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费新我先生诞辰113周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后,我很想把费老的书法艺术介绍给大家。这几天又在看费老的作品,其中就有198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费新我书法选》,由沈鹏先生作序,现摘录部分内容。 费新我先生早年擅长工笔仕女画,1958年右手突患结核性腕关节炎,时年55岁的费老,遇难而进,不能画就写,右手写不了就用左手,终于别开生面,成为现代书法一代大家。
费老的书法,主要呈现出'力之美',下笔狠,落笔稳,起落之间行笔甚快,节奏鲜明,横竖交错,点画纵横,波澜起伏。是现代书法中难得一见的、以骨力取胜的书法奇葩。
书法中的骨力,比间架结构具有更高一层的美学意义,由骨力而形势自生,《书谱》云“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力与骨气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费老别具一格的书法特色。 费老擅长行草,由于左手书写,并要改变几十年来的书写习惯,承受着生理上、心理上的煎熬,想要在“力道”上寻求突破,首先要解决书写时的重力与方向,这也是形成审美均衡的要素,行草的重力与方向,是通过较楷书、行书急速的线条运行体现出来的,左笔起落,每个字的着力点,便形成左低右高、上下奇巧的壮丽景象。
细节、局部的不均衡,通过浓淡、大小、高低、左右的和谐构图,产生出跌宕起伏的韵律感,加之改变行笔方法后,书写时所呈现的疏离感、欲行又止的滞涩感,自然间形成了书法风格上的“生味”与“拙味”,结体布局中的偃仰、斜正之间的“不协调”,增强了桀骜不驯的态势。这些都强化了费老书法艺术与众不同的特点。
1982年《费新我书展》分别在中日两国举行,引起学术界、书法界的高度关注。启功先生题诗“秀逸天成郑遂昌,胶西金铁共森翔。新翁左臂新生面,草势分情韵倍长。”郑遂昌名元祐,号遂昌山蕉,元代人。胶西金铁即高凤翰,清朝人,两位书家均以左笔名世,费新我先生堪称现代之左笔翁了,启功先生诗作便是明证。
2013年,费新我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活动,作为费老生前弟子,我也应邀出席了活动。今天写此微文,也是睹物生情,以此缅怀费老书法艺术的卓越成就,让书法后学一睹费老的艺术风采。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书法国画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