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与你身边的教条主义 原创:上海阿蔡 浙江省的绍兴府历史上颇出名人,自从近代绍兴的鲁迅横空出世之后,又有了孔乙己,阿Q先生等一干新型名人诞生,并名扬中华大地及海外世界,且还不断影响着中华儿女及一代代人。 比如,今天爱好喝酒的人们均有一种醉卧酒乡的美妙愿望,其中期望的一个梦中买醉的好去处就是绍兴的咸亨酒店,在那里不但能够喝到上好的绍兴老酒——加饭酒,还能跟绍兴的名人孔乙己先生谈古论今,还能去拜访鲁迅先生的宅邸和听先生的教诲。当然,在绍兴买顶乌毡帽戴戴,去划划乌篷船,找阿Q先生听些趣闻等,都是美妙无比的人生快事。 再如,今天虽然时代已经到了2016年的春天了,但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依然会不断涌现出一批批要跟鲁迅先生叫板的人们,他们总觉得鲁迅先生没有把他们写入书中,没有将他们纳入中国文学史的某类人物编年史而多有不平。其中有的就以此批评鲁迅才学疏浅,笔墨不深,文采不丰,更不具撰写风花雪月之才!等等。 又如,今天的中国教育系统中,及教育系统外,均有一些人对中国教科书中还有鲁迅的文章感到非常不适,特别是鲁迅这家伙自从从在民国时期倒弄出个“阿Q"人物形象之后,搞得近百年来到处均有"阿Q”的身影,既无法躲避,又无法甩开,特别烦人。更为讨厌的是这个“阿Q"无孔不入,甚至侵蚀到人们的灵魂之中,能让你我不知何时,会在不知不觉中表演起"阿Q"的戏剧形象,做出"阿Q"一般的举止,说起"阿Q"一般的话,并且自己浑然不知,有时还往往一边在痛骂鲁迅与”阿Q",一边让观众们误以为他或你我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阿Q"本人! 这个世界真是十分的奇怪,有些人物,你不喜欢他的模样,或不喜欢他的东西,或不喜欢他的言谈举止,及不喜欢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却又无形中在和你不喜欢的这些,浑然一体,互为兄弟,互为姐妹,互为朋友,互为楷模。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奇怪不已。比如”阿Q“先生,其以往在民国时期的时候,在鲁迅的笔下,”阿Q"的地位比不十分的高,虽然他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很高大,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过类似今天的世界“捷杰尼斯大奖”之类的荣誉,却仍以为“阿Q"先生他今天也仍然会无法得到的。谁想到,今天居然有一些人,他们有的是”假洋鬼子“,有的”是“真洋鬼子”,像他们这等“有身份”,“有学问”,有中国或世界之各类大奖获得者殊荣背景的骄傲身份的“学人”,或西方某某主义,或西方的月亮学派传人,弟子,师徒,及甘愿俯首自称“粉丝”的粉丝们,他们经常发表声讨鲁迅的檄文,期望从反面给鲁迅颁奖,以此为乐,为荣。并乐此不彼,并将不但如此这般进行下去。 但是,有时候今天拿鲁迅及他笔底下的人物“阿Q”开涮的人,往往不知自己仍是新时代的“阿Q",往往不知道自己仍是2016年春天或这个春天前后的“新型阿Q”,这就有些让观众们可叹,与可惜了。假如笔者也可算是观众中的一员的话,本笔者就分明觉得以往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打造的“阿Q"先生形象,那是当时的一类”阿Q先生“的形象,但那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阿Q先生“的形象。所以,当时绍兴的”阿Q“即涵盖那时全国的阿Q们,也不涵盖全国的阿Q们,有关这一点,鲁迅先生必定也在某个场合提起过,只是有些人忘记了,有些人不曾注意罢了! 有人可能会问:你将鲁迅对”阿Q形象的定义“拿出来说,又为何呢?那么,笔者的回答是这样的:”——在鲁迅当年创造阿Q形象之后,阿Q就有千千万万个化身,他不再是唯独鲁迅书中那个阿Q了,即便时间到了今天的2016年春天的时候,阿Q是啥样的形象,这个依然还有扩展的空间。比如,——当代的阿Q先生,他很多时候,也是个教条主义者,而且必定是个教条主义者!当然,这也只是当代阿Q们中的一类,只不过是,这一类阿Q们更显的活跃罢了! 笔者以为:具有教条主义特征的“阿Q们”,通常都不认为自己也是阿Q!通常均认为自己距离十万八千里远,自己与阿Q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并绝对没有亲戚关系的!更不会是阿Q的朋友,也不会是阿Q的学生或校友之类的!总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当代具有教条主义特征的反鲁迅,反阿Q的人,均不会承认自己跟阿Q先生有过深交,即便是喝茶,喝咖啡的某个见面,那也是绝对不会有的!——因为这些当代的阿Q们,他们自己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人批评为教条主义者! 哎,真是没有办法!一些评鲁迅的人都在说鲁迅的书难读,都在说鲁迅的话难懂。一些人就跟在后边照样画葫芦地说:”也是“,”也是“。这难道不是教条主义者的典型模样吗?这不是阿Q形象的化身吗?可惜的是,当代的阿Q们都不认为自己是阿Q,并且还都在一味地,不断地,以批判创造民国时期的阿Q形象的鲁迅为荣,殊不知他们自己是当代的阿Q,殊不知他们自己是跟祖上的阿Q是有颇深的渊源关系的!嗨,当代的阿Q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着急“呢? 看来鲁迅还是十分伟大的,他塑造的人物"阿Q先生”,不但在民国时期比比皆是,在将近百年的历史之后,在当代,依然还可不少看见,这真了不得啊!我们是否该请一些大学教授们来唤醒当代的阿Q们中的——这一类阿Q呢?是否该提醒一下,从而告诉他们说:鲁迅所塑造的阿Q人物形象,这个阿Q,他不仅仅是鲁迅在民国时期所创造的那个阿Q形象!他也可能是近百年之后的那个时代中的阿Q,也可能是那个教条主义的阿Q!也可能是今天2016年春天前后的阿Q! 我想这样的提示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今天不断地发生着:今天的阿Q在不断地骂民国时期的阿Q,在今天的阿Q不断地在骂创造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鲁迅的时候,很有必要请今天的大学教授们出来唤醒——如今的这样的阿Q们! 最后备注一下,找来一个有关教条主义的名词解释,即:{教条主义}——从根本上意义讲,教条主义就是一种僵化的态度。其外在表现:要么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僵化地对待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某种理论、观点、教义乃至只言片语);要么是用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僵化地规矩和剪裁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实践。两种表现所内涵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僵化。 特别提示:“风花雪月”不应成为成为鲁迅出局中国教科书的理由,“暴力”亦不应成为鲁迅出局中国教科书的理由,至于鲁迅被新中国领袖或民国政府的“匪首”称之为旗手这一现象,也不应成为鲁迅和他的孔乙己及阿Q先生们出局中国教科书的理由!——因为,毕竟在鲁迅创造阿Q这个人物形象将近百年之后,今天依然存在着教条主义的阿Q们,他们还没有从“阿Q先生”这个人物形象中锐变出来,还没有彻底底跟阿Q这样的人物们“脱离关系”,还在以新的阿Q的形象在娱乐着人们,尽管这样的娱乐本该可以没有的! 阿蔡 写于2016年4月2日晚12点2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