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埃及——(十三)探秘贝都因部落

 wangyk1943 2016-04-05
辽阔的撒哈拉沙漠中,生活着零星散落的些许游牧民族,最为著名的是古老旳沙漠部落贝都因人。
贝都因人没有永久居住区,他们特别重视家庭和部落结构,游牧生活还意味着一个人的财产不能超出他能带得动的范围。
贝都因,阿拉伯话译音意为“荒原上旳游牧民”骆驼是他们重要的财产,阿拉伯单峰驼有2.5米高,500公斤重。
骆驼是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单峰驼载重和耐渴性强,一头驼可驮800公斤物,可四、五天不喝水,跑速在驼种之首。
骑驼,驼前腿起时重心后移,后腿起时重心前移,不善骑者往往前俯后仰,善者,紧把驼鞍,反其道而行之则稳稳起降。
牵驼的贝都因妇女,黑纱遮面,黑袍裏身,颇有几分神秘。
骑驼走部落,颇有大漠风。
来到大漠深处的贝都因人部落。
贝都因人,12岁以下的少女衣着艳丽,而进入青春期以后必须全身裹在黑色长袍之中。
这些小孩,多么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他们的玩具就是沙漠中一小块木板上的小石块。看着“小石头”的游戏,让游客泛起深深的童心。
奶奶爱泛滥,赶紧拿出带来的糖果、饼干分给孩子们。
美丽的贝都因少女欢迎远方来客。
大漠中深藏部落的生命之源。
一口古井在大漠沙下七十多米。
部落人生活,生存,全靠这口井。寻找水源贯穿在贝都因人的整个历史。
水从深井里吊起,倒进桶里,需要技巧、力量。游客试了多次,才吊出少量水。
看见出水,小女孩开心地笑了。
但留存的些许水,小女孩不舍,自己动手放进桶里,严酷的生存条件,培养了孩子物尽其用的良好美德。
带着些许依恋,小孩依依不舍告别远方来客。
在夕阳的背阴处,孤单的小姑娘目送游客的背影远去。
在沙漠环境中,贝都因人对月亮产生特殊感情,并浸透到伊斯兰文化中,弯月成为伊斯兰教的标志,折射出伊斯兰的文明之光。
皈依伊斯兰教的贝都因人认为,他们生活受月亮支配,月亮使水蒸气凝结为慈爱的露水滋润万物。沙漠白天烈日炙烤大地如焚,夜晚皓月当空凉风送爽,客观使然,产生原始的崇拜。
贝都因部落,寂静地座落在苍茫灰黄沙漠远山的背景下,几栋简棚陋屋,椰叶覆顶,草编成壁。
贝都因人自称驼民,无驼不可设想,运输、贸易、姑娘彩礼全靠他,酋长的财富也以骆驼数计量。骆驼一身是宝,骆乳可解渴,驼肉可充饥,驼粪做燃料,驼尿可以当生发油。
在贝都因人棚舍前感悟生活的本原。
贝都因人远离都市,贝都因织女制作生活用品,自给自足。
尝试一下,原生态旳纺织方式。
翻一下贝都因少妇烤的煎饼。
抱小孩的贝都因煎饼少妇,“一千零一夜”小说中所描绘贝都因女子的美丽是,“眉如弯月、额如梨花、颊如银莲、目带野性”,而游客看到是包裹重重形象,其他只能靠想像,只有目光炯炯的双眼是可视的野性美。
好客的贝都因人准备待客晚歺。
食品抬进大棚。
吃一块烧烤的驼肉。
品一品贝都因红荼。
坐在地垫上细细嚼着贝都因煎饼,一饱口福。
家徒四壁的贝都因人,物质是贫乏的,然无拘束的自由生活,幸福指数并不亚于城里人。
夕阳西下,游客骑上归途。
斜阳拖出长长的身影,回首再相望,'四望云天直下低,黄沙碛里客行迷。'
留下探秘贝都因部落美好的剪影。
历史上贝都因人曾有掠夺习俗,生活必须品短缺,则掠敌人,掠邻居,掠弟兄,强食弱肉生存法则现己改观,但贝都因人防身匕首不离棚居。
贝都因人酷爱放荡不羁的自由生活,豪侠行为是部落最高的道德标准。
贝都因人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不肯过舒适的城市生活。他们是阿拉伯世界的精神贵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