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润记忆】名人辈出的大齐坨

 空谷天籁 2016-04-06


       在丰润的最南端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那里就是曾被誉为“冀东白洋淀”的油葫芦泊,大齐坨就位于油葫芦泊以北六华里,村东北部地势较高,西南部地势低洼,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久远的大齐坨

       大齐坨原名齐家坨,因为在村东北部曾有四个大小不等的黄土沙坨而得名。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大齐坨最高大的黄土沙坨之上,曾有始建于辽代的皇家寺院——建福禅院。这座千年古刹总占地约六千平米,规模宏伟壮观。高大的山门和三层大殿之间,曾有三株世上罕见的千年古柏。在建福寺的周围:村东头有土地庙和三官庙;街中央有观世音菩萨庙和火神庙;西街和南街都有土地庙;北街西头有财神庙。在建福寺的东北部,另外一个黄土沙坨上,有一座千年古塔,在古塔的东南方不远处,有一条南北走向,自然形成的土龙伸向村内,是一个既高又长的黄土沙丘。建福寺以西,与寺庙相邻的沙坨上,是名声赫赫的丰润张家里庐。长约五百米的一条大街,东西两端建有宏伟壮观的魁星楼。东魁星楼与建福寺高大的山门斜对衔接,并与寺院东北沙坨上的古塔遥相呼应,曾有过“神笔点魁星”之传说。在西魁星楼东侧路北有晚清重臣张佩纶的宅邸——“明致书屋”和张氏家族祠堂,两所与众不同仿古式的豪华宅院。以上建筑,在大齐坨村内,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此外,在村东北曾有一股从丰润县城以北的燕山山脉流往油葫芦泊的溪流,当地人称作“北清沟”。这股溪流在村东的大石桥以北的另一个黄土沙坨,时称牛角山的北端往西南方向,沿着通往山王寨村的边竹道,有一股由北清沟分流出来的溪水,环绕东北部流经大齐坨正街中心的漫水桥往南沿张家道流往油葫芦泊。大齐坨村北还有一股溪流来自龙潭坨,斜向西南,经北马道流向大齐坨村西头,往南顺刘家道,也流向油葫芦泊。这三股溪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断。也许是因为这三股溪水的缘故,在村外的东、北、西部,沿溪流内外,曾经建有张印塘、张人骏、张志潭等十多处达官贵族显赫的坟茔。

邑内巨族“丰润张家”

       自明末、清朝、民国直到如今近四百年来,从这里走出去了一百七十多位文化名人。在近百年来,一直被誉为邑内巨族的“丰润张家”就是在这片风水宝地上悄然兴起,这里正是整个丰润张氏家族的发祥地。

       张氏家族始祖张敬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城北张家码头村。至八世祖张臣儒于明末万历年间又从张家码头村迁居顺天府蓟州丰润县南齐家坨(现名大齐坨村)落户,张氏家族就在齐家坨正街以北的最高大的黄土沙坨之上与建福寺相邻的空旷地带的风水宝地上建房定居。

       据不完全统计,张氏家族中自乾隆五十九年至宣统末年(1794年——1912年)的一百多年间,共中举人十五名,其中有两名武举,三名进士。曾被誉为“张丰润”的晚清重臣,一向主张抗敌爱国革除弊政的“清流党健将”张佩纶,他以刚直不阿主持清议为己任,面对吏治腐败,敢于弹劾贪官,收黑旗以安远境,放直言震悚朝廷。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人骏在任两广总督期间首勘西沙群岛,树国旗于南海捍卫祖国海疆领土的尊严,一直传颂至今。大清银行总监督张允言、民国的交通总长张志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惊世才女,文学家张爱玲等为代表的众多传奇人物,从大齐坨这片沃土中拔地而起、茁壮成长,成为具有一个较大影响力的文化群体。他们有的走向蛮声海外,有的享誉全国,有的立足本土,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不一,但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却是一脉相传。

       他们是家乡的荣耀。

人物介绍
张佩纶


张佩纶(1848.11.24-1903.2.4),字幼樵,一字绳庵,号篑斋。祖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大齐坨村)人,生于浙江杭州。少年就学时,反应敏捷,数千字文章一挥而就。同治九年(1871年)中举人,十年中进士,十三年(1874年)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翰詹时,名列二等第三,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因目睹外患日深,“累疏陈经国大政”,慷慨好论天下事,
张之洞陈宝琛等同为当时的清流主将。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上奏章十数篇,主张抗法。中法战争初起,主战。受命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1884年7月15日,法军舰侵入马尾港后不加戒备,8月23日,法舰发起进攻,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与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被褫职遣戍。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被劾“干预公事”,旨令回原籍,遂迁居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七日,病死于南京,终年56岁。

张人骏


张人骏(1846-1927年),原字健庵,因名取“人中骏马,驰骋千里”之意,又将字改为千里,号安圃,晚号湛存居士,直隶
丰润县(今河北丰润大齐坨村)人。张人骏十九岁考中同治甲子科举人.二十三岁考中同治戊辰科进士。历官同治、光绪、宣统三朝,曾担任广西按察使,广东、山东布政使,山东、河南、广东、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要职。其中爱国守疆,申明南海主权,建立历史功绩,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1927年卒于天津,享年82岁。

张爱玲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霸王别姬》、中短篇小说集《传奇》(内中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诗歌《雨》、学术著作《红楼梦魇》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