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摄影器材论】“不能,但我可以做一台更好的!”——哈苏V系列的传奇

 齐一摄现美 2016-04-06


哈苏要出新机器了,相当值得期待。我们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能说,等它正式发布了咱们再细聊吧!所以今天“爱摄影-星球漫游”带来你认识一下传奇的哈苏V系列相机。


前言


维克多·哈苏


1906年出生的维克多·哈苏是瑞典的鸟类摄影家和学者,也是瑞士当时的摄影器材专家,他的梦想就是制作一台可以更换镜头、胶片后背和取景器的单镜头反光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瑞典空军缴获了德国空军的侦查相机,并询问维克多·哈苏是否可以仿制一台一样的相机。维克多·哈苏的回答是:不能,但我可以做一台更好的!



世界上第一台中画幅单反相 哈苏1600F在当时的广告


于是哈苏于1941年制成了第一台航拍相机HK7型,并在随后为陆军设计了SKA4SKA5MK80型相机。在1941年至1945年间,哈苏公司交付瑞典空军和陆军使用的相机共有36台。而在二战之后,欧洲传统的相机厂家都一蹶不振,而哈苏公司却厉兵秣马,在1948秒就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组件式的中画幅照相机1600F,开创了可更换镜头、取景器、片盒的120单反相机的新潮流,拥有1/1600s的最高快门速度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就是哈苏V系列相机传奇的开始,直到现在,搭配数码后背的哈苏V系列依然是顶级摄影器材之一。


如何区分哈苏V系列?

哈苏V系列相机从1948年开始一直生产到了21世纪,生产过大量不同型号,其中主要的系列分为哈苏500系列、哈苏200系列和哈苏SWC系列。


1

哈苏500系列


哈苏500C


1957年,哈苏公司推出了500C,这是一款非常著名的相机,使用的是组件式设计,可更换镜头、取景器和片盒,但是采用了镜间快门,改用了新型的镜头接环并沿用至今。所谓“500”的命名方式即为表示最高快门速度是1/500s



搭配哈苏CFV-50C数码后背的哈苏500系列相机


哈苏中画幅相机之所以有如此声誉,除了900系列的超广角相机以外,500系列也是最能俘获职业摄影师的利器,由于它本身具有可靠耐用和坚固灵活的特性,并且拥有庞大的配件系统,多年来一直是专业摄影师和高级摄影爱好者的首选。当然,能使用蔡司镜头获得高超的影像素质是500系列最大的优势。


就工业设计而言,哈苏500系列也为人津津乐道,所有的500系列使用的铝合金框架都是从瑞士进口的,是使用铣床一点点铣出来的,由于是一个完美的立方体,它非常坚固。而其他的操控,如快门的位置、手柄的卷片方式,都是哈苏设计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哈苏500C/M


1970年,500C改进为500C/M,开始可更换对焦屏,成为哈苏最为成功的产品;1988年,500C/M升级为503CX1994年继续升级到了503CXi。而1996年发布的503CW是目前500系列最高级的型号。这个系列都可以进行TTL闪光。相比顶尖的503CW,哈苏还有一个简化版的机型501CM,相比503CW来说,它没有TTL自动闪光功能,也不能使用电动卷片器。不过在价格上也是便宜了10%



哈苏503CX


当然20世纪60年代还有一个特殊版本,叫做500EL系列,除了带有内置卷片马达和可进行遥控连拍之外,和其他500系列没有太大的区别,也与所有500系列的附件通用。对于哈苏500系列相机的最高肯定是进入太空,被美国太空总署(NASA)选中成为登月计划和一系列太空计划的专用相机,包括我们常见的蓝色地球以及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的照片都是由哈苏相机拍摄的。而这些太空相机中许多都是由哈苏500EL相机进行改造而成的。(相关资料请戳:【爱摄影器材论】太空中除了引力波,还有相机呢!



哈苏500EL


2

哈苏200系列


哈苏2000FC


20世纪70年代是相机开始朝电子化发展的重要时刻,这是许多厂家都推出了不少电子产品,比如徕卡生产了它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产品M5。而在1977年,哈苏也与时俱进的推出了一款实用电子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哈苏2000FC。之前的哈苏500系列使用的是镜间快门,最高快门速度很难超过1/500s,而且也妨碍更大光圈的镜头设计。因此哈苏才改用了焦平面快门。当时推出的哈苏2000FC尽管采用了哈苏500系列惯有的产品框架,不过将快门改成了1/2000s的电子焦平面快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哈苏2000FC没有任何自动曝光功能,甚至没有内测光功能,此外使用焦平面快门也不全是优点,比如焦平面快门的闪光同步时间比镜间快门要低,不便于闪光灯使用,而这恰恰是很多商业摄影师很看重的,还有,焦平面快门造成的震动也比镜间快门要大。



哈苏205FCC


2000系列的产品生产时间很短,2000FC有两个改进型号,其中2000FC/M使用了更为安全的快门帘幕系统,2003FCW则在卷片手柄上附加了电动卷片器。1991年,哈苏开发了新的205TCC相机,它的机身、镜头和后背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并且使用了精确的电子快门。此外200系列相机还拥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自动曝光的档位,自动化程度更高。哈苏还专为200系列相机开发了没有镜间快门但是拥有更大光圈的FE系列镜头,因此多数200系列相机可以兼容500系列镜头,但是500系列相机无法使用FE系列镜头。总体来说,哈苏200系列相比500系列更加好用,但是500系列的机械结构可靠性更高。


在这之后,哈苏205FCC成为了哈苏200系列的第二代顶级相机,快门速度由205TCC1/2000s-16s增加到了1/2000s-34min,在自动曝光模式下,最长曝光时间都达到了90秒。在1994年上市的203FE则比205FCC低一个档次,相比205FCC便宜了一万元左右。由于200系列的销量一直不是很好,因此在1998年,202FA相机作为205FCC的简化版发布,但是在禄来6008系列的竞争和数码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哈苏200系列最终在2005年停产。

3

哈苏SWC系列


蔡司Biogon 38mm f/4.5


历来都是哈苏向蔡司提出镜头需求,蔡司再为哈苏相机设计制造镜头,但是记者一次例外,蔡司将设计图纸摊到了哈苏的创始人维克多·哈苏面前,对他说:我们设计了一支特殊的镜头,我们觉得你应该单独为它生产一台机身。



早期的哈苏SWA


就这样,当时世界上最奇特的顶级中画幅器材出现在1954年的德国科隆器材博览会上,它被称为哈苏SWA,这支镜头就是Biogon 38mm f/4.5。它拥有91°的视角,相当于35mm相机所使用的21mm镜头,最近对焦距离达到了0.3m,景深范围在f/22时从0.65m到无限远都是清晰地。因为当时还没有非球面技术和高折射玻璃之类的东西,因此想要制造像场足够覆盖120画幅并且足以矫正畸变和像差的技术,才死的设计师们采取了一个天才性的办法,他们减少了镜头的后截距,开发出了这种名为Biogon结构的镜头。不过它最后的一片镜片距离焦平面不到20mm,所以装不上反光镜板,需要特殊的机身,也就是哈苏SWA,这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超广角旁轴中画幅相机。


哈苏905SWC


SWA退出后,哈苏立刻对它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快速旋转把手又把快门该到了相机顶上,推出了定型产品SWC,这款产品生产超过20年没有改型。1982年,哈苏把SWC的镜头改进为CF镜头,在镀膜和超控上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相机成为SWC/M型。在1988年生产的新款相机成为903WC系列,因此SWC系列也被称为900系列 ,实际上903SWCSWC/M差别很小,在2001年停产后取代它的是905SWC,将镜头升级为了CFi系列镜头。


哈苏SWC系列相机的使用者多数将它用于风景、报道、合影、艺术摄影以及一些商业摄影,由于Biogon 38mm f/4.5拥有良好的光学素质,许多商业摄影师都对它有深深的喜爱。不过哈苏SWC系列的问题也很明显,它没有测光装置和联动的测距装置,取景器外置因此导致难以精确对焦,所以更适合有经验的摄影师进行使用。


哈苏V系列镜头的选择


哈苏FE系列镜头中的蔡司Distagon FE 50mm f/2.8


哈苏V系列镜头除了之前提到过的、专门用于哈苏SWC系列相机的蔡司Biogon 38mm f/4.5之外,还有许多光学素质优秀的顶级镜头。其中200系列拥有专门的FE系列镜头群,这个镜头群的镜头特点是电子化程度更高,并且没有镜间快门。它内置了测光数据信息,镜头卡口带有4个电子触点用于信息交换,而且都拥有更大的光圈,FE镜头主要有Distagon FE 50mm f/2.8、Planar FE 110mm f/2和Sonnar FE 150mm f/2.8等镜头。在200系列停产之后,由于没有镜间快门,大批高素质的FE系列蔡司镜头既不能使用在之前的500系列机身上,也不能兼容之后的哈苏H1相机上。如果真的想使用这批镜头而又买不到哈苏200系列的机身,只能转接在蔡司的CONTAX645相机上了。



哈苏500系列相机所使用的镜头们


哈苏500系列相机所使用的镜头都配备了内置镜间快门,与FE系列镜头不同的是,种类繁多的500系列镜头能兼容哈苏大部分的机身。其中主要分为C、CF、CFi、CFE、CB等多个系列。其中C系列是最早的,CF系列有C系列改进而来,大部分镜头自1998年起已经停产,只剩下CF Variogon 140-280mm f/5.6变焦镜头等少数镜头还在生产。而之后的CFi和CFE系列镜头都是CF的改进型,在镜头外观上采用了碳素纤维的滤镜接口,内部采用了新的放光涂层,快门寿命增加到了50000次,其中CFE镜头内置了电子触点和镜头数据,可供哈苏200系列相机使用。最后的CB系列与CFi和CFE系列相似,但是光学结构有所简化,省略了用于哈苏焦平面快门的F档,最大光圈光学素质也要差一些。



蔡司 CFi Sonnar Superachromat 250mm f/5.6镜头结构图

蔡司CFi Sonnar Tele-Superachromat 350mm f/5.6


在这些哈苏V系列镜头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镜头群,蔡司仅仅为其生产了三款镜头,而这三款镜头都采用了一种技术——Superachromat,简称SA技术。这是蔡司镜头的一种特殊APO技术,目的是解决长焦镜头的色散问题。这种技术的特殊之处在于Superachromat不仅使用了消色差的特殊玻璃,也与后期调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Superachromat不仅能完全消除色差,而且也能对镜头各种像差进行精密的调整。应用了这种技术的蔡司 CFi Sonnar Superachromat 250mm f/5.6和蔡司CFi Sonnar Tele-Superachromat 350mm f/5.6拥有同类镜头中最高的分辨率和完全消除色差的能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 CFi Sonnar Superachromat 250mm f/5.6没有使用蔡司的T*镀膜。



蔡司Sonnar Tele-Superachromat 300mm f/2.8


其中最为特殊的一支镜头在1998年前后发布,这支镜头没有设置镜间快门,适配哈苏200系列使用。相比前两个Superachromat系列镜头,这个镜头不但拥有超大的光圈,对色差进行了极限的矫正,甚至还拥有一个单独的1.7x APO增距镜(连增距镜都使用了APO技术)。当然,物以稀为贵,由于SA系列镜头的产量都比较小,前两支镜头的价格都在四万以上,而产量300支左右的Sonnar Tele-Superachromat 300mm f/2.8更是达到了十五万左右。不过作为最为顶级的哈苏相机所使用的顶级镜头,这个价格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