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動自力,諸佛自加持_中道主

 张志仁文摘摘手 2016-04-05
修行最大的臨界點是--相應於佛。對自己訴求即身成佛,於生活中當下的輪動,或者,相應於佛。  一生做無數形式與佛有關的事物,對自己訴求卻是"等佛來救",無智慧的畏因,結很多良善的形式的佛事,心中還是害怕自力成佛的可能性,全靠他力諸佛的加持救渡。
  畏因於苦難,因沒有智慧,變成恐懼於苦難,恐懼於未能了生死,這個恐懼變成一種識性不安的模式,最後,所做一切佛事無利於自力的生命之力之解脫,以卑仰之心一味仰仗諸佛外力的加持,弱化自力,強化他力,自力他力不能等同等持。
  對於諸佛外力的加持,然其真正的寶生效應卻必須根源於自己對苦難深層內化的次第,內化之佛首之自力多少,密解諸佛加持自力多少,自己內化不足,諸佛每天在頭頂上放光加持,也是進不了識性鞏固的腦袋。
  自力他力尚屬相對的層次理解,因修行者有來去之識性,才有自力他力之分,諸佛加持,不應以自己慣性順勢訴求,做諸佛事,填補內心生死的不安,只是與佛結緣,無關於面對生命之解脫,修行者不可不知。
  這就是這個世代相對識性理解下對應的佛事,求於諸佛,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
  生命忘了最深的一件事:眾生早已是自己的諸佛,眾生的慣性也是諸佛逆向的加持。
  不是示現佛像的加持才是安心的加持,任何的加持若有被加持、與加持者都屬相對性的加持,就算放光加持還是在相對識性之內的加持。
  人為何要來世間面對無常?逆向的照見在生活中存在的無常已是諸佛的加持,人彼此拿慣性互相照見對方的習性,就已是等同諸佛對彼此照見的加持,不是宗教理解下的一堆佛像每天跟在旁邊就是加持,沉迷久了,就會變成最大的偶像祟拜、最多的身外之物。
  生命必須當下觀自在,每一個人必在生活中親見自己的慣性,大捨慣性,以恭迎自身如來對自己生活的親臨,這是一切真正自力的開始,也是生命自主的開始,也是諸佛必然加持的開始。
  生命自力等同一切他力,在根本之處,自性海中,諸佛是無分別的善護著無邊無量的生命,但這一切都必須從生命對自己自力的觀自在開始,這是人應有的本份與責任。
  對這個擁有過度資源的人來說,在地球,用一生享用一切幸福的資源,面對自己的不安卻完全丟給諸佛加持了事,這麼不負責任的知見,如果有宗教系統是這樣子去反應的,那是一種法執之悲。這也是為何修行不知自力為何物的嚴重性。
  信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