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这一族称,在崇德五年三月丑(1640年4月28日)是以“俄尔吞”出现的。以后,在康熙年间的上渝和奏折中,将其称为“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均为同音异写,较后的文献统一写为鄂伦春。 鄂伦春族称含义,有两种解释: 一、使用驯鹿的人 鄂伦春在较早的年代使用过驯鹿。在我国文献中记载,鄂伦春族曾与驯鹿的饲养有密切的关系。《异域录》中载:“俄伦春役驯鹿恰役牛马,驱似驴,足似牛,头似马,角似鹿,故称四不象。但土人则称鄂伦。”《朔方备乘》卷43载:“今黑龙江所属东北部族,有鄂伦春者,亦使鹿,盖俄伦即鹿名也。”又载:“俄罗斯伊聂柏兴,有一种人乘鹿者,呼鹿曰俄伦,此可见俄伦春名,即使鹿之故。”50年代在鄂伦春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调查时,许多老人都说,鄂伦春族称来源于驯鹿,因为他们使用驯鹿,故称使用驯鹿的人。 重点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