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的这个部位的毒性堪比砒霜,小心乱吃会丧命!

 lidiming 2016-04-06

鱼的这个部位的毒性堪比砒霜,小心乱吃会丧命!

2016-04-05 健康那啥事10评

前两天上网看见一个报道,一个老人由于生食鱼胆而导致肝肾衰竭,幸亏救治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这是怎么回事呢?查资料发现,原来鱼胆有清热解毒及明目的功效, 可作为外用药治疗皮肤肿、目红肿或咽痛等有一定效果。这就让有人把鱼胆的清热作用夸大了, 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 让许多人轻信鱼胆治百病的说法, 竟自取生鱼胆吞服或用酒送服, 造成中毒, 甚至致死。鱼胆中毒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小编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相信无根据的一些小偏方,否则后悔莫及。由于鱼胆毒素理化性质很稳定, 经得起高温蒸煮, 也不会被酒精灭除,即使熟吃或用酒冲服鱼胆都会中毒。

鱼胆毒素对身体的危害:

鱼胆的胆汁中含有的毒素,即使吃的量少也可能导致中毒,鱼胆的毒性跟鱼的种类和重量有关。一般越大的鱼,毒性越大。鱼胆汁中毒能引起多个脏器功能损害,其中以肾、肝、胃肠最常见且最严重,严重鱼胆中毒患者甚至会引起急性肾衰竭而死亡;而心、脑、肺、血液系统亦可受累,程度相对较轻。

1, 胆汁毒素直接作用于胃肠、肝、肾,造成这些器官的损害,引起功能障碍。

2,鱼胆的毒性成分不仅直接破坏细胞结构,而且通过抑制酶的活性加重细胞损伤,尤其是损伤肾小管线粒体并抑制线粒体酶系。胆汁毒素或其代谢产物通过干扰肾小球滤过膜结构,而使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肾脏功能损害。

3,食用鱼胆后,氧自由基会增多及抗氧化物质会减少,过多的自由基使生物膜基本特性如构形、离子传递、酶活性、蛋白质和核酸基因发生改变,导致各器官功能代谢改变和组织器官器质性损伤,严重者出现肝肾功能衰竭。

4,鱼胆中含有胆酸、鹅去氧胆酸、鹅牛黄胆酸,它们与钾离子结合形成胆盐,可破坏细胞膜。

5,鱼胆汁具有组胺的致敏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器官的出血、水肿、炎性改变。

6,鱼胆汁中含有氢氰酸物质,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阻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送,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形成“细胞内窒息”。

吃鱼胆中毒者轻者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重者可造成肝脏损害出现黄疽或出血; 更严重者因肾功能受损造成腰痛、少尿、血尿, 直至引起无尿、浮肿而死于急性尿中毒,因此, 人们切不可轻信鱼胆治百病的说法。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