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邵志敏:“高冷”大拿“赤子心”

 SIBCS 2020-08-27

  春日午后两点,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来到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办公室,他刚从门诊回来,拿起办公桌上的奶茶啜了一口,劈头盖脸说,“采访名医?那你该找我们沈镇宙老师……”

  与时下流行的“暖男”医生风格大相径庭,邵志敏教授,素以“高冷”形象示人。不参加任何应酬、几乎不接受采访、从不谈论隐私。他的“三不”,在医疗圈内人尽皆知。

  低调为人,与其傲然成绩,形成鲜明对比:历经廿余年拼搏,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已稳坐全国乳腺癌诊治领域学术影响力“头把交椅”,每年完成4500余例乳腺恶性肿瘤手术、斩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因为他及他的团队,无数濒临绝望的女性,在这里开启生命第二个起点,重塑失去的健康与美丽。

  虽拥有众多头衔,他说,他还是最爱别人唤他“邵医生”

“我爱医学,只因兴趣”

  冷静与专注,可以蕴含巨大力量。邵医生对医学的专注,有口皆碑。1995年才过而立之年,他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于乳腺癌研究领域小有成就。可当恩师、肿瘤医院沈镇宙教授伸来“橄榄枝”时,邵志敏毫不犹豫选择归国,“国外条件固然好,但国内创业土壤更好。”

  他是心无旁骛的人。满是书籍和实验用品的箱子,是归国时的所有行李。彼时,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尚未成立,良好的学科基础到了迸发时节。那段日子,只有在病房与实验室,才能找得到邵医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逢春季竞标,他连续数个春节泡在实验室里,一心埋头撰写标书,饿了吃方便面、困了睡沙发,每晚睡眠最多4小时。

  外人看来无法坚持的苦,邵医生并不介意。“我爱医学,只因兴趣。”他淡然地说,“我没什么其他兴趣爱好;如果真要说有,那么看书、做实验就算是兴趣吧。”

  积蓄力量,只待爆发一刻。历经整整5年初创拼搏,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正式成立;2002年,曾经仅有3间实验室的科室,成长为上海市乳腺癌临床医学中心,当年手术量达千余例;2010年,科室由1个病区扩增至3个病区;2015年,早已是全国知名科室的乳腺外科,实现管理结构改革,通过提升效率,让更多乳腺癌患者实现了早诊、早治。

徘徊在满足与无奈间

  理性又清冷,邵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迥异于温柔的内科医生。

  “从检查与病史看来,我确定您没有问题;但您如还不相信我的结论,我也没有办法。”邵医生的问诊态度,颇具个人风格。他直言:真的没有时间,这么多患者排队看病,为确保都能看到,实在做不到每名患者逐个聊天。然而,这并不影响众多患者心中“邵医生”的魅力指数。他用果敢与负责,令患者信服。

  胡织初老师,是邵医生的老患者。10年前,胡女士因疑似乳腺癌慕名求诊、入院治疗,也有其他医院医生提出,病情尚不明朗、或可拖一拖。邵志敏果断作抉择——从患者的年龄来看,现在开刀是最佳时机。“邵医生是值得信任的好医生,他话不多,却句句都解释得清爽。”胡老师回忆,“每个清早,7点不到,我的眼睛才刚睁开,病区里已听到邵医生声音;他对每位患者一一仔细询问、查房、研究方案,即便是患者的私事,能做到也尽量帮忙。如此严谨、认真,是真正的学者型医生。”

  此后的10年里,胡老师作为邵医生的患者,常会出席医患活动。别人口中严肃的邵医生,在她心中却丝毫没架子,每每见到老患者,他会站起问好、关切地询问病情,“这些细节,感动着我。好医生的一诺千金,值得病家敬佩!”

  “高冷”如邵医生,内心亦有波澜。他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当医生,情绪永远在自我满足与无奈挣扎间徘徊。能救治的,满足感爆棚;无能为力的,难掩沮丧与失落。

  年轻姑娘被诊断为乳腺癌,一家子陷入绝望。看着年迈父母哭得干涸的双眼、姑娘日渐枯萎的面容,邵医生暗下决心,“尽我所能,让这一家快乐起来。”手术很成功,姑娘气色渐好,犹如重新浇灌的花朵再度绽放。可当眼前的患者,各种治疗均不适用;抑或只要用药就见效,但囿于经济实力,最终作罢时,他也会惆怅许久,“医生做不到万能,我只能做到尽心尽力、无愧于心。”

  冷峻的外表下,是诚挚的医者之心。近5年,他每年都为科室设定一件实事,力求让更多乳腺癌患者从中受益。乳房对女性的意义,不言而喻。50岁的女性、与30岁的女性,失去乳房后心理变化大不一样。在为她们解除病痛之时,如有能力,更应改善生活质量。邵医生介绍,今年的实事是“为每名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整形手术”,未来年龄线还将延迟至40岁,借此,让更多女性享受本该属于她们的明媚生活。

“威名”背后深藏师者爱

  只听闻,他是严格、甚至有点儿冷酷的老师:学生的每篇论文,细节角落都要仔细斟酌;学生的每次答辩,从内容章节、到语音语调、表达传播,均有缜密讲究。直至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采访他的弟子,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

  学术上,他异常严谨;对弟子的成长,他甘于做肩膀、搭平台。乳腺外科余科达副主任医师,感念导师提供的一次次机会,为自己成长带来极好契机。将眼光瞄向国际最前沿科研领域,邵医生嘴上说的是,“你们年轻,没有资本放松;现在不拼,更待何时?!”手头做的是,介绍学生参加高水准学术交流论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出国进修机会……

  “这没什么,当年沈医生如此待我;而今,我如此待学生。”他一句带过,轻描淡写。

  导师“威名”在外,余科达说,“如果你准备不充分,那么会心虚,就会害怕邵老师;每个间歇,他都可能问及你对临床诊治的理解、对科研探究的见地。”但是,学生们一致认为:邵老师是公平而开放的“大牛”医生,“只要你有能力与他站在同样的对话平台,他会尊重你的想法、甚至采纳你的意见。”

  优秀的学科人才传统,为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储备了济济人才。“人品至关重要,做一位简单的人,方可做好一位纯粹的医生。”这是邵志敏挑选学生的标准,更是他从医的准则。


  每早6时半抵达医院、开始查房,每周开40台左右手术,晚上9点准时睡觉,凌晨3时半起床改论文、做研究……邵医生曾经通宵熬夜的“生物钟”,而今略经调整;多年来,他谢绝所有应酬与不必要的活动,保持“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

  他说,“廿年前,我不曾预料到乳腺外科能做成今日这样;同样地,我亦无法想象,廿年后又将会是怎样。脚踏实地为患者做点事、努力建成国际乳腺中心,这是眼下我与团队能努力实现的目标。”

记者手记

  邵医生不愿谈私事、不擅长煽情、更不屑多讲故事。外科医生干练利落的思维模式,于临床科研是绝佳好事;对新闻采访,却是“致命伤”。

  记者有幸于11年前专访过邵医生。当年“少壮名医”成为今日“权威大牛”,他依然简单、纯粹、执着。他不喜欢提“陈年烂谷子”事,过往成绩都要经过记者检索才能找到;他也不爱说自己多辛苦,只是反复强调,兴趣是最大原动力……只有提及研究、治疗等专业名词时,他的眼神会放光。

  “小时候,上海人家家长都说,读书好的孩子就去学医吧!”邵医生坦言,自己读医本是“父母之命”;却不曾想真正找到了兴趣所在。他的工作与生活,在外人看来似乎枯燥、无趣,自己却痴迷得无法自拔。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邵医生的品格在当下浮躁社会尤为可贵。这份纯粹,成就了他在医学领域的高度,更让无数患者打心眼里崇拜他、敬仰他,报以病家对医者最珍贵的信任,视为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