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兆光:互联网在哪些方面对企业发起挑战?

 华夏基石 2020-12-01
声明
  • 作者:苗兆光,华夏基石集团业务副总裁,高级合伙人

  • 来源:管理之声(ID:guanlizhisheng2015)

  • 管理之声为华夏基石《洞察》杂志读者服务号

  • 欢迎转载,请通过向公众号后台或者加微信(syling130、qslihaiyan)申请并获得授权


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带来了什么?我想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讲,一是从互联网这种信息技术本身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即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二是从互联网所携带的价值观的角度来讲。

技术、对手、方向和目标不能确定

首先,是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极大提高了专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先要说明一点: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来讲,它是不区分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因为二者都会用到这个技术。不确定的结果是企业很难预见未来了,预测周期只能越来越短,不确定的表现就是技术更新速度变的非常快,而且技术不在同一线路上发生,这使得很多传统企业没有还手之力的被击倒了。富士没了,柯达不行了,索尼不行了,本质上是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替代了,这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这是第一点。

其次,是传统产业边界变得不确定,企业连竞争对手都不确定了。比如,诺基亚原来是瞄准摩托罗拉打,它们都根本没有想到要做消费品类的,突然苹果就进来了,把它们都给超越了。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原来是家乐福、乐购,突然冒出来亚马逊。而且亚马逊的年增长速度在30%左右,而它们只有百分之几。你会发现,竞争对手实际上都不来在你的观察范围之内。

三是目标和核心能力也变得不确定。竞争对手不确定的时候,你也不知道方向和目标在哪里了。苏宁原来一直瞄准国美打,但突然京东出现了,抄了他俩的后路。方向突然间就成了流动的了,以至于不知道目标在哪,尤其没法设定长期目标,只能用短期的目标来确定路径。由此,核心的能力也不知道在哪儿了,因为传统的经营逻辑都是先确定商业模式,再构建核心能力,然后在核心能力上叠加资源,一旦行业规则被人打破和超越时,你会发现你的那个核心能力突然间啥都不是了,反而是包袱。

当你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在哪里时,你的客户策略也难以确定。原来其实不管客户怎么变,你只要比竞争对手跑得快就行了。但现在,不确定性增加之后,企业怎么去管理目标、怎么去配置资源,怎么拟题策略,这些都是挑战。

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中心地位加强了,客户变的越来越挑剔。至于怎么加强的,我也没法用逻辑演绎它,可能是互联网企业把他们惯出来的,也可能是技术更新的太快了,使得有一些有技术的人拿着这个去重新琢磨客户需求,把客户地位给提升了。总之客户的中心地位得到加强了,企业必须必须围绕着客户这个中心定位去思考、去做一些改变。我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大的改变。

此外,机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机会窗越来越短。这是一个大的变化,也是一个趋势。因为技术更新的速度快了、客户的需求又是流动的,所以企业的外部机会变化的越来越快了。

福特在1905年发明大规模生产技术以后,其真正被全行业采用是上世纪50年代,行业内很多的企业用了45年的时间才真正实现大规模生产方式,它们仍然获得了生存机会,工业时代的机会窗实际上是很长的。但iphone出现后,三年的时间里世界手机行业就颠了个儿。有谁在2004年、2005年时,能想到诺基亚、摩托罗拉会活不下去?

上面这三点,我想是外部跟企业直接相关的一些因素的变化,是从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

互联网天然携带的价值观冲击组织

从价值观的角度,互联网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影响呢?互联网除了技术以外,它本身是带着价值观而来的。就是它产生之时,就蕴含着价值观。这就是西方人的高明之处,这个东西你只要用了,价值观就种到你身上了,你不得不遵守这种价值观。 

互联网带来哪些价值观?第一是“开放”,从第一代互联网出来时,web1.0就是免费的,互联网上的信息谁都可以用、谁也可以往里面放。第二是“平等”和“去中心化”。像原来两个人打电话,必须经过总机、经过中转站,但互联网不是,咱俩之间有一个路由器,咱俩就直接联络了,它不用经过中转站。这就是去中心化,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第三个是“共享”,互联网诞生起,它就是双向互动的,你既可以从中取,也能往里面放。所以互联网本身就是携带着价值观过来的,社会也好、企业也好,不遵循这个价值观,你在这里面就不适应了。

现在对“互联网思维”的一些解释,比如雷军总结的那些东西,我认为其实是互联网技术本身携带的价值观。

基于刚才所讲到的一些事实变化,比如不确定性增加、变化快速等,以及互联网携带的价值观,这些对企业的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