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

 汇文聚智 2016-04-06

  外地人常说:“天津人打架‘豁得出去’!”为嘛?因为华洋杂处的天津码头,自古以来人们争强好胜。民风中赞赏“打架不要命的”,瞧不起“沾事就跑的”。哪怕你是“混混儿”,做出“豁得出去”的动静来,人们也能为你的临死不惧挑大拇哥。

  1894年,天津河北关上与西头西关“混星子”在西头湾子斗殴,伤亡多人。天津县衙捕人,混混儿双方按道上的规矩,各投案五人,这十个人为了保护各自的帮伙,明知要被判斩首,也不能“尿”。谁去?得抽签儿。其中抽上“死签儿”的,有个十二岁的孩子张小卜,县官念其年少,不忍杀他。劝他悔改,留其性命。小卜摇头,拒不服软,大刑过后,面不更色。又于烈日下暴晒三天,不给饮食,仍无悔意,但已气息奄奄。忽然一阵暴雨,小卜于雨水淋漓中仰天大笑。县官儿惜其是条汉子,偷偷让差人把他放了。对待这样“豁得出去”的,天津卫的老百姓也都另眼相看。那么,如果是为正义而“豁得出去”的,人们更是永远不会忘记他。

  您知道现在立在水上公园北道和卫津南路交口处的聂士成像吗?碑上刻着“聂忠节公殉难处”。他是1900年战死在此的,一百多年了,天津的老少爷们儿没有忘记他!

  正是他“豁得出去”,才从一个普通士兵成为著名将领。而且战功卓著,甲午之战,直隶提督叶志超兵溃平壤,而聂士成却能在大高岭坚守,并收复连山关、分水岭,继又击毙日将富刚三造。在台湾,他曾随督办军务的刘铭传屡挫法军,保全了祖国的宝岛。

  在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时,聂士成已经64岁。他不顾年老体弱,以“豁得出去”的英雄气概,率军迎战。在小营门、跑马场激烈战斗。当战斗愈加惨烈之时,有人劝他撤退。他坚辞不肯,并集合家人说:“打仗报国是我职司所在,此去只有一死相拼!”当侵略军袭击八里台,守桥营官周鼎甲及所部溃逃,聂士成提刀立于桥头阻拦。另一营官宋占标劝他快撤,聂士成说:“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最终,他在战场牺牲。

  碑文上写着:“身行士卒,亲身当敌,为国捐躯。”天津的老少爷们儿永远怀念这位“豁得出身家性命”的爱国将领!

  外敌入侵时,天津的老少爷们儿都爱说:“人活着,就得有骨气!”下篇咱就讲讲嘛叫天津人的“骨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