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门脸到全球最大咖啡连锁,超2w家门店的星巴克是如何升级打怪的?

 方珺逸 2016-04-07

 

察言观色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星巴克也不是。1971年,星巴克还是一家小门店。而如今,它已经成为具有2w多家门店的,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究其缘由,都和这家企业的模式、培养员工的方式,还有迅速融入地区的反应能力有关。本文,对星巴克进行了一下解析,望给创业的你一点启发。

—— 电商观察 春彤


作者:蛋蛋·邦哥

来源:创业邦杂志(ID:ichuangyebang)

原标题:从小门脸到全球最大咖啡连锁,超20000家门店的星巴克如何做顶级咖啡?


转角遇到星巴克

享受属于你的生活


 对了,彩蛋在文章中部,哦。


美国时间23日上午9点40分,


西雅图市 McCawHall 剧院的门前便排起了长队。


这是从1992年开始的每年3月,


星巴克一年一度的全球股东大会。


 


如今,全球大都市的繁华地带几乎每一个转角都有一家星巴克(Starbucks)。


但是你知道吗,


1971年星巴克还只是一家为西雅图犯困的群众送来咖啡因的一家小门脸!


 


而那个时候,


离邦哥爱喝的星冰乐诞生还有 24年,

创始人压根儿没想过公司以后还能上市,

更不会有人知道它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但很明显的是,之后四十年间发生了太多,所以是时候讲讲那些你不清楚的星巴克秘史了。


星巴克创始人的故事



说起星巴克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公司现任主席兼 CEO Howard Schultz,他从 80年代起就断断续续的与公司共同成长。但他并不是星巴克的创始人。


(星巴克创始人 Zev Siegl,Jerry Baldwin 和 Gordon Bowker)


星巴克最初由三位非商业人士创办,他们当中两位老师,一位作家,于 1971年在派克市场开了第一家星巴克。起初仅出售咖啡豆,但 Howard Schultz 的加入带来了改变。


“转角”遇到星巴克的Howard Schultz


Schultz在Hammarplast工作期间与星巴克的第一次邂逅。


出于好奇,Schultz 来到西雅图,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说服星巴克创始人雇佣他为营销总监。


在一次参加米兰国际用品家居展时Schultz发现了做意式咖啡才是王道。


他深信星巴克也应该效仿意大利的咖啡服务方式。


但创始人并不认同。


1985年,Schultz 离开星巴克,创立自己的咖啡店:Il Giornale。


1987年,Il Giornale 收购星巴克,Schultz 从此成为星巴克公司 CEO。


星巴克的名称、logo与杯号


“Starbucks”是美国著名作家 Herman Melville 小说《白鲸》中那个高中肆业的大副。或许是因为那位大副爱喝咖啡。


下图为星巴克logo演变过程



通常认为星巴克的 Logo 是海妖,目的在于吸引你买一杯咖啡。


但最初的那位可不是现在的这位万人迷,可谓是袒胸露乳,甚不雅观。


1987年,他们用长发遮盖她的胸部,但依然“儿童不宜”。


直到 1990年才转变为现在老少咸宜的版本。


 


星巴克的杯号很多人对于星巴克的杯号都会很有疑问。


对于为什么小杯要叫做 tall 或者大杯要叫做 venti,并没有什么确切的依据。


他们只是在一间会议室中偶然想到了这种说法。然后就这么定了。



(我是彩蛋)


邦哥:你们这么随意的起名字,有想过罗老师的感受吗?


星巴克营销成功的内在逻辑


星巴克发展至今已经不单单是喝一杯咖啡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文化;


而星巴克又是如何扛起“咖啡文化”的大旗的呢?其内在逻辑是什么?


环境的融合。使星巴克成为传统和时尚相结合的咖啡文化,充分的将视觉、听觉、触觉的呈现给顾客。让顾客在品尝咖啡的同时,更可以感知星巴克的品牌,并留下印记的第一层触点。


为了在“第三空间”里给消费者煮好一杯咖啡,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们品尝到一流、纯正口味的咖啡,星巴克全力以赴。



采购世界主要咖啡产地的极品,并在西雅图烘焙。无论是原料豆及其运输、烘焙、配制和配料的增加、水的过滤,还是最后将咖啡端到顾客面前,这一系列程序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


员工被训练为咖啡迷,成为快乐的咖啡调制师。


而作为连锁服务业,决定其经营质量优劣的除了硬件的环境产品以外,便是服务提供者员工的服务态度与水准的优劣、高低。


在这里,如果有客人不小心弄翻了杯子,员工不会急着去收拾,而是会先安慰客人,告诉他自己也曾将杯子里的咖啡打翻过,不必介意,然后才去收拾残局。星巴克的每家店都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互相熟悉的顾客与眼光锐利的调配师之间的交流。


 


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制度,加之严格的店铺管理执行体系是星巴克咖啡文化落地的关键。


员工进入星巴克,无论是咖啡知识的学习还是具体的服务实践,各种操作的时间、商品的陈列方式、标签的贴法等都有着明确的流程与确定的标准。


除对咖啡产品以外,星巴克对顾客非常尊重,在礼仪服务等方面更有着严格的流程与管理标准。


正是因为这样,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独特体验。正如舒尔茨所说的那样:“我们不是提供服务的咖啡公司,而是提供咖啡的服务公司。”



星巴克与中国


在不少美国人看来,星巴克对于中国的投资是有风险的。这也是舒尔茨在成都接受美国第二大广播电台 APM 旗下节目 Marketplace Morning Report 主持人 David Brancaccio 采访时就被问及的问题。


“即使有很多的‘噪音’,在某些情况下,是舆论宣传关于中国的很多问题,经济问题,市场阻力,但显然,中国就转型期意义上正在经历显著的发展。


“我每年都到中国来,我相信我看到的东西,中国的中产阶级会在接下来10年内增长到6亿人次,我们在这里做了长线布局。”他当时这样说道。


所以,舒尔茨很需要用股东大会的时间来为美国投资者们注入中国信心。


大会一开场,川剧变脸表演就是舒尔茨在成都观看过后被点名“引进”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表演者们都是成都星巴克的员工,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品牌荣誉感也是星巴克在这个市场最大的努力和收获之一。


 


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17年,在100个城市拥有了超过2000家门店,不断下沉进二三线城市的它,新一轮的计划是在接下来 5 年每年增加 500 家门店。


星巴克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全球开设25000家连锁店。


【本文已经创业邦杂志(ID:ichuangyebang)授权转载,版权归来源方所有。欲转载请与来源方进行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