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长沙7喜 2016-04-07


第一章
好好吃饭并非难事


儿时吃饭的经历都会伴随着你,如果儿时与家人一起吃饭的回忆总是美好的,总能尽情享用,那么成年后如果你对自己的身材还算满意,那你吃饭通常会很轻松,吃饭对你而言是“正常”的,不需要花太多心思,而且你对吃饭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下一代。


那些不好好吃饭的孩子需要一份额外的饮食良方,那就是父母的信心与信任,如果没有信任,餐桌上就会有争执,吃饭时不免会气氛紧张。


只要孩子可以有规律地得到充足的食物,他们根本不可能吃太少,因此也不会“太瘦”。


健康的孩子非常清楚自己需要吃多少,他们比父母还清楚,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很多父母违反吃饭的规则,是因为他们管的太多,每次该让孩子做决定时,他们却加以干涉,想要左右孩子的决定。


如果允许孩子自己来决定食量,而且他有多元充足的食物选择时,不可能吃的太少。限制摄取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否则将影响人体的正常需求,发生吃的太多或者偏食的情形。



用餐气氛不好,亲子关系紧张,或者父母在吃饭时施加压力就会造成紧张感,有些孩子的反应是“因挫败而吃”,有些则变成什么都不吃。


下修成长,就是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趋向均衡成长,也就是说孩子刚生下来的几个月里太重了。


上修成长,意思就是逐渐赶上的成长,出生时的体重不能代表什么。


上修和下修曲线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满一岁前体重的增加可能加速也可能减缓,直到快满两岁时孩子才会终于达到遗传基因预定的那个体重等级。


当你听到有人指根据孩子体重的数字就提出建议时,要谨慎评估



观察孩子

他健康吗?他发育可好?是否合乎年龄的增长?


观察父母

可能有哪些遗传因素会影响孩子?观察孩子的成长曲线和体重曲线,这些曲线正常吗?



不要盲目追求打造孩子的梦幻身材,接受他原本的样子。不管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只要你给孩子提供足够和正确的饮食,那么他现在的模样就会刚刚好。孩子稳定的成长,象征着他吃的是正确的食物以及正确的食量。


有什么食物全部都供应给孩子吧,你的角色是永远只把食物端上桌,而不是把他们塞进孩子的嘴里。而且从长远来看,你乐于尝试世上所有美味的乐趣与好奇心,将会传递给下一代。


和孩子讨论“健康或不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没什么作用,最好不要和孩子讨论你供应的食物


甜食可以短暂提升人们的愉悦感,因为它能加速释放幸福传导物质——血清素,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很难及时停止吃这些美食的原因了。



第一章重点整理




1
请相信孩子


孩子拥有与生俱来最纯正的能力——能为自己挑选正确的食物和食量,只要供应的食物不含太多油和糖。



2
身体只有部分能被食物左右


孩子会变胖或变瘦,不管他是哪一种体格,绝大部分都由遗传决定,重点是运动,如果孩子健康活泼,那么他的食量应该恰好符合需求,不管他是胖还是瘦。



3
多样化很重要


组合出最理想的饮食其实很简单,有什么就供应什么,越多样化越好。



4
混合饮食最好


供应的食物应该包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且不太油,多吃全麦产品,植物油优先,食物金字塔可以帮助你。



第二章
餐桌成为战场?



许多家长在“骗孩子吃饭”,让吃饭变成一场较量,这对父母和孩子都是压力。而且重点就不再是饱或饿,而是谁赢了。于是孩子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不再倾听内心的声音。


家长不允许孩子吃某一种零食,是因为不信任她,不重视她的需求,这件事造成的压力越大,孩子就越想吃到那些东西。



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告诉他:我就是爱你现在这个样子!



你对孩子身材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但你却可以大大的影响他是否喜欢自己的身体,以及他是否相信自己。如果孩子可以按照内在的声音来调节饮食,这会让他一生获益不浅。


父母最常做的就是让孩子吞下更多食物,好让他长一点肉,但是如何在不施压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呢?



答案是:都行不通



不要让孩子把吃饭跟“你好乖”以及“你爱我”画上等号。


可以贴在厨房的标语


只要你健康又快乐,不管你吃多吃少,我都无所谓!

不管胖瘦,我都爱你!

我相信你会取你所需!

我接受你现在的样子,不管你吃多少都无所谓!

没有一样你爱吃的?没关系!


一顿有饭后甜点作为奖励的饭,反而成了压力,结果适得其反。以这样的方式,他也不会珍惜饭菜,他必须吃一些不喜欢的东西,才能得到喜欢的东西。


宝宝瘦弱且体重轻的妈妈很担心孩子太瘦,他们要设法帮助孩子发育得更好,于是对孩子施加压力。



一些偏见和恐惧




健康的孩子应该是胖乎乎的,而且有红润的双颊。

!瘦小白皙的孩子同样也可以很健康。


不吃饭的孩子就是不乖,而且迟早会受到惩罚。

!吃不吃饭跟饥饿和饱足有关,为了吃饭或不吃饭而受惩罚或奖励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孩子不肯吃饭,在短短几天内就会饿死。

!孩子一直没有进食还是能支撑很多天,例如生病时,之后他们很快就会胖回来。


抗拒食物的孩子会饿死。

!一个健康,得到足够食物的孩子是不会饿死的。



有规律的节奏,良好的用餐规矩,还有对彼此互相体谅以及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这些都必须由父母传授给孩子。特别是当父母担心孩子吃得不够时,做父母的就会时常让步,并且任由孩子做决定。


孩子可能会学会,餐桌边不只是吃饭,也讲权力。应该由他来决定煮什么。他的杀手锏就是:那我就什么都不吃!


如果父母按照固定的时间供应三餐,再额外加上1~2次点心,而且要孩子坐在餐桌边才提供的话,这一切都能迅速得到解决。


父母每次听到孩子苦苦哀求食物时就应给他明确的答案,比如“再等一下,马上就吃午饭了”。吃饭时间越规律,两餐之间肚子饿时就越不会那么紧张,孩子也就越能养成利用吃饭时间好好吃饭的好习惯。


做孩子的榜样也很重要,如果你告诉孩子应该吃健康的谷物麦片,自己却叼着烟端着咖啡坐在旁边,这样就不太有说服力了。



第二章重点整理




1
压力有害无益


当父母想要左右孩子吃多少时,就是管太多。他们施加压力,但却徒劳无功,压力和强迫只会引起孩子的紧张,而且永远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2
扣住食物是一种压力,强迫吃饭也是一种压力


强迫、奖励或耍花招来使孩子进食,反而导致孩子对食物反感。



3
孩子吃饭时也需要界线


如果父母让孩子决定哪些菜肴上桌,何时吃饭以及如何吃饭的话,父母就是管的太少。



4
别让孩子指挥


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恶劣的用餐行为,都是父母管太少的后果。



第三章
每个年纪都好好吃饭



宝宝六个月后,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每天都会展现在你面前。他想为他的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而要做到这一点,她需要你——你的爱,你的支持和你的信任。


孩子从你这里不止学会用汤匙吃饭,也是在他小小的人格发展上跨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与家人坐在餐桌边一起吃饭,是学习如何社会化的大事。


你的任务是看出宝宝已经学会些什么,鼓励他一步一步的继续学习,由宝宝决定步调的快慢,



你要做的事就是陪伴和支持他,和他一起为跨出新的一步而高兴。



如果孩子可以尽情享受食物,他的吃饭技巧会进步得更快。


大部分的孩子在12~18个月时,都会戒掉白天第二次小睡的习惯,只剩一次午觉。可以将一天三餐都控制在固定的时间,另外再加上两次点心时间。


固定的时间有个很大的好处,这样吃东西不是出于无聊、鼓励或其他的理由。


每餐都应该要有一些孩子熟悉的菜不认识的菜,大概需要端上桌10次20次甚至30次孩子才会碰它。


吃饭时陷入争斗的风险特别大,因为很多妈妈在吃饭时会居于劣势:当孩子拒绝吃饭时,他们会表现出担心孩子会消瘦挨饿的样子,或者是把对孩子的爱与尊重和食量混为一谈。你不必证明自己比较强势。


孩子的每一餐都必须坐在餐桌边,但他不一定要吃,你只是把菜肴端上桌,不是端进孩子的嘴里,孩子会感受到你信任他,就对他很有帮助。


很多孩子刚开始时会很兴奋地张开嘴巴吃东西,到了第二年却经常狐疑地看待新食物,不认识的食物会先被拒绝,或许还接二连三的被拒绝。



害怕新事物对活动力越来越强的幼儿来说,其实是合理的自我保护,请不要因此责怪你家那个突然很挑剔的孩子,而是试着去谅解他。



供应孩子小份的食物,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想吃才追加的食物比装的太满,总是剩下在盘子里的食物美味多了。


吃饭时跑来跑去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饭,只会无意识的把食物塞进嘴里,而没有去注意饱或者饿。吃饭时应该关掉电视和收音机,也不要提供故事书和玩具。


如果桌上摆着各式各样丰富的菜肴供选择的话,孩子是不会营养不良的。


即使孩子无法听懂你的每一句话,他也能感受到这个信任,这会给他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



文章

文章来源:新浪微博 @苏蒂小骑 她是国家公共营养师,两个孩子的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