹纸的制作技艺列入保护范围,形成完整的系列。尤其是在鹅湖乡的某些地区,还保留有极为传统的毛边纸作坊,其使用的工具设施、制作技艺几乎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完全一致,可说是十分珍贵的传统竹纸工艺的“活化石”,由于毛边纸尚有一定销路,故能幸存至今。其原样保护十分重要,包括工具、建筑等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应列入保护范围,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必要时可提供补助加以原样维修,避免任意改造、加入现代元素。同时也要避免可能随之而来的旅游开发造成的传统工艺的空洞化、表演化倾向。

 

 

参考文献:

 

【1】江西铅山县政协编纂 《铅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1989年10月

【2】王立斌 《河口镇与连史纸》 《江西文献》182期(台湾)民国89年11月

【3】铅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铅山县志》 1990年9月

【4】潘吉星 《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

【5】王诗文《中国传统手工纸事典》(台北)财团法人树火纪念纸文化基金会2001年

【6】Chen Gang,Inaba Masamitsu,Katsumata Saito Kyoko, Traditional Chinese Papers, their Properties and Permanence,Restaurator, 24,135~144(2003)

【7】Inaba Masamitsu,Chen Gang et al: The Effect of Cooking Agents on the Permanence of Washi(Part II),Restaurator, 23,133~144(20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