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治县上郝村发现早期贵族玉铲

 未懂书馆 2016-04-06

女娲补天.jpg

     i长治网4月6日讯 女娲补天的神话发源地长治县上郝村日前又有新发现。3 月30 日,我市相关文物专家和文化学者对上郝村村民提供的文物进行了初步鉴定。其中,一件规格较高、贵族使用的玉铲的发现,充分证明了这里在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间曾生活过较大规模的部落,为我市的上古文化研究,特别是炎帝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猜想。 

    位于长治县城西北13 公里郝家庄乡上郝村,素以奇特的潞郡古八景的两景“天台山无影”、“漳水拖蓝”而著名。相传女娲在天台山炼无色巨石而补天,并将鞋内积土磕在此处而成,俗名“无影堆”。每年夏至这一天,人在太阳下站在无影堆上,无论面向任何方向,身后都没有影子,令人称奇。浑浊的漳河水和蓝色的陶清河在天台山脚下汇合为一,水色渐渐融合,景色美妙壮观。
    此次上郝村提供的相关文物中,一件长约10 厘米,宽5 厘米左右的残损玉铲引起了我市文物专家的重视。据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秦秋红介绍,玉铲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已不再被当做是农业生产工具,而是一种象征权力的装饰品,使用于规格较高的贵族。由此可以推测,这一时期前后,上郝村及周边应该有较大规模的部落在这里居住和生活过。
    除新石器时代遗物之外,村民提供的文物中还有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等不同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大量残破的绳纹陶罐、古钱币和农耕用具等,为我市的古代文化研究论证提供了相关的实物依据。
    事实上,上郝村的文化历史悠久,曾存在红庙、汤王庙、祖师庙、五谷神庙、关帝庙、魁星阁、白云寺、土地庙、光羽庙、女娲庙、玉皇庙、狮子沟等10 处庙宇。但受众多历史原因的影响,不少古建筑遭受到破坏和拆毁,加之盗墓猖獗,文物盗卖,毁坏现象时有发生,流传至今的只有女娲庙和零星碑刻记录着文化历史的变迁。为此,上郝村专门成立了女娲天台山筹委会,深入村居收集保护,寻人访谈,深入保护和挖掘探讨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进一步旅游开发提供保障。(记者\孟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