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把它归类为乡愁,但回味之中,又有浓浓的依乡之恋。 △这是一个典型古老自然村落,四周大山环绕,东西两侧小溪环绕,常年溪水潺潺,进出垸落仅一条路,这里民居建筑保存良好,这就是向桥乡狮子堰村洞沟垸。 △洞沟垸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光绪年间最为兴盛,由于这里有山有水、资源丰富,移居到这儿的村民逐年增多,自然民居和庙宇等也越建越多。 △总面积1.08 平方公里的小湾子,居住着八、九两个村民小组42 户102 人,村民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主要产业有油茶、楠竹、药材等。 △这里的民居没有钢筋水泥,有的都是泥土堆砌与木质结构、青瓦、红土.......还有四面环绕的植被。 △在村头,我们遇到一位刚从地里回来的老人。 △古老的树木枝头,梨花散发着阵阵芳香。 △这里的村民家中,个个都有放在门前的篮子,有的用来拾菜,有的用来装垃圾。 ![]() ![]() △这里的一切,让我在泥土芳香中感受到村民朴实、热情,让我感受到当下在城里或许多农村都感受不到的纯厚与热情。 ![]() ![]() △在洞沟垸举目四望,青山如画,绿水静流,一派山野风光。这里,有三棵古樟树,历经千年。每到夏天,村里人就喜欢集在树下乘凉,过着乡里乡亲相濡以沫的生活。 ![]() △洞沟垸的四棵古树,除了樟树之外,还有这一棵距今已三百多年的古桂花树。 ![]() ![]() △除了古树,洞沟垸还有许多古老的历史景观,古庙就是一个代表。洞沟垸内,有三处简易石庙,都是采用山中十块垒砌而成。 ![]() ![]() △古城墙。清代后期,因战争不断,土匪横行,王氏家族主持修筑还村石头城墙,墙高1.8米,全长460余米,用于抵御外来侵略。目前,大部分城墙依然保存完好。 ![]() △据村里老人介绍,垸中间的石屋,建于民国时期,整个石屋全部由山中石块垒砌而成,分上下两层,下层是用来搁置农具、拴牲口的,上层是用来晾晒粮食作物。 ![]() △石火塘,这是村民冬季取暖使用的。 ![]() △垸内的小溪是村民的生活水源,每天都有村民在这儿洗衣服,洗菜。小溪上面的古桥,用来连接两边居民的交通。 ![]() ![]() ![]() △过去,在洞沟垸,无论是富家小姐还是穷人家女子,从小都会做女红(针线)活,出嫁时的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等,大都是自己亲手缝制。这次,走进洞沟垸,我们还发现了栩栩如生的绣肚兜和绣娃布袋。 ![]() 据村民说,木榨榨油工序繁杂,出油率比机榨低,榨油的工艺流程分为:筛籽、车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等十多道工序,除了磨粉是机械作业外,其他全部得靠手工完成。 综合来源:向桥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