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15-20年,什么因素决定中国家庭的财富积累(深度好文)

 昵称29987688 2016-04-05



       越来越多人选择移民,海外置业,或者炒外汇,是否是今天中产阶级理财所必须的吗?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为什么说中国人需要海外资产配置,这个判断正确吗?“


       答案是肯定的,未来十五到二十年,海外资产配置比例将和中国家庭财富高度正相关。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和两个层面。

一个概念

       一个概念是指”多元投资 (Diversification)“,即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早在2000年前的犹太法典塔木德(Talmud)。塔木德在犹太教中被认为是地位仅次于塔纳赫(Tanakh,即犹太教正统版希伯来圣经)的宗教文献。在塔木德中,那位睿智的古人明智地给出了以下建议,即把一个人的财富平均的分散在商业实体,房地产和流动资本之间。

       原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应当每时每刻都把自己的财富分成三份:1/3投入土地,1/3投入商业,1/3留在手上。

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国际惯例。

       国际惯例来说,中国人海外资产配置比例是偏低的。从数据来看,发达国家家庭海外资产配置的比例大概是在15%左右,某些国家甚至更高,比如新加坡,自身市场太小,资本市场又发达,足不出户就可以全世界(起码是发达国家)投资,所以这个比例更高。在新加坡,高净资的家庭(家庭收入20000新币以上的家庭)海外资产配置比例超过37%,这个比例在中国不足4%。绝大多数,甚至超过99%的中国家庭是没有海外资产的。所以中国经济如果继续发展,国民财富继续累积,高净资家庭和人群数量继续扩大,那么毋庸置疑,这一比例是会持续攀升的。


另一个层面是中国特色。

       如果关注市场时间够久,就会发现中国人的财富分配和投资模式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就拿房地产投资来讲,中国人投资房地产从最早期的只关注自身所居住的城市,到现在开始全国范围内投资,也是一种进步过程。早期的时候,老百姓买房,可能只会考虑定居地的房产,到现在,各省市的土豪都汇集北上广深,海南三亚大量的房产被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当地居民买了,这是随着市场逐步开放和信息传播,技术提升,壁垒降低,形成的必然趋势。这个趋势再发展下去,也必然会从全国买房,进步到全球买房。其实,这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中国人现在海外投资房地产的增速是每年翻倍的,仅2014年就买了超过300亿美金的海外房产。

       过去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绝大多数家庭财富的累积,只和一个因素有关,就是房地产。越早投资,投资越多,那么家庭财富累积越快。但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是,除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其他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处在资产换手阶段。那么未来十五到二十年,中国家庭财富也会和一个因素高度正相关,就是海外资产的比例

       中国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需要把握的就是未来的走势对于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有什么影响。就好比李嘉诚这个档次的,一定要赶快清空中国大陆的资产,然后转移到欧洲,这就是所谓的资产换手。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才累积下来一定财富的中产家庭,将资产全部留在国内,是风险很高的行为。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还是那句话,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多元投资的一个更大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给投资者更强的信心以保持自己的投资组合。多元投资组合,可以向投资者提供一些缓冲,即使股票大跌,我还有其他资产,比如债券、现金、房地产等,所有的资产类别在同一时间内大幅下跌的概率是很小的。


       未来不可知,多样化的投资,是应对这样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洋    金    邦

你去西天取经

我去西洋淘金

长按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