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空中的战斗*

 飘影23号 2016-04-05




在地球另一端的太平洋战场上,庞大的美日舰队也将战斗带入了夜空。不过和欧陆上空蓄谋已久的夜空战场相比,广阔大洋上的夜空战场则更具戏剧性。在大洋夜空中飞行,远比陆地夜空中飞行要艰难。先不说夜晚的海平面和天空融为一体,不仅干扰飞行员对飞机姿态的感知,还容易坠海机毁人亡。更关键的是,水面军舰在夜晚为了不暴露位置,有严格的灯火管制,指望军舰用灯光来指引飞机是不可能的。

 


面对如此的困难,美国海军表示:“既然夜晚很难起降飞机,那就让航母只在白天执行任务不就行了?” 但对面的日本海军却另有想法。作为对手的美国海军有庞大的舰队,日本海军显然不愿意放弃夜晚这个天然掩护。日本海军早已有以吹雪级为首的诸多驱逐舰负责夜间水面作战,不过和其他国家用雷达辅助不同,日本海军航空兵大量招募具备良好夜视能力的人,训练“神功”负责夜战。

 


▲珊瑚海海战中的夜战99舰爆


虽说人类的视力在夜晚会大幅度缩减,但毕竟人各有别,总有人能在夜晚微弱的月光下看清事物。借鉴自水面舰艇的“神功”,日本海军率先训练了一批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飞行员,并在珊瑚海海战中首次投入实战。

 


▲5月7日上午被日本海军击中燃

烧的尼奥肖号补给油轮


1942年5月7日下午4:15,在经历了一天繁复的索敌但却只击沉美军一艘舰队补给油轮和一艘驱逐舰后,翔鹤瑞鹤两艘航母凑齐了全部夜战机组,总共12架99舰爆和15架97舰攻发起当天最后一波进攻,誓要为上午11:35被击沉的祥凤号报仇。不过神功遇上了科技,列克星敦号航母上携带着美国海军新开发的CXAM-1雷达,在下午5:47便发现了距离100公里的攻击机群。且由于才下午6:30日落后不久,夕阳赤色的余晖将日军攻击机群照成了红色的靶子,早已待命许久的11架F4F野猫战机一拥而上。

 


▲毫无夜战能力的F4F野猫战机,不过此图中后部

驾驶编号为F-13战机的奥黑尔上尉却是个传奇人物


而更意想不到的是,日落后被打散编队的99舰爆将列克星敦号航母误当成了自家的翔鹤号,开始盘旋准备降落直到被列克星敦号的防空火力打醒。最终幸存的18架攻击机得以在晚上10:00返回翔鹤瑞鹤两舰,太平洋战争的第一次夜间空战就以这充满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

 


▲夜间偷袭狂魔美军代号G4M的一式陆攻轰炸机


鉴于珊瑚海海战中的混乱表现,美日两军直到瓜岛战役结束后都未进行大规模夜间空战。不过日军随放弃舰载机夜战,但却利用“神功”让陆基的一式陆攻夜间携带91式鱼雷偷袭美军舰船,由于没有夜晚空战能力,美军掌握着亨德森机场的空中优势在夜间无法发挥,被迫挨打的同时还要和日本海军水面舰艇进行夜间近距离厮杀。虽说最终取胜,但也付出了萨沃岛海战和第一次瓜岛海战的惨败,诸多巡洋舰和驱逐舰葬身在铁底湾。

 


▲虽说名叫一式陆上攻击机,但其实是隶属于日

本海军的陆基轰炸机。其薄弱的防护在白天堪称打火机,

但庞大的身躯却让其能搭载雷达进行夜晚作战


显然夜战航母势在必行,瓜岛战役中幸存的王牌CV-6企业号成了当仁不让之选。当然美军不打算学习日本的“神功”,而是依靠科技优势将小巧的机载雷达装上F6F地狱猫战机,编号F6F-3N。

 


▲逼死强迫症而不偿命的设计


美军将AN/APS-6雷达安装于F6F右侧机翼末端,并重新设计F6F驾驶舱以便飞行员同时操纵飞机和雷达。装备有VF-6夜间作战联队和冷光起降引导设施的企业号也重新编号为CV(N)-6,成为当时美国海军唯一一艘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航母。注意这里的N并不是Nuclear核动力的简写,而是Night的简写。

 


▲F6F-3N整体设计

 


▲和驾驶舱融为一体的雷达系统使得

F6F-3N成为同时期唯一的单人驾驶夜间战机


1943年11月26日晚,企业号上的三架F6F-3N起飞开始了美军太平洋战场上第一次夜晚拦截。最终以飞行员爱德华奥黑尔的牺牲为代价,成功击退夜间攻击的一式陆攻轰炸机群。而最为戏剧性的是,奥黑尔少校正是第一位加入VF-6的飞行员,其本人的经历更堪称传奇。

 


▲代号“贝奇”的爱德华奥黑尔

少校和他成名之战的纪录合影


奥黑尔不仅在列克星敦号航母上参加了珊瑚海海战,还因在日军攻击机群中单次击落5架一式陆攻而获得由罗斯福总统亲自颁发的荣誉勋章,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海军飞行员。

 


▲奥黑尔的成名之战


奥黑尔由于负责培养新的VF-6飞行员而错过了中途岛和瓜岛,但却在1943年8月22日携带着最新的F6F地狱猫战机和大量补充飞行员返回企业号,并于9月17日正式成为企业号舰载机联队长,负责企业号上所有舰载机及飞行员。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身先士卒的少校,全世界最繁忙机场之一的芝加哥国际机场被命名为奥黑尔国际机场。

 


▲奥黑尔少校驾驶过的F4F,现今保存在芝加哥

奥黑尔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安检出口处


托奥黑尔少校的福,企业号夜间作战联队日趋强大。除了战斗机,TBM复仇者鱼雷机也加装了外挂雷达,编号TBM-3N,使得美国海军也具备夜间轰炸能力。1944年2月17日夜,企业号对位于加罗林群岛特鲁克环礁的日本海军基地进行了美国海军第一次夜间轰炸,12架TBM鱼雷机在夜晚击沉了数艘下锚的日军油轮。

 


▲夜间轰炸用TBM-3N,可以看

到很明显的外挂雷达

 


▲在特鲁克环礁锚地燃烧的日军舰船,

日本海军在本土之外的最大锚地毁于一旦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战火一步步地朝日本本土接近,由于缺乏小型机载雷达,不论是日本海军还是陆军的战斗机都无法在夜间应付装备有先进AN/APS-6机载雷达的F4U-2N和F6F-3N,旭日旗彻底从大洋夜空中陨落。

 


▲虽说F4U-2N性能更好,但依

然是逼死强迫症的设计


随着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的到来,代号“饥饿行动”的任务正式开始实施。为了迫使日本投降,避免“没落行动”入侵日本本土预计造成的近百万伤亡,美国决定通过空投水雷彻底封锁日本航运。

 


▲“饥饿行动”中用水雷彻底封锁的日本港口


1945年3月17日夜,美国陆军第313轰炸机联队的160架B-29轰炸机在夜空的掩护下往日本所有重要航道批量空投水雷,早已无法应付夜间轰炸的日军更无暇去顾及水雷,这些装备有先进磁性,声音,压力引信的Mk13,Mk19水雷成了日本商船的镇魂曲。

 


▲空投水雷


截止终战B-29轰炸机群总共在夜间投放12135枚水雷,在仅半年的时间内炸沉日本舰船总吨位超过了125万吨,成为压死早已脆弱不堪的日本航运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太平洋夜空中的战斗以美军对日军的全面压制,这充满戏剧意味的方式,彻底画上了句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白热化的夜间空战,不仅证明了夜间空战的必要性,也为后续战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对夜间战机的持续开发最终产生了今日所熟知的全天候战机。



 

在那夕阳消失后,依旧会是一片充满战斗的夜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