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路自行车踏频训练技巧

 zhyywz 2016-04-06
 自行车所指的踏频就是1分钟脚踏转圈的次数。 一般90-100是指平路下的效率竞速骑行或强度训练时的踏频,爬山时通常达不到这么高,爬坡时能有70-80就不错了。   
    
踏频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训练过程,重点是在高踏频下仍然保持身体的平稳,不至于由于踏频的提高而产生身体的左右摆动和上下跳动。也就是说,使得人与车之间始终保持协调一致、始终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踏频训练是自行车入门的必修课,尤其是对于公路车。始练时可以将速度暂时放在一边不管,只练频率;等频率提起来之后(譬如达到较长时间的100踏频以上)再辅以力量、耐力达到一定速度目标,如此逐步增量。当频率与力量同步得到了提升时就成为一个骑行高手!
    
然而,我们从何入手?
    
第一种说法是,频率与力量两者缺一不可,都是需要通过训练而提高的。踏频是自行车运动的入门功夫,不学会怎样高效率地踩踏,就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骑车,所以通常教练会要求从基本的踩踏功夫入手,包括踏频训练。踏频和力量都不是先天的,都需要经过后天的勤苦锻练,所以,训练频率与力量的方法只有在骑的过程中才能训练出来,并且频率训练与蹬踏技术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不掌握要领而一味地大力蹬踏,反而容易导致动作变形,所以很多教练都主张先从频率入手进行训练,再逐步地辅以力量的训练。
    
第二种说法是,没有一定的力量,怎么能实现高踏频。在观察职业车手、环法车手(公路车)他们的踏频平路要在100-120/分钟(个人记时赛是,会在120-150/分钟),爬坡80-90/分钟。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乳酸过量堆积。超级强大的腿部肌肉力量是首位,在力量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在去训练高踏频,才有好的效果。高踏频固然好,但需要力量作为支持,我们在骑行过程中发现,踏频如果高了,但力量跟不上,在爬坡的时候就尤其凸显出来 。所以说,平时多训练腿部力量,力量跟上了,再去训练踏频,就会轻松很多。
    
两种不同的说法,都很重要,都可以尝试,最主要是不断骑行,不断总结骑行经验,尽情享受骑行中的乐趣,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在骑行中磨练我们的意志,或许我们不能成为骑行高手,但我们参与,我们骑行,我们健康,我们快乐。 生命不息,行进不止,一定要将骑车进行到底!
    
在上坡时还需要踏频吗? 依个人经验,当开始上坡时,最初的时候还可以保持上坡前的踏频,但随着坡度的增加,保持开始时的踏频渐渐变得困难,这时需要变档(换飞轮和牙盘,上坡前牙盘一般会提前换到小牙盘上)以维持原有的踏频,速度随之减低,如果上坡较长,可能还需要不断地多次变档,以保持适当的踏频,使肌肉不那么容易疲劳。 如果变档太早,会突然感到失去阻力,不但有脚下踏空的感觉,而且速度骤减,同时膝关节会在有一种承托力突然被卸去后而增加受伤的机会;如果变档太晚,由于坡度的增加,则会让人感到脚下阻力不断增加,踏频根本无法保持,这个时候需要身体晃动增大踩踏力度或用更强的力量才能勉强支持原有的踏频,那么膝关节会因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受伤。所以过早地换档和太晚的换档都是不恰当的,都会引起关节受伤。 什么时候变档才是最佳时机呢?就要凭经验、凭感觉来判断,随着坡度的增加,车速逐渐降低,一般我会在感觉到车速即将要降低的时候(也就是踏频开始有点难以保持了)变档,保持原有的踩踏力度;但很可能变档后坚持不了多久又将难以保持,那么在下一次感觉到又将难以保持的时候再变档,以此类推.....假如是坡度特别大的坡,在变档也无可改变原有踏频的话,那么就不要再勉强坚持了,慢点就慢点吧,最起码不要让自己受伤。因为我们是骑游之旅,不是专业比赛,大可不必强求自己,偶尔挑战一次,那得看心情和体力如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