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期刊投稿准则

 jdzzqc 2016-04-07

摘自:社科智讯


适当对论文格式进行排版

作者通常会认为:「论文被接收之后,再调整论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也不迟。」在此建议:投稿前只须多花点时间留意预计投稿期刊的格式细节,便可以少一个让编辑和审阅者批评的缺点。

应简单介绍文章及作者个人

除了声明论文未一稿多投、所有共同作者皆同意投稿等制式内容外,还应简短描述研究的新发现以及作者对此研究的投入,并说明这篇论文适合在目标期刊发表的原因。

应推荐合适的审阅者,并从编委中推荐一位委员

虽然指定哪些审阅者是由主编决定,但实际上,期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都很大,如果作者愿意做一点背景调查提供协助,便能减轻他们的压力。另外,虽然期刊编辑和编委通常都有受过学术训练,且对学术研究充满兴趣,却不一定对每个领域都很熟悉。推荐合适的审阅者可确保文章将交由合适人选审查,而不是交给非此专业领域的学者审查,从而导致拒审情况发生!当然,推荐审阅者时应该避免明显的利益冲突。请确认是否曾在论文中引用推荐审阅者的文章,便可得知自己是否挑中合适人选;审阅者如果知道自己的文章被引用肯定会很高兴,但前提是,您必须恰当且公正地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主编通常会在接到投稿稿件后指派一位编委进行快速审阅(以确定稿件是否符合期刊要求),然后询问该编委是否有建议的审阅者。某些时候,您可以在投稿时声明,基于某些因素,不希望自己的稿件交由某些人审查;这些人可能是您的竞争对手,又或者,单就过往经验,您觉得这些人可能无法公正地审查您的论文。虽然主编不见得会采纳您提出的建议,但有时候,他们可能就是看着您提出的建议,然后想着:「还不错,我没其他更好的办法,就照着这些建议做吧。」

不应拖延修改论文和重新投稿的时间

除非几位审阅者都要求您再搜集更多资料,或针对现有资料进行长达几个月的重新分析,否则应该打铁趁热,立即开始修改论文。大多数期刊提供作者一个月时间修改论文。若作者未能在一个月内重新投稿,则该稿件将被视为新的投稿案件,并重新送审。尽快完成稿件修改并送回期刊可省下重新审查的时间(是否重新审查通常由审阅者决定)。此外,在审阅者对论文还记忆犹新时,尽快送回修改版本能获得较佳的反应。

应提出有力的解释,说明修改后的论文应该被接受

请具体而明确地回应审稿人的审阅意见,并保持礼貌的态度(若审阅者意见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或不当言论,可以在给主编的信中另外说明),在回覆信中感谢审阅者的辛劳。请仔细且具条理性地列出所有回覆内容,使主编能一目了然您所做的修正。

在投稿前,应仔细阅读原稿,最好请几个人帮忙检查当中是否有任何细节错误。有的时候对稿件太过熟悉反而容易对错字「视而不见」!

应在绪论的部分明确写出研究假设。

应考虑在完成所有实验前便开始撰写论文。写作通常可帮忙提醒作者,推论有哪里不合理,或者该新增何种实验使推论更为完整。

应在投稿前,给所有共同作者审阅原稿的机会。现今许多期刊会要求作者出具签署声明,以确保所有论文共同作者均已阅读并同意发表稿件内容。

不应只给共同作者极有限的时间审阅原稿。请订下一个截止日,在那之后,无论是否收到他们新增的内容,直接完成投稿程序

不应觉得自己不能致电或写信请主编解释。如果在审查过程中,有些意见似乎不够清楚,请进一步询问主编。但是,请注意,有些主编只接受以文字往来的询问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