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你不知道的清明

 文武不全 2016-04-06

  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由来源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介子推。故事是由于晋公子重耳流亡他国,而途中饥寒交迫。随从臣子介子推将自己的大腿肉割下来,煮了一碗肉汤给公子喝下,这才使得公子恢复了元气。因为此事公子感动流泪并将此事深深记在心里。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成为了后来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图一  |  介子推像  |  竹凡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这个人也够狠的,这么破坏环境的点子也能想的出来),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图二  |  蹴鞠  |  竹凡


  古代人为了庆祝清明节这天,会举行很多活动。比如,蹴鞠这项活动就是在清明节那天必玩的运动。

  而那时的蹴鞠和现在的足球还挺不一样的,详情请见《水浒传》;在小说《水浒传》里,蹴鞠是项高难度运动,高俅因为蹴鞠当上了当时的二品大元!苦练蹴鞠也能飞黄腾达啊~~~~!今天这项活动似乎我们远去了,但是这项活动与清明节有了特殊的感情!


  图三  |  祭拜先祖  |  竹凡 


  祭拜先祖和扫墓是清明节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无论你是吃东西还是游山玩水,但扫墓和祭祖是排在清明节首位的。因为中国人对于祖先尊重和文化的传承特别重视,所以这个大项目肯定不会随便对付了事。很多地方的仪式不太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缅怀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和遗产,让我们能够走得更好!也因为这个活动,让我们记得文化应该更好的得到传承~~


图四  |  放风筝  |  竹凡


  放风筝自古就是中国的传统项目,现在,无论是摩天大楼的超级大城市,还是清风吹来的田间小村庄,放风筝的活动哪里都有。在清明节的这天,很多大人会带着孩子去大片的空地上方风筝。

图五  |  踏青  |  竹凡


  踏青出游,肯定是我们所有人在清明节的必有项目。它的说法应该是:寻春,清明节后,春节雨水开始增多,让我们感谢自然。无论我们是去登山还是去郊游,都是在延续清明节的传统。骑马的感觉挺好的,如果骑着一匹马,在草原闲游。想想就是很爽~~~

图六  |  荡秋千  |  竹凡


  荡秋千在古代的说法应该是,揪着皮绳而迁移。它培养我们的勇敢的自信心和强健的体魄。可惜啊,大人玩秋千的好像很少了,多数都是小孩子了。如果我现在跑过去荡秋千,别人会说你怎么抢小孩子的玩具,好尴尬.....

图七  |  植树  |  竹凡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图八  |  清明节食品 |  竹凡


  在北方我所经历的每个清明节,最最最离不开的就是——鸡蛋,每个清明节,奶奶就会煮一大堆的鸡蛋,让我上学的时候带上几个,我基本上都是边走边吃。而南方的清明节习俗和北方略微不太一样,喜欢吃的东西也挺多的,很多人会吃粽子,还有糯米做的东西。种类繁多,我发现活了这么多年,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原创编排,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