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药性大全

 huang山yun海 2016-04-05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各类中成药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大。而药膳食疗也是比较火热的话题,不过你常吃到的中药有什么疗效作用,你知道吗?下面是一位老中医辛苦整理出来的药性大全。


  1.茯苓 :利水渗湿

  2.金银花:清热解毒

  3.石斛:生津润肺

  4.人参:补气佳品

  5.当归:补血之宝

  6.山药:补脾佳药

  7.朱砂:安神养脑


  8.石膏:清热败火

  9.田七:止血

  10.沉香:降气

  11.黄连:散热泻火

  12.鹿茸:补阳养肾

  13.丹参:活血护心


  14.薄荷:辛凉去火

  15.元胡:止痛佳药

  16.女贞子:调经补阴

  17.枳实:里气顺气

  18.郁金:舒肝护肝


  19.半夏:化痰止咳

  20.神曲:消食健胃

  黄芪——性温,有收汗固表,生肌,托毒排脓,利尿等功效。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甘草——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

  生地——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熟地——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


  麦门——味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

  滋阴养肾可以吃养肾益本粥(不懂做的百度一下)


  功效:核桃、黑芝麻是天然佳品;而黑豆被称为“肾之谷”,固精,乌发黑发;黑米滋阴,健脾益气,将黑豆、黑米加入熬粥,搭配在一起熬粥,再好不过了!所以常食养肾益本粥有补肾益发、增强体质、养肝护肝、补气血、润肠通便的作用。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


  栀子——气微,味微酸而苦。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黄苓——可治瘟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泻痢、胎动不安等症,并有抗菌、解热、降压等作用。

  大黄——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白蔻——行气开胃,主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紫苏——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柴胡——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独活——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猪苓——有利尿治水肿之功效,含猪苓多糖,抗癌。

  前胡——主治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

  (21)桔梗——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


  (22)知母——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23)菖蒲——性温,味辛、苦。能为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开窍,化痰,健胃。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

  (24)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25)藁本——气浓香,味辛、苦、微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26)南星——具有散风、祛痰、镇惊、止痛的功效,可治中风麻痹,手足痉挛,头痛眩晕,惊风痰盛等病症。

  (27)酸枣——酸、平、无毒。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

  (28)甘松——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


  (29)滑石——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主膀胱湿热、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尿淋涩痛、湿疹。

  (30)磁石——具强磁性,性脆,无臭,无味。主眩晕;目花;耳聋;耳鸣;惊悸;失眠,肾虚喘逆。


  结语:一些人在服中药时,常因汤剂苦口难以下咽而加糖,其实一些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所以常说良药苦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