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应该 适当地排版论文格式
作者通常会认为:「论文被接收之后,再调整论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也不迟。」在此我们建议您,投稿前只须多花点时间留意预计投稿期刊的格式细节,便可以少一个让编辑和审阅者批评的缺点。
应该 确认期刊是否收费以预先了解未来有可能产生的费用
「好消息,恭喜您稿件已被接受;坏消息,您尚未缴清所需费用。」没有人希望遇到这种状况。假如您手边没有足够经费缴纳投稿费用,不妨参考期刊提供的「实惠价格」政策。适度表达自己拮据的情况,也许能争取到费用减免或部分补助。
应该 写一封 Cover Letter ,简单介绍文章及您个人
除了声明论文未一稿多投、所有共同作者皆同意投稿等制式内容外,您还应该在信中简短描述研究的新发现以及作者对此研究的投入,并说明您认为这篇论文适合在目标期刊发表的原因。另外,请确认 Cover Letter 收件人姓名是正确的!有很多人在信中将收件人的称呼误写为另一本期刊的主编(显然论文刚被那一本期刊拒绝),这显然会给主编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应该 推荐最多五位合适的审阅者,并从编辑委员群中推荐一位委员
虽然指定哪些审阅者是由主编决定,但实际上,期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都很大,如果您愿意做一点背景调查提供协助,便能减轻他们的压力。另外,虽然期刊编辑和编辑委员通常都有受过学术训练,且对学术研究充满兴趣,却不一定对每个领域都很熟悉。推荐合适的审阅者可确保文章将交由合适人选审查,而不是交给非此专业领域的学者审查。当然,推荐审阅者时应该避免明显的利益冲突。请确认是否曾在论文中引用推荐审阅者的文章,便可得知自己是否挑中合适人选;审阅者如果知道自己的文章被引用肯定会很开心,但前提是,您必须恰当且公正地呈现他们研究的成果。
主编通常会在接获投稿稿件后指派一位编辑委员进行快速审阅(以确定稿件是否符合期刊要求),然后询问该编辑委员是否有建议的审阅者。某些时候,可以在投稿时声明,基于某些因素,不希望自己的稿件交由某些人审查;这些人可能是您的竞争对手,又或者,单就过往经验,您觉得这些人可能无法公正地审查您的论文。虽然主编不见得会采纳您提出的建议,但有时候,他们可能就是看着您提出的建议,然后想着:「还不错,我没其他更好的办法,就照着这些建议做吧。」
应该 提出有力的解释,说明修改后的论文应该被接受
请假设审阅者将看到您的回应,具体而明确地回应他们的审阅意见。请保持礼貌的态度(若审阅者意见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或不当言论,可以在给主编的信中另外说明),在回覆信中感谢审阅者的辛劳,并使用以下句型回复每一点审查意见:「We did . . . , see page x, line y」或「We respectfully disagree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 .」。请仔细且具条理地列出所有回覆内容,使主编能一目了然您所做的修正。
应该 在收到接受信时尽情享受荣耀
将著作目录上的「已投稿」改为「出版中」,持续追踪出版进度,在收到校样后仔细核对所有内容,包括表格中的数值和小数点、图表的座标轴标签和说明文字。当文章在网路上出刊时,请为这胜利的一刻欢呼,然后当纸本期刊出版时,再欢呼一次,并把重印本寄给家人、朋友或其他学术研究伙伴。
应该 考虑写篇评论文章
很多年轻的学术研究者认为,年纪大的时候才够资格撰写评论文章。但实际上,在写完博士论文或第一篇研究计划书后,您已回顾并理解了庞大的文献资料。与其他前辈们相比,您的观点可能显得较为新颖,所以在动笔开始写评论文章前,请联系目标期刊主编,谈谈您的想法,甚至寄一份大纲或摘要过去,征求主编同意或意见,或直接表达您希望受邀撰写。期刊一般都很欢迎有创新想法及观点的评论文章,即使文章没有这些特点,他们也会技巧性告诉对方。这类文章常被引用,且能增加期刊的 Impact Factor,之后期刊也将邀请您帮忙审稿,甚至邀请您加入编辑委员会。主动积极一些!
应该 确定所有需缴交的资料都已送到期刊办公室
没人想和编辑部工作人员为敌,或更糟的是,与主编为敌。
应该 请人协助校对。
在投稿前,您应该仔细阅读原稿,最好请几个人帮忙检查当中是否有任何拼写或细节错误。有的时候对稿件太过熟悉反而容易对错字「视而不见」!
应该 在绪论的部分明确写出研究假设
应该 考虑在完成所有实验前便开始撰写论文
写作通常可帮忙提醒作者,推论有哪里不合理,或者该新增何种实验使推论更为完整。
应该 在投稿前,给所有共同作者审阅原稿的机会
现今许多期刊会要求作者出具签署声明,以确保所有论文共同作者均已阅读并同意发表稿件内容。
应该 试着呈现完整的研究内容
请克制以最小出版单位(least publishable unit)投稿的欲望。
应该 尽可能地参与期刊原稿的同侪审查(peer review)
同侪审查是一个了解什么作法行得通、什么行不通的好途径。
优良期刊平均每年会收到超过一千篇的投稿论文,其中不管是电子或纸本论文,都有可能在过程中碰上某些状况而遗失。因此,稿件寄出后一个礼拜内,若没有收到期刊确认通知,请以电子邮件与期刊办公室联系。六至八周后,若没有收到审稿结果通知,请主动向期刊办公室询问审查进度。大部分期刊都以电子通讯的方式和审阅者联系,一般会在两三周内找到合适的审阅者(有时候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找到适合的审阅者),而审阅者通常有二至四周的时间审查稿件。
不该 对主编的决定信做过多字面上的解读
除非决定信的内容是:「所有审稿意见皆为『原稿刊登』,我们已将您的文章送排版准备单页校样。」(这种发生机率极低),或者『我们已确定不接受您的论文。』通常决定信内都会加上一些条件,例如:「稿件需作重大修改,本刊始考虑接受。」或者「本刊无法接受目前的稿件,若您愿意修改…」这些声明通常表示您有修改论文、回应审阅者意见,及重新投稿的机会。
不该 将审阅者的评论视为人身攻击
大多数经验丰富的审阅者会避免使用具有人身攻击的言词,但有时可能会忘记。请了解大部分的编辑不会把过度偏颇的评论看得太认真,他们知道谁审查您的论文,且可能只会说:「喔,那是某某审阅者,他对某议题总是有特别强烈的意见。」
不该 拖延修改论文和重新投稿的时间
除非几位审阅者都要求您再搜集更多资料,或针对现有资料进行长达一个月的重新分析,否则应该打铁趁热,立即开始修改论文。大多数期刊提供作者两个月时间修改论文。若作者未能在两个月内重新投稿,则该稿件将被视为新的投稿案件,并重新送审。尽快完成稿件修改并送回期刊可省下重新审查的时间(是否重新审查通常由审阅者决定,他们可在审阅意见中写下「本篇论文需重新送审」或「我希望看修改后的论文,谢谢」)。此外,在审阅者对论文还记忆犹新时,尽快送回修改版本能获得较佳的反应。
不该 过度倚赖 Word 的拼字检查功能
但 Word 仍旧可以抓出一些明显的拼字错误,请不要舍弃。
不该 觉得自己不能致电或写信请主编解释
如果在审查过程中,有些意见似乎不够清楚,请进一步询问主编。但是,请注意,有些主编只接受以文字往来的询问方式。
不该 只给共同作者极有限的时间审阅原稿
请订下一个截止日,在那之后,无论是否收到他们新增的内容,迳行完成投稿程序。
来自: 天下第一書房 > 《投稿技巧》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学术期刊投稿准则
学术期刊投稿准则。作者通常会认为:「论文被接收之后,再调整论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也不迟。除了声明论文未一稿多投、所有共同作者皆同意投稿等制式内容外,还应简短描述研究的新发现以及作者对此研究...
国内外医学刊物标注信息存在差别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医学期刊通讯作者内涵差异的比较,建议国内期刊标注的通讯作者应改标为责任作者。国内期刊和论文很多将其标在最后,有些论文还标注2~3个通讯作者,建议只有第一或第二作者才有资格标注...
专家如何审稿
的确,参考文献越来越受到审稿专家的重视了,有些专家在给我的信中说,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太老了,还有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只有比较“陈旧”的几本书,没有最新的期刊文献,特别是一些综述性稿件,参考...
投稿中的这些状态都是什么意思?
这一步一般是由于作者没有认真阅读期刊的作者指南,稿件格式不符合规范导致的。With editor表示稿件分配给了一位与该稿件领域一致的编辑且编辑接受此稿件处理工作。此时编辑会整合各审稿人的意见,若根...
“1 4 5”:编辑初审论文时重点把握的10个点!
“政治素养是学术期刊编辑必备的基本素养,体现了学术期刊编辑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也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编辑审稿的水平。只有吃透、深谙国家政策方针,才能够把握我国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走向”。如...
论文投稿技巧
论文投稿技巧论文投稿技巧。现在的学术期刊是"僧多粥少",远远满足不了文章作者的需求,尤其是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所以,掌握必要的投稿常识和技巧,对于提高你的文章投稿命中率具有重...
核心期刊投稿到发表要多久呢?
通常核心期刊刊发的文章质量都比较高,因此该类刊物对遴选刊发的论文要求也比较严格,这导致发表核心期刊有着难度大、审稿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那么,核心期刊投稿到发表要多久呢?
投稿sci是否在开始就要套模板
投稿sci开始要套模板吗?答案是肯定的。sci期刊对投稿的稿件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会在作者须知中给出相应的要求或模板,sci应该在开始就要...
关于提高论文发表成功率的相关技巧!
是不是还有些作者正在遭受拒稿的通知?本期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一篇关于提高论文发表成功率的相关技巧。希望以下的技巧对您有帮助。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