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教学“肢解”法

 杨柳晨 2016-04-06


  太极拳以其独特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养生功用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太极拳老师们怎样教好太极拳以满足大家的要求,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太极拳的常规教法是依套路动作顺序逐个教学,遇到“较难动作”时,就将其分解教授,待掌握后再学习下一个动作。其优点是学习套路的连贯性较好,不足之处是学习效率不高,“不经济”,掌握技术欠牢。我们运用“整体肢解法”教授太极拳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所谓“整体肢解法”,就是将某一式太极拳(如陈氏老架一路太极拳)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遵循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按层次、单元肢解,分步骤进行教授,走一条由综合到分析,再加到综合的路子。
    具体方法:
    一、先将“重心倒换,缠丝功”等带规律性的东西从套路中 “肢解”出来学习。有利于技术的定型和拳理的灌输。
    二、将重复较多的单式(如六封四闭、单鞭、懒扎衣等)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这能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掌握技术的程度。
    三、将某些动作变化较复杂的小段(如陈氏太极拳的“”——斜行——倒卷肱等)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以突出教学内容,集中精力各个“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四、将单式及“小段”前后的动作连接起来,并逐步渗开、连长,直至将整个套路贯通,完成由小肢解至大肢解到合成整体的教学任务。
    这种教法由于将规律性的东西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避免了单个教学时的重复,既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由于将“困难”(单式、“小段”)放在前面学,大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无记忆、改进先前所学动作技术的负担,并且能使学员在后程不密闭中觉得越学越容易,越学越有趣,避免了顺式学习时产生越学越难的感觉,滋生厌烦、畏难情绪。由于教学时从困难的单式、“小段”入手,逐渐渗开、连长,直到合成整体,这种由“点”到“线”的“合成”过程,有助于对套路的记忆和对整套技术的掌握,而且在这一“合成”过程中,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得以主动发挥。如在教学中观察到,当从一单式或“小段”连接到另一单式或“小段”时,学员根据老师的指令就能基本完成这种连接,而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总之,“整体肢解法”比常规顺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好且“经济”。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整体肢解法”教学时,“肢解”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是“整体”的前提出发,是建立在对“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并依据教育规律所做的教学“设计”。当然,教好太极拳还应注重很多方面,如对太极文化及拳理的阐释、诱导学习领悟“形神合一”的练修方法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