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冷门的投资技巧 恰恰是别人赚钱的工具

 SF期市人生 2016-04-07

股市一直有一句股谚,牛市来了,利空也是利好;熊市来了,利好也是利空。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先后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到负面,都表示了对中国经济风险的担心。但是这样大利空对于内陆股市3月走势没有产生负面冲击,反而成为行情的加速器。用句股谚来解释,就是A股风向变了。

综合来看3月1日以来的本轮行情,就会发现市场出现的一系列的利好大多都是市场分析出来的,或者说是想象出来的,更像是影子利好。而A股周而覆始动能来自散户的力量,只要还是散户主导,那么市场风向已转,无需太多思考,跟着走就是了。那么,在此背景下中国股民该如何赚钱?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周掌柜访谈多位A股“顶级高手”后,总结概括了与普通投资者思维不同,但能更直观的呈现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大逻辑。希望在现实中能帮助一些投资者趋利避害,获得成功。

低回报 高风险——不建议追星热门股票

首先需要达成三个共识,第一个是A股市场的封闭性,即使开通了“沪港通”之后,A股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交换依然不足;第二个是上市资源的稀缺性,经过多轮股灾之后,IPO实际上再次停摆;第三个是退市机制不健全,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

这三点导致了大多数情况下资金相对于可购买股票资产的相对过剩,对于不到3000多家的沪深上市公司,有几万亿的可支配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机构资金作支撑,如果股市拥有健康的活力,应该说资金是充分供给的。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散户)主导市场,价值判断的多元带来了投资的多元化,几乎每一个股票都会受到特定人群的关注。

对于明星企业更是大型机构和投资者重点锁定的对象,而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热门股成了机构资金配置的首选,但并非强力拉升和推动股价的最好标的。而利空消息发酵或者股灾,机构散户化让抛压趋同,这就导致了明星上市公司往往低回报和高风险并存

上市公司价值源判断

看一个公司的时候,普通的投资者往往习惯于研究已经获得的业绩,并且做出公司发展趋势的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容易让人陷入对已知利好的极度放大,以及对已知利空的极度恐惧,这两种情绪都是影响价值发现的。资本市场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利好出尽,利空出尽”的价值转换,市场会很聪明的记录已经存在的信息,这些大部分已经融入和反应到股价之中。

所以,顶级高手往往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向前战略布局的进取心来判断公司的价值进化,比如一个公司想投资教育,顶级投资者就会去研究投资方向的成长性。一个公司切入供应链金融,顶级投资者会去调研这个业务的天花板和致胜要素。总之,高手们都是通过研究公司的新业务做投资判断,这让他们的思维更敏锐、结论更准确。

股价高 高风险——错误理念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逻辑对比,也是普通投资者很难通过长期持有高成长股票获得5倍以上收益的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高手会不断分析一个公司的战略进化效率,以及市场对此预期的变化,他们通过公司主体的高预期和市场低预期的对比发现价值,这样让顶级投资者可以更加自信的面对公司的稳定增长,并坚定持有。

而普通投资者,特别是散户,最典型的一个行为习惯就是“拿不住”,在他们的逻辑里,快速成长都是风险的累积,其实这个思维是被市场本身长期“纠错教育”的结果,大部分人投资者喜欢频繁操作,这种思维特别容易带来“持有焦虑症”,这也是影响高额收益的最重要原因。

接盘侠是如何练就的

而且,普遍赌博心态决定豪赌安全边际,投资者往往在早期参与并在市场亢奋的时候退出。这是一个非常考验人性的逻辑陷阱,也是关于中国特色价值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逻辑”。一般情况下,一只股票上涨,你基于过去的判断觉得是炒作;后面加速上涨,你开始怀疑;最后在利好消息中爆发式上涨,由于多次“纠错教育”的结果让你的思维逻辑趋向于正面的判断。

这个时候,最容易掉入接盘侠的逻辑陷阱里。而顶级高手眼中的市场正是充满了这样普遍赌博心态的个人投资者,所以他们发动的豪赌往往比我们的想象有更强的安全边际。比如很多顶级高手愿意豪赌壳资源,对于20-40亿的壳资源,豪赌其稀缺性和借壳重组预期;比如一个做股票20多年的ST大王,在历史中多次豪赌ST股票,大部分时候是胜利者的身份赚取暴利,豪赌的一个关键就在于他所洞察的市场心理。当然,另一个维度是上面提到的资源标的稀缺性。而对于豪赌的参与者,实际上他们是极其谨慎和保守的。

散户真的明白救市规律吗?

救市政府解放的是流动性而不是救投资者,股灾中他们撤出市场时间窗口往往利用政府发布利好的时候。

包括对2015年第一波股灾的记忆,大家应该很清楚政府对此的作用,从今天投资者看结果,第一轮的救市基本上是失败的。政府每次救市,希望达到安抚投资者信心的目的,但是客观上往往让大资本得以果断出逃,让中小投资者和散户由于信任政府而最终成了接盘侠。实际上,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20多年里,这样的事情屡次发生,只不过每个7年左右的一轮行情主要的参与者都是新股民,所以大部分人并不知晓这个救市规律。

如果我们用市场经济的思维看资本市场,政府只是其中一个参与者,它并不能完全改变所有人的预期,也无法作为对手方承载市场所有的做空动能。政府主要决策者也是清楚救市的核心目的,救的是市场交易流动性,防止市场崩盘,并非让中小投资者止损甚至盈利,这点我告诫中小投资者切勿盲目放大救市的作用。

原文来源:凤凰iMarkets,金十新闻有所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