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布局,深入实施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 高志前

 小涧男溪YM 2016-04-05

引言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布局、深入实施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关问题。

今天讨论内容分四个方面:第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包括中国和国外。第二、中国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介绍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问题。第三、介绍一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布局和一些有关的措施。第四、重点讨论一下有关知识产权发展的问题。

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

创新型国家现在已经是一个主要国家都在组织实施的一个发展战略。对于什么叫创新型国家?当然学术界仍然在继续讨论,目前基本形成的共识认为所谓创新型国家,就是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或者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来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叫创新型国家。

(一)创新型国家的定义

由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主要通过国家创新体系组织实施,所以有的专家也认为具备良好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就是创新型国家。因为它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

对于创新型国家,不同的国家在组织实施的时候,在实施的方式、重点方面,也是有所侧重、有所不同的,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总体来说,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属于主要以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比如美国、欧洲等等,这些国家比较侧重于认为创新型国家是通过创新驱动,使创新的理念、创意和文化能够对一国的发展发生重大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文化和创意。按我们的理解是比较倾向于通过基础研究,通过创新文化来推动的创新的发展。

还有一类国家是属于相对后进一点,我们叫赶超国家,比如说韩国、中国、巴西、印度这样一些国家,这些国家也是期望通过创新能够实现赶超。但是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要解决发展任务,解决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的任务,解决技术的来源、技术的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比较强调的是技术、知识、人才、制度等等创新要素对发展的作用。

大家看一下,这两个方面还是有所区别的,前面的国家是讲我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我如何能够更好地去激励人们的创意,人们的创新精神。后一类国家是我现在如何能够去聚集我的创新要素,发展我的创新要素,积累我的创新能力。所以,明显地表现出两类国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的不同发展阶段。当然,作为最终目标还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

对于创新型国家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定义,也就是通过描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一般认为创新型国家有四个可以作为指标的衡量特征。一个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个是有一系列评价指标,最后形成一个创新指数,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如果说有一些国家的创新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可以画一道线,称之为这些国家叫创新型国家。

第二,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70%以上,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创新来驱动发展。第三个指标是研究开发的投入,我们通常所说的R&D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这个当时也是根据经验和目前的现实来划分的,大多数的OECD的国家基本都在2%以上。有了这样投入的强度,才有可能实现创新驱动,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能达到70%以上。最后是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如果能够通过你的研发实现创新驱动,肯定你的发展是靠自身的自主创新来实现的。

(三)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

我们国家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在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下述的主要指标是基本参照,上述我们讲的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的目标。到2030年要建成更加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和2030年明显有一个发展水平的区别。2020年是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也可能是在创新型国家这样一个群体当中,我们还是比较靠后的。到2030年,我们在创新型国家群体里面,要进入到比较先进的行列,占据这样一个位置。

(四)创新型国家的评价

对于创新型国家的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前面讲的创新型国家的创新指数如何来衡量,欧洲前些年组织研究了一套指标,叫做“欧洲创新记分牌”,用这样一套指标来衡量欧洲国家,主要是欧盟国家。它的指标分成投入和产出两大类。

创新投入指标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创新的驱动力;第二个是知识创造力;第三是企业的创造力。创新的驱动力主要是指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等等,和社会整体的支撑科技发展的一个水平。第二是知识创造力,只是基础研究等等这样一些方面的内容。企业的创造力就是说产出的科技成果实际用于产业化,能够在经济上有产出。所以,在这样一个指标方面,明显的把社会、研发界和企业界分成三个层次来进行评价。创新产出方面,分成创新绩效和知识产权两个方面。过去曾经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中间投入,它可以看作是产出,但是并不是最终产出,当然有些知识产权也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在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但是总体来说,知识产权最后还要在经济上实现。所以欧盟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产出,比较重视研发的成果最后要知识产权化。

中国参照欧盟的记分牌,也建立了我们国家的国家创新指数,这个创新指数是前几年由科技部来组织有关单位来研发,向全国公布的。创新指数分成五个方面,一个是创新资源,包括创新的人员、科技人员的数量等等;第二是知识创造;第三是企业创新;第四是创新绩效;最后是创新环境。大家可以看到,中间创新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和欧盟是基本对接的、一致的。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是考虑到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监测,所以特地把这两个指标提出来。

这几年,我们陆续对中国的创新指数进行了评价,同时,为了比较,也对全世界基本上属于创新型国家的40个国家进行了评价,这些国家有些已经是创新型国家了,有的是把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发展目标的。总体评价的结果,我们发现这样几个特征,一个就是在40个国家里面,排名比较靠前的,前十位国家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大家看看,基本上都是从2008年到2013年五年,这些国家虽然相互之间的排名有些变化,但是都在十名之内。包括美国、日本、瑞士、韩国、丹麦、瑞典、荷兰、德国,还有芬兰和以色列,芬兰和以色列最近几年进步比较快。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比较大,创新指数提高的比较快。还有一类国家是属于相对比较靠后的,这些国家进步也是有快有慢,大家看,有的是排名比较靠前的,2008年到2013年,排名上升了好几位,也有一些国家相对的落后。所以,这一类国家发生的变化比较大。

中国的情况总体来说,是2005年到2013年表上的数据可以看到,是稳步在提升的。2005年到2013年创新指数提高了291个点。而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之后提升的幅度是逐步加快的。2006年、2007年、2008基本都在20个点左右。到2009年之后,一下子上升到56个点。2010年38个点,2011年47个点,2013年又猛增到67个点。当然了,这个创新的综合指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特别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国家加大了创新的投入,这是我们国家创新指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在2006年的时候,中国实施了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的创新环境和全社会的创新努力使我们的创新指数能够大幅度提升。

我们可以从创新指数的五项指标来看,究竟是哪些指标使我们的创新排名进一步提升?这个表可以看到,从2005年到2013年,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方面,创新指数排名的变化情况。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和创新环境相对来说,比较靠后,都在27名之后,只有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排在17位。到2013年,只有创新资源还比较靠后,虽然提升了两个名次,但是仍然在29位上,其他的几位都进入20位之前,特别是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还有创新环境,在11位和13位,应该说这个成绩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的综合指数从2005年的第25位提升到第19位。这个里面我们明显可以看到,2009年之后,金融危机之后,一些指数的变化。

这是国家创新指数一级指数横向比较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究竟是哪些因素实现了我们综合指数的大幅度提升?累积起来看,2013年与2005年相比,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指数增长的是最快的。企业创新增长了一共是596个点,创新绩效是增长了369个点。相比较而言,创新资源和知识创造都是在200多个点,创新环境因为是以2005年为基数来进行测算,所以到2013年只增长了12个点。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创新指数里边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相比较而言,贡献是比较大的。

我们再拿其中创新绩效这一指标打开来看,也就是二级指标,创新绩效指标一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劳动生产率,第二个是单位能耗的经济产出,第三是有效专利的数量,第四是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最后是知识密集产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大家可以看到,这五项指标里面,差异非常大,前两项指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能耗的经济产出,我们非常靠后,几乎是垫底。但是我们专利和出口以及知识密集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都很靠前,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在全世界创新国家里面我们排在第二位。知识密集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我们也上升到第二位。所以,虽然这些指标除了劳动生产率没有提升之外,其他都提升了两到四个点。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创新绩效指数里边,仍然是不平衡的,实际上在其他的几个评价指标里面,中国的创新指数仍然具有这样的特点,也就是内部差异比较大。这和我们国家整体的发展的现状是吻合的。中国无论在产业方面还是在区域方面,内部的差异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最大的,很少有国家像中国内部的产业差距和区域差距这么大。所以,国外的很多经济学家在用西方的经济学眼光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时候,常常判断失误。当然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经济总量很大,但是用人口来平均,整个在全世界的排名一下就会掉到100名之后,所以,中国究竟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已经进入发达国家,在西方都是争执不休的事情。当然,后来当他用于在政治上达到政治目的的时候,他会说,你是发展中国家,让你承担更大的责任,当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希望你能够为世界作贡献,希望你能够承担更大的义务的时候,他也会说你已经是发达国家,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客观地冷静地看待中国的这样一种发展现状。

(五)创新型国家建设模式

对于创新型国家我们前面看了,不同的国家虽然都有进步,但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些创新型国家在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方式?是如何建设自己的创新型国家?也就是说,可以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分成不同的模式。美国,大家是公认的,美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等各方面,都是要全面领先的。所以它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方面也是秉承全面领先这样一种模式,当然美国有它的资源、有它的全球金融和政治、文化以及其它方面的优势来支撑,其他国家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像德国是采用政府导向型的创新型模式,这和德国这个国家这些年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相一致的。英国是采用依托传统、面向未来的方式,因为英国是一个老牌的制造业国家,老牌的工业国家,相比起后起的德国来说,英国的传统产业恐怕改造的任务更重一些。所以,它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托它的传统产业的优势。同时,要很好地去改造它的传统产业。

芬兰是一个小国,所以它采取的方式是重点突破,大家知道芬兰的信息产业比较发达,所以它以点带面能够通过这一点,来带动整个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色列是采用需求导向型的模式,而日本是通过模仿跟踪来实现创新立国。

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情,所以在自己的国家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研究、寻找和采用了不同的模式,这也很正常,所以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来说,恐怕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要通过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国家的这样一种建设模式。

我们从前面创新指数的评价方面,也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在建设模式上的差异,比如说,像芬兰、丹麦、澳大利亚、冰岛这几个国家,创新资源的指数排名是比较靠前的,也就是这些国家在创新资源的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是先天的优势还是通过它的制度安排,通过它的政策和战略的调整;在知识创造方面,韩国、英国、比利时和爱尔兰指数是比较靠前的;而美国、德国和以色列是在企业创新方面比较靠前,具有优势;创新绩效方面,是瑞士、日本、法国、挪威、奥地利和中国;创新环境是瑞典、新加坡和荷兰。当然,这些靠前的指数是相对的。总体来说,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分类看出不同国家在创新模式上的差异,和它自身所具有的创新优势。当然这些创新优势又是可变的,这个优势也是相对的。很少有国家能够在所有的五个方面都具有优势,其实像美国尽管它采用全面领先这样一种模式,它也很难做到在五个方面都达到世界第一。所以,在创新模式的选择方面,创新型国家建设模式的选择方面,如何能够综合平衡,通过重点选择,能够比较迅速地、有效地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任务。

(六)各国创新战略的实施

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虽然发达国家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实施创新战略,逐步把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转移到技术创新上来。但是实际上,特别像美国比较明显,金融资本依靠它的金融实力,获取了大量的利益,所以在创新动力方面,还是有差异的。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美国也意识到,完全放弃制造业是不行的,所以它也采取了一种新的《创新战略》,提出回归制造业,当然它回归制造业并不是完全过去传统的制造业,而是要通过它的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像德国在《工业4.0》提出的那样,建立一套新的工业体系,新的制造业体系。包括后面我们讲的,欧盟提出的《地平线2020》,日本《科技创新综合战略》和韩国的《创造经济行动计划》。其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要实现创新型国家,实现制造业的转型,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现代的技术基础上。

我们这里把日本的《科技创新综合战略》作为一个例子,看看它的内容具有什么特征,日本在《科技创新综合战略》里面,提出了实施科技创新政策的六大原则,有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借鉴了,也实施了。第一就是战略部署必须明确时间和目标。它的这些战略每一条任务后面都明确了目标是什么?时间是什么?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第二,是着眼科技创新全局,实施全面性的政策。这个实际上讲的是,创新并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建立一个创新链,需要相关的部门协同起来支持创新。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要求是全面性的政策。第三是制定政策应该覆盖从上游到下游所有的研发阶段,保证政策的连贯性。这个实际上是提出了创新链,政策要按照创新链从上游到下游,有这样一个整体的考虑,并且要保证政策的连贯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使企业能有预期,使政策能够不断地深入实施。

第四是必须明确角色分工,促成产学官合作。这个中国的产学研实际上是从日本的产学官转入过来的,它的产就是企业,各个行业,学包括了大学和研发机构,官是指政府。第五是组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前面我们讲了,政策要覆盖全部创新的创新链,同时要有连贯性,这里第五条讲的是政策的手段互相使用的时候要相互配合,也就是要有协同动作。第六是进行政策评估和改进。这点实际上是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和学习的,中国的很多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往往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评估,进行改进,所以,有些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实施效果并不好,并不是政策本身有问题,实际上是政策的可行性问题,政策实施当中的调整问题,如果能够进行恰当的政策评估,就有可能个去实现政策在实施当中的不断深化,不断地调整,使政策具有更好的可行性。

上面是六个原则,这六个原则实际上都是总结了以前政府在组织和推动创新当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日本在《科技创新综合战略》里面特别有一条,讲了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这里我把这个创新环境所强调的内容列出来,大家看一下。第一个是要培育创新萌芽。这和我们现代所讲的鼓励创新、鼓励众创是相似的。也就是,要营造各种人才可以在企业、大学和研发机构发挥引领作用的环境,这里强调是各种人才,而不仅仅是领军人才,也不仅仅是一些尖端人才。而是哪怕是比较基层的人才,只要他有可能有创新,这个环境就应该支持他去进行这样的创新。

第二个是将大学和研发机构打造成国际创新枢纽,这个目标是很高的,也就是说要把日本的大学和研发机构,要建立成所谓国际枢纽,其含义是什么?是能够开放,不仅开放而且能够成为国际的创新的中心,创新信息的汇集的中心和创新的成果的转移、转化中心。所以他这个创新枢纽的含义是很多的,总之都是通过这样一个枢纽,能够集聚人才、集聚研发的成果,推动创新萌芽的产生。还有一条是重新建立竞争性资金制度,日本的竞争性资金制度早就有了,过去跟中国有类似的地方,也都是支持大的项目,支持大的机构,支持大的企业,对于一些小企业,特别是是一些研究人员个人,通常是不太支持的。

这次,为了能够培育创新萌芽,要重新建立这样一种竞争性资金制度,至少像这些小企业、小的研发机构和研发者个人能够开放。第二条是创新体系的建立,这个创新体系是要加强产学官的合作和跨部门的合作,日本产学官的合作是由来已久的,但是跨部门的合作应该说存在着和我们国家类似的问题,部门之间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各自有各自的一套体系,要建立驱动创新的体系,前面我们讲了,不仅要实现政策上的组合、合作,而且要在驱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也要实现部门之间的合作;另外就是人才的流动和研究支援体系的完善。

第三是取得创新成果。第一是激发企业拓展新事业的活力,通过它的政策使企业能够敢于冒风险,敢于去开拓新的事业,我们所说的颠覆性的技术,新的创新领域,新的战略新兴产业要敢于去开拓。过去很多企业是相对比较保守,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第二是推进规章制度的改革;第三是强化国际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战略。后面这两条,都是为创新成果的获取和产业化来提供支撑的。这就是日本在《科技创新综合战略》里面所提出的,如何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前面我们讲了,各个国家都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一轮的科技发展、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形势,所采取的建立创新型国家这样一些政策。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中国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创新发展现在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进展到一种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可以从“十二五”规划科技发展指标的实现情况来看一下,“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总共提了十项指标,定量基本上。到2014年,做了一个测算,其中有六项指标已经基本完成了,这六项是: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要提高到49人年,目标是43人年,这已经是超额完成了。第二个指标是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目标是达到世界的前五位,也提前完成了。第三个指标是每百名的研发人员发明专利申请达到了20.8件,目标是12件,这个也是大大超额完成。第四是每万人的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目标是3.3件。第五个指标是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到8577亿元,也超过了目标8000亿元,这样一个目标。第六项是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经达到6.2,这个是今年的统计数据,也超过了5%这样一个目标。这六项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前完成了。

(一)“十二五”规划科技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还有两个指标是接近于完成,稍微差一点,一个是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这个到去年是达到了2.09,目标是要达到2.2,所以说还要差0.1个百分点。还有一个指标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去年达到了16.7%,目标是达到18%,还差1.3%。应该说这个是比较接近的,努力一下应该说基本上还是可以完成的。还有两项指标虽说这几年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个是国家创新指数的世界排名,刚才讲到了,我们到2014年已经从第21位提升到第19位,我们的规划目标是要达到第18位,还差一位。

大家要注意,虽然这一位要实现也很不容易,因为这个指标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指标,尽管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提升,但是其他国家也在提升。如果你提升的速度不如其他国家快的话,你的相对排名仍然可能是下降的。还有一个指标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3.1%,这个比“十二五”初期的2010年已经提升了2.2个百分点,比起55%的目标,也还差1.9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因为是和经济产出、经济的投入比值,所以它不完全取决于科技本身,这个也取决于整个国际形势等等。所以这个指标实现起来虽然只有还有1.9个百分点的差距,但是实现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总体来看,我们“十二五”的科技发展指标应该说完成的还是很不错的,这个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二)我国技术总体水平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一个《全球创新指数》,也是每年评,2014年度的对全球创新指数的评价,中国的创新指数是位居第29位;世界经济论坛也有一个《全球竞争力报告》,这个报告里面对主要国家的竞争力也有一个排名,2014到2015年度,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结果是中国竞争力分值是世界排名第28位。这个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排名是比较接近的。另外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叫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这个报告把中国竞争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排在第23位,比世界经济论坛要高一些。大家注意了,这三个国际组织应该说他们所发布的指数和报告在全球是有影响力的,但是他们之间评价的对象和使用的评价指标是有差距,不太一样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地比较,只能说大概看一下,互相参照一下。所以这样看来,应该说国际组织对中国整个创新能力的提升,竞争力的提升,还是有目共睹的。

2013年国家科技部为了为“十三五”的规划提供相关的资料,奠定一定的基础,组织有关行业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了第四次国家技术预测,这个预测工作是每几年做一次,这次规模最大,组织了有16000多名专家参加。这次预测结果应该说还是令人振奋的,表明了中国的技术水平整体上是有了较大的提升,基本的判断是我们的技术水平相当于美国的68.4%,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是9.5年,当然这个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差距是不一样的。有些差距是比较大,有些就比较接近,甚至有些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领先的位置上。

通过对11大的领域,80个子领域,一共1300多项技术的评价,结果是90%的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是在缩小的。也就是说将近10%与国际水平差距是在扩大的,这1300多项根据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的比较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了,我们就是第一了,这样的技术是占16%,所谓领跑。还有30%的技术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和其他主要国家在竞争发展方面平起平坐。还有54%这样的一个比例的技术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处于跟踪的阶段。所以,经过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可以说,中国的创新发展已经进入了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重”的这样一个阶段。也就是我们并不完全是跟踪了,通过跟踪,我们自己能力有所提升,现在有些方面我们已经和主要发达国家有一拼,有些甚至走在前面。这样一个状况实际上对我们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我们的开放和国际合作,以及我们创新驱动战略的组织实施都是一个重要的背景。

总体来看,中国在全世界140多个经济体当中,排名是29位。而且是领先葡萄牙、意大利这两个所谓的二流的发达国家。

中国在全球十大经济体排名当中是居第六位的,在发展中国家是位居第一的。其他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像俄罗斯是排在48位,巴西排在70位,印度更排在81位。国外有些咨询公司也对中国进行了评价,像路易汤森公司发布了一个《2015年全球创新报告》,它在报告当中就认为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全球创新领导者的潜力。当然它是很有保留的,一个是初步,一个是具有这种潜力,但是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说明中国经过这么多年努力,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这样一种进步和潜力。

麦肯锡公司在报告当中也认为,中国在客户中心型的创新方面积累了成功的案例,在效率驱动型创新方面,巩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地位,在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而在科学研究型创新方面,尚未领先全球竞争市场,这是麦肯锡对创新类型的一种划分,它根据这样一种创新类型的划分对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

(三)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

虽然这些年我们创新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中国现在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应该说也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简单来说,中国现在正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对这样一个说法,当然学术界也仍然有不同看法,甚至有人否认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认为这是个伪命题,作为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姑且不论,下面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看是否成立?

第一个就是关于工资,大家知道这些年我们整个工资是在不断上涨,工资上涨才有可能让老百姓去消费,才有可能去拉动内需,当然,有了工资有了收入,并不一定老百姓都直接拿去消费。但是确实,是给扩大内需提供了一个基础,这些年由于工资的上涨,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着一个成本上升的危机,因为对中国人来说,工资是一个很重要的成本。由于工资的上升,有些企业可能就维持不下去了。

再有一个就叫做消费陷阱,所谓消费陷阱就是中国现在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无论政府和老百姓都希望生活水平能逐步提高,能够有更高水平的消费。所以中国现在处于这样一个中产阶级人数越来越多,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进入这样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消费多了,一方面,可以去拉动产业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国家对于产出的成果要求质量更高,要求更好,更便宜。反过来,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消费水平,也对中国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恰好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技术也陷入一个陷阱,所以这个陷阱就是过去我们的技术,第一水平不需要太高,能做出来就行,能用就行。第二,不需要自己去研发,这个从外面比较容易得到,包括外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它的企业,甚至建立它的研发机构。但是下一步,中国的发展要自主创新,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国外也不轻易去把它先进技术给我们。实际上中国面临的这样一种状况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所面临的情况是相似的,日本的产业咄咄逼人,把美国的钢铁、造船、电子和家电等等这样一些行业陆续挤垮,美国就认为日本已经对美国造成了威胁。所以,过去授权给日本的专利不再授权了,向日本开放的一些技术不再开放了,那日本只好去依靠自己的研发来支撑产业的升级,支撑不断提升的内需的需求。所以这也是日本这些年来,从贸易立国到科技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等等,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还有一些也是给中国的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比如说,污染治理的问题,比如说能源价格的提升,旧的能源不可持续,包括造成污染,新的能源目前来说,价格相对还比较高,还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这两个也都会给企业增加了相当的负担。

最后所谓人口,也就是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的状况是什么呢?一方面,合格的劳动力相对短缺,因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由于工资和培训制度等等各方面原因,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技术,不愿意持续地去通过经验积累自己的技术水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从人口结构来看,我们长期实施一胎政策、计划生育,现在造成的问题是中国新增的劳动力逐步下降。这就会对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人口结构上,中国迅速老龄化,可以说,中国的老龄化的速度和老龄化的比例都将是全世界最高的。这也给下一代造成了生活的压力,也会把这种压力传导给企业。

所以我们看看,这些方面的问题,多多少少确实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又给中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企业就破产了,有的不守信用的走人了,也有的到海外去了,比如说泰国、越南、印度,工资比中国还要低,当然又可以去绕过技术壁垒。所以,中国现在一方面技术水平在提升,创新能力在提升;另一方面,需要科技创新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中国目前发展的这样一个状况。而这种状况我们之所以说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好是中国现在创新能力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的投入和全社会的意识包括我们的自主创新战略,都已经确立起来。经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国已经逐步走出了过去的发展模式,进入了所谓新常态的这样一种发展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基本上是清楚的。所以现在就迫切需要能够大幅度的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把我们不断地去跟踪国外,拿来国外的技术这样一种模式,转向更多的到靠自主研发。

三、创新型国家建设布局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在上述发展的这样一个背景下,“十三五”如何去建设我们的创新型国家。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中央已经有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里面,做了完整的表述,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一个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个转变实际上是非常深刻的,可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个是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上述这些都是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要提升它们的效率和效益就要很好地去用好这些要素,合理地去配置这些要素。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路

第三是强化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的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对接,研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同其利益收入要对接,通过这几个对接,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这个实际上是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成果转化;第四是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我们过去主要是靠大学科研院所这样一些组织机构,特别是政府的机构,去进行研发。将来,我们要去鼓励大众创业、鼓励万众创新,个人包括在校大学生都可以参与创业、参与创新,要建立这样的环境制度。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八项任务

在上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路下,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八项任务:一个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是指出了我们创新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说过去大家自行其是,各自独立的去创新的话,将来就要去注重协同创新。这个协同的范围不仅是产学研,也包括和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的各个部门间的协同创新。第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个创新体系过去我们一直在建设,包括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我们也在上个世纪末也已经提出了。但是,如何建设?特别是如何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这样一个创新体系?应该说前些年虽有进步,但并没有到位,特别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我们很多政府的创新政策和创新的措施,仍然是政府直接去操作,所以如何能够逐步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个是需要“十三五”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的。

第三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的制高点,这个是对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这里面把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技术研究专门提出来,也就是这三个部分的研究,主要是政府的任务,由政府来带动全社会来支持这方面的研究。第四是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像这些问题,高难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在国外西方国家实际上也是要由政府来组织的,组织研发、组织实施。

第五项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特别是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个潜力非常大,我们有很多的技术没有很好地用起来,实际上就是因为没有能够实现技术集成,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所以这个技术仍然束之高阁,没有很好地用起来。第六是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这三条很有意思,特别是完善创新的评价标准,前面我们讲了创新指数,实际上创新指数欧洲的记分牌也是每年都在做修订,也是期望能够制定出的评价指标,更符合企业创新的实际。第七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八是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实际上也是需要我们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去贯彻落实和布局的。

(三)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科技部在国务院的组织协调下,对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中央财政的科技计划,建立了新的框架,大家知道过去是从基础研究的973到高技术研究的863到一般产业技术研发的攻关计划,以及到各个产业化推广计划,也是按照链条来这样部署的,但是实际上各个计划互相之间沟通不足,所以很难地去集成和集聚力量推动研发和产业化。所以后来,国家实施了一些重大专项,通过专项能够实现技术的集成。

新的计划体系,仍然是分成五大块,第一块是承担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基金来支持。第二个是面向重大战略产品产业化的这样的专项,比如说我们知道的大飞机等等,这个必须是国家专项来支持的。因为它的经费使用强度非常大,需要好多部门来协调配合。第三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突破各技术领域的瓶颈,这是它主要任务,也就是说和重大战略产品的研发是类似的,只不过规模不同。所以这一部分计划的组织实施可能更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第四个模块是技术创新引领专项,它所引领的主要是技术转移与产业化这样一个任务,包括我们讲的孵化器。最后是创新基地和创新人才的培育专项,通过这种机构的和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够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我们的创新资源的共享,实际上广义的来说,人员的流动就是创新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十三五”就要按照这样一个计划体系的框架,去安排资金,去安排任务,去探索各个计划之间的合作模式。

我们实施了多年的科技计划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统筹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往往是重复分散的;另外就是资源配置“碎片化”,计划数量不多,分散在40多个部门去管理,难以形成一个统筹机制,难以去形成大家合力去做一件事情;还有一些研发计划的目标过于发散,没能聚焦国家的战略目标;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科研项目和资金的管理也需要进一步适应新的创新规律和创新管理的要求。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相关政策

关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了一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实际上就是落实我们的创新驱动战略,这个实施方案里面,制定了一系列非常详细的计划和政策,从大类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建立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机制;第二个是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机制体系;第三是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第四是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第五是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第六是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第七是推动形成深入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第八是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最后是推动区域创新改革。应该说主要的任务都在这里提出来了,特别是作为中央的文件,专门在最后提出要推动区域创新改革,这个实际上是要通过区域创新改革,为中央全国的改革来提供经验,所以这些年,国家陆续组织了若干的创新的示范区,在进行布点,在总结经验。

下面我们重点讲一下关于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问题。这是这一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而且是一系列任务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因为这是整个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建立市场导向机制,按照中央的精神把我们的创新建立在市场导向机制的基础上。这次关于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个就是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这个任务虽然提出多年了,但是可以说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年我们采取促进创新的措施政府做的比较多。

所以说,企业在它的内生动力方面,应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很好地激发起来,有些企业参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由于有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补助,才去参加创新的。如果他自己去创新,他未必去做,所以如何去建立这样一种机制,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真正让企业去主导创新,这是不一样的。可以说现在基本上很多地方仍然是政府在主导,当然作为一个过渡期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甚至主导中国的创新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明确,这样一个方向是要转变到由市场来主导,也就是说由企业去主导,怎么实现这一点?

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我的感觉是政府的支持是不可少的,但是要想实现去激发企业的创新内在的动力的话,政府的支持必须是有限。如果政府的支持无限,有些企业就会躺在政府身上,我们过去所说的寻租就会出现这种状况。企业的创新的内在动力,也不会充分的去激发和调动出来,如何做到这一点?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他们也是在政府去促进创新,去鼓励创新,一些重要的一些公益性的重大创新政府也是支持的,也是给予创新的优惠政策的。

但是这些政策都是有限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支持的方式并不是一竿子下去,并不是不加选择,也并不是全部承担的,而是说,一个创新项目要由政府和企业分担,分担的比例通常企业要拿大头。这样企业担当了风险,当然了,获得的成果企业也会去作为主要的受益人,企业才会去积极地想办法,积极去开创,真正做到主导的位置上来,政府只是分担风险,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提供保险、提供信用这样一种做法。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支持,应该是有限的,不仅是资金有限,而且时间有限。政府支持的作用实际上是不仅分担风险,而且通过政府的支持能够造成一定的市场竞争,使一个创新成果最后能落到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手里。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市场上很多企业大家都在竞争,有些企业是有竞争能力的,有些企业是缺乏竞争能力的,但是哪些企业应该获得市场的许可,获得政府的支持?这个很难由专家来评判,当然也不能由政府来评,而是由竞争机制来决定。所以,政府给予有限的支持在一定时间内,有企业去竞争,竞争成功的企业它就可以获得市场的准入证,能够占据市场,同时可以使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说通过并购也好,通过破产也好,重新去优化组合这种创新资源。避免企业只要成立起来,永远不死,然后永远也长不大,这些企业半死不活的状况实际上是浪费了创新资源,而且我们很多的研究成果很难做大,我们很多成果确实不错,但是没有企业能够有能力把它做成一个大的产业,这是中国目前创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所以,通过这样一种政策机制,能够引导企业坐到主导创新这样一个交椅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激励企业的创新。当然不同的企业,它的创新能力是不一样的,大企业有钱有势,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也比较强,中小企业技术力量比较弱,资金也弱,抗风险能力弱,到银行去贷款,也很难贷。所以,各个国家对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都是给予特殊的支持的,包括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这种服务体系主要就是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通过这样一种服务来支持中小企业也参与创新,而中小企业的创新是比较特殊的。

即使以美国为例,50%以上的创新都是中小企业做的,所以和大企业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互补。我们要避免中小企业去抢大企业的饭碗,当然反过来也避免大企业去排挤中小企业,让各自或者互相结合,共同创新,或者各有各的创新领域。还有一条就是实施协同创新,按照产业链,按照创新链,去部署创新,这样的创新才能够在创新的起始点,就有市场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在创新的项目立项上,就有企业参与,所以整个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必须要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安排。

再有一点就是如何来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高校的科研体系和企业的创新应该说是互相各有分工,但是又不能互相替代的。相对来说,企业的研发更多的是靠近市场的,而高校的研发是靠近技术研究的。高校的研究要让它能够更加高效,必须把高校,包括科研院所和大学,从直接从事产业化这样一个任务当中解脱出来,让它按照社会分工去专注于技术研究,专注于那些研发难度比较高的一些研究,这些高校和大学的研究成果出来之后,转到企业去进行研发,进行产业化的中试,这样一种产学研合作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现在要把科研院所要实施分类改革,有一些要进行公益性的研发,还有一些是进行产业化的一些关键技术的攻关。总之,无论是哪一类的科研院所,都要去提升它的创新能力,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通过建立一批新型的研发机构,能够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过去我们的研发实际上是按照行业来划分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体系。后来行业的一些主要的研究院所转制了之后,实际上有些研发院所,行业的研发力量就弱化了。通过实施创新战略,很多地方、很多行业又希望有自己的科研院所,能够承担行业性、公益性、基础性的这样一些研发工作,所以这些年陆续又建立一批新型的科研机构。比如说工业研究院,这些研发机构既不同于大学的科研机构,也不同于过去我们讲的企业的研发机构,而是在机制上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公益性的这样一种研发机制。所以对于各种各样新型的研发机构,现在还在探索。无论哪一类的科研机构都必须能够进行网络化的资源共享。

还有一点就是成果转化问题。这次实施方案当中,专门提出要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前不久刚刚发布了《成果转化法》的修订案。这次《成果转化法》的修订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解决了多年我们成果转化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破除了一些障碍。方案当中专门提出,要深入推进成果转化使用、处置和收益的管理改革,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成果产业化。关于技术转移机制,我想强调一下,实际上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可能建立完整的研发体系,也不太可能都建立自己的创新基地。特别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完全都去由他们自己建立研发机构去自行研发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效率的,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所以我们现在并不简单的去要求企业都去建研发机构。很多企业、很多地方完全可以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机制,能够利用国家的或者其他地区的,包括国外的科技成果。

所以如何能够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既是解决技术来源的问题,也是解决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问题。现在的技术转移机制,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技术转移网络。从国家建立的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到创新驿站,到我们的大学科技园,以及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上都是在从事不同类型的、不同方式的技术转移工作。但是现在总体来看,我们的技术转移能力相对比较弱,大多数的技术转移机构从事的是比较简单的技术转移服务工作。比如说信息传递、沟通、组织信息交流、登记等等这样一些工作。真正为技术转移,企业和大学技术转移对接,所要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务,这个我们能力相对还比较弱,当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技术转移机构的管理问题,分配问题、人员培育的问题,以及其他的支持政策问题等等。

对于完善技术转移机制,这次在方案里面特别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申请和运营权责的问题,要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两个“强化”实际上是表明对于成果转化,特别是国家财政经费研发出来的成果,必须要强制性的进行转移、进行成果转化。如果说研究开发的机构自己没有力量,或者有其他原因,没有能够将这些成果转化的话,必须由政府强制性的交给其他的企业或者研发机构来实施成果转化,或者技术转移。这种措施,实际上国外也是有的。美国就对大学的技术成果实施了强制性的转移政策。

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还要建立统计和报告制度。通过这个报告制度能够及时的监督和发现尚未转化的成果,能够使这些成果在合理的期限内,很快能够转化。因为大家知道技术成果的有效期,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很多技术成果进入市场,也就是半年,甚至几个月。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没有能够转化进入市场的话,很可能或者是市场被别人占有,或者说这个技术很快就过时了,因为大多数领域技术更新是非常快的。要实现这样一种激励机制,还要去研究通过股权奖励个人的问题。通过技术入股的形式,来实现技术转移的激励和成果转化的激励。

这次实施方案里面,对于技术标准给予了相当高的地位,总体来在整个方案里面,有几十处提到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在创新的方案里边,可以说是从整个创新链里面,处处体现了技术标准的作用。技术标准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合格的衡量手段,而是把标准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体现在通过标准来促进成果转化,起到这样一种作用,这个就是一种硬杠杆。过去我们很多政策由于没有标准化,所以政策没有办法去细化,没有办法去落实。这次提出通过修订《标准化法》,强化标准化来促进成果转化,强化这种作用,这就要立法来实现这个作用。同时要健全科技和标准化的互动支撑机制,制定以科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成果转化的措施。

这里专门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制订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过去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技术标准体系是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这四个层次来构成,没有团体标准这个概念。现在我们参照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协会标准的概念,提出了团体标准的概念。团体标准可以说既包括协会标准,也包括其他各类法人可能制订的标准。这就为我们国家标准体系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标准体系来转变,是一个过渡。包括新出现的各类的创新联盟、产业战略联盟等等,以及学会、协会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在团体标准的概念里面。通过这些机构制订标准,来加速成果转化。

四、知识产权发展问题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

因为在创新的过程当中,知识产权是一个重要的产出,同时知识产权又是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知识产权化的成果,在成果转化当中是很难办的,因为它的利益很容易被别人获取。

(一)我国专利结构实现五大重大突破

我们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应该说专利的数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当然并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我们在专利的质量,特别是专利的结构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1996年上个世纪末一直到2011年,中国专利的结构可以说跨了五大步。1996年是企业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了大学和科研机构。我们通常讲说,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至少你企业的专利数应该超过大学科研机构,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当然仅仅靠这个仍然是不够的。

2003年,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了国外的申请量。过去我们的专利虽然多,但是发明专利比较少,一看发明专利,大多数都是国外的,到2003年,我们国内的发明专利占据了第一位。这个按各个国家来说,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2004年,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超过了实用新型,这也是结构的一个变化。中国的专利类型分成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相对来说,确实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含金量,所谓技术含量相对低一点。所以一般讲专利,通常是用发明专利来比较。当然发明专利内部也是有区别,包括技术专利和一般的附属专利也是不一样,虽然都是发明专利。有一些重大的专利和一般性的专利,虽然都是发明专利,但是作用和含金量也是不同的。但是毕竟和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是有区别的。

到2009年,是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又超过了国外。我们前面讲的是申请数,这里讲的是授权数。

到2011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又超过国外。有效发明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专利申请授权之后不一定用,各种因素。有些是专利本身的问题,也有一些是没有能够由有能力的企业把它转化成进入市场的产品。专利都是有有效期的,由于有一些专利缺乏能够进入市场的条件或者说专利最后就沉淀了,过期报废。还有一些专利是专利申请人看不到专利的前景,不再交维持费了,所以这个专利也可能半途而废。所以真正表明专利质量的是有效专利。所以通过有效专利这样一个指标也可以看出,我们专利结构和专利质量的提升。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用有效专利这样一个指标,来评价我们专利发展的水平。

2014年,我们国家专利申请的受理量已经达到了236万。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了92.8万件,增长12.5%,这个速度是比较快的。大家知道,我们经济增长是在一位数。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而且是连续几年世界第一。我们看一下有效发明专利的拥有量,现在达到了66.3万件,平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是4.9件。

我们国家国际专利的申请数,去年是25539件,是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位。增长速度18%,也是挺快的。要知道,去年欧盟和日本国际专利申请数都在下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可以说是逆风起飞,实现了持续的增长。

(二)有效专利问题

虽然数量上在增长,但是我们有效专利还是有些问题,我们这里专门分析下有效专利的问题,即对35个技术领域,国内数量占优势的22个领域的调查。也就是说这35个领域里面,国内的有效专利数量比较多,其中有22个这样的领域。分析的结果是专利的维持时间,国内专利平均是有44%在10年以内,能达到20年的只占3%。当然大家也都知道,维持的时间越长,说明这个专利的质量越高。那当然了,这样的专利相对来说也越少。但是国外在中国申请的专利,能够达到10年的占到82%,能达到20年的是占23%。这个数量跟国内有效专利的百分比比较起来的话,大家一看是翻倍,因为10年国内的是44%,国外是82%。而20年差距更大了,国外专利能占到23%,我们只有3%。

另外,不同的领域区别也很大。大家知道有些领域技术更新的比较快,研发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说在这些领域,更容易看出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比如说像在半导体、光学、发动机这样一些领域,国外的专利比重的数量是国内的两到三倍。所以从这几个数字当中,我们也能看出中国虽然专利数量在增长,应该说也是成绩。但是我们在质量上还有差距,我们在研发的能力和水平上,应该说也是有差距的。

(三)专利布局问题

知识产权问题不仅仅是专利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专利布局问题。所谓专利布局就是,一项技术在研发出来之后,可能会去申请专利,但是这项技术可能是一个单个技术,也可能是一个产品当中几十项、几百项,甚至几千项技术当中的其中一项。所以在一个重要产品,或者一个重大工程里面,这么多的专利,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垄断。这就有一个如何来选择和布局的问题。这是一种布局概念,也就是说在一个产品的若干专利里面,哪些专利是我势在必得的;哪些专利是我可以和别人共享的;还有哪些专利并不太重要,也许我就可以放弃。

还有一种专利布局问题,就是产品是在不断研发、不断发展,如何在技术预测的过程当中,考虑到我在未来的技术发展当中,需要布局哪些专利,能够去站位,能够为我未来进入市场做好保驾护航。这些专利布局问题,可以说我们过去考虑的比较少。比如说在科研计划项目立项的时候,通常是说,我这个项目能够产出几项专利,但是很少有这样的项目申请人,能够从专利布局的角度去考虑,我为什么要申请这个专利?这个专利在未来的技术发展和产品进入市场当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在这个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当中,还有哪些竞争对手可能会成为我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竞争对手的问题,以及实施我自己的专利布局和专利战略问题。所以这些都是在取得了一定量的专利之后,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四)外观专利问题

第二个,关于外观专利问题。我们前面讲了,虽然中国总体来看,在专利结构上,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发明专利,而确实发明专利在专利的作用和专利的含金量上,也确实比较大、比较高一些,但是并不意味着外观专利用处不大,含金量小。曾经有人认为外观专利就是垃圾专利,作用不大。实际上对于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来说,可能外观专利至少对于某些行业还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像服装行业,像制鞋、手提包,还有一些甚至像手机等等,都有外观问题,而且外观对于这些产品的销售,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汽车也是这样,国外很多汽车更新,外观是一个重要因素,其实汽车内部的结构并不是经常换。

而中国现在很多企业生产的东西,可以说基本的功能有了,质量也还可以,但是由于就是缺乏外观设计,所以仍然是摆地摊,卖不出好价钱来。而这个外观设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而我们由于长期不太重视外观设计,只要能用就行。所以我们从机器这种工业品,一直到我们的家电,到我们的服装这些日用品、消费品,外观设计水平都是比较低的。所以加强外观设计,发展我们的设计业,可能是我们近期内中国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

(五)专利发展规律

再有一点,即使发明专利,基础性的发明专利和附属性的发明专利也是不一样的。按照专利的发展规律,我们发现,在一个新兴技术出来之后,在最初几年,专利是比较少的,但是这些专利通常都是技术专利。有了这些技术专利出来之后,才有可能在技术专利基础之上,发展出一些附属专利。所谓这些附属专利是来推动这个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然后逐步实现产业化。到了产品这个层次,就可能会有外观专利出来,会有实用新型出来。

所以专利的发展是有这样一种规律,我们不能仅仅看数量,如果看数量的话就会发现,在一个新兴技术出来之前,前几年数量都少,但是主要是外国企业掌握。进入市场之后,后期产业化阶段,国内的专利大量增加。所以虽然从总量上来看,我们的专利数量好像很多,甚至超过国外,但是最后会发现,这个产业仍然被外国控制,其原因就在于少数的那些技术专利仍然被国外控制,他是以少胜多的。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就要考虑前面讲的专利布局问题。当一个新兴产业出现之后,一个新兴技术出现之后,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技术预测和通过我们前瞻性的研发部署,能够尽可能的去获取技术专利。

(六)3D、大数据的知识产权问题

还有就像一些新兴技术,比方说大数据、3D。他们的知识产权问题比较特殊,不像过去我们的很多产品,专利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识别,也比较容易进行管理。像数据,过去我们从来不会认为数据是资产,也不认为数据是财富。现在可能由于大数据的出现,这种大数据并不是个别的数据,而是结构性的或者非结构性的大量的数据。这样一个数据群体会产生它的特殊的效应,只要能够把他很好用起来,这种大数据就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财富形式,就有可能要求获取知识产权,当产权化了之后,它就会变成财富。所以对于这些大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

(七)“十三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 知识产权问题

讲到了上面的问题之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十三五”如何能够实现知识产权的一些战略和保护措施。从“十二五”我们分析了一下国家的一些专项计划。我们发现,应该说在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和保护方面,还是相对比较弱的。对20多个专项规划的分析,我们发现有75%的专项规划并没有进行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既然没有进行现状的分析,应该说后面的研发任务、目标的部署可以说都有些盲目性,更谈不到针对性。

第二个,70%的专项规划没有提出本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的定量目标,也就是说只是泛泛一提而已。这也表明了我们的专项规划里面,对于知识产权的规划是不清晰的,是没有想清楚的。也就是说是没有具体的布局。

还有一点,90%的规划当中的技术领域,没有提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有的虽然说提出了知识产权,但是知识产权也可以买,并没有说因为你是研发的计划,研发计划就要求你知识产权应该是自己研发出来的,哪怕是合作,必须要参与知识产权的创造。

最后就是75%的专项规划,没有提出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因为大家知道,规划里面最后都有一个保障措施,通常的保障措施是组织管理上、资金上等等。实际上项目产出的知识产权也是需要有保护措施的。这样的重要的规划,应该对产出的技术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制订有效的保护措施。

所以对于“十三五”我们在制订科技发展创新规划的时候,就要去考虑加强我们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要明确我们布局的目标、数量,以及采取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并且加强对项目立项过程、知识产权的形成过程和技术转移过程,要提供知识产权的咨询服务。目前我们很多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还是缺乏这种能力的,这也是我们在落实创新战略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