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里的故事:一位老人和一头牛对话了10年

 难忘黑土情 2016-04-07

一座破屋、不能挡风遮雨,一座大山,听得见回响却无人应答。一个老人与一头牛,如同鲁滨逊的生活,这是大山里又一个故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当你老了 李健 - 我是歌手第三季 第8期





一座老屋,在风雨中飘摇







老房子见多了,但眼前的老房子没有关门,也没有人,加之摇摇欲坠的瓦和梁,破旧不堪的内饰,木桩因为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开始腐烂,木板上也长满了青苔,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间被人遗弃破屋。这里还能住吗?


正门没有上锁,村支书给我们推开房门说:“这就是他的客厅,由于只有一个人,所以没什么讲究”,不解释还以为这是牛圈,让我们惊讶的是屋顶上这么多的洞,要是下雨了怎么办?很难想像这是一个老人住的地方。本来想进入卧室看看究竟,但主人不在,不好擅自闯入。






深山寻人







看主人不在,村支书带领我们上山寻找。山这么大,一路上荒草丛生,根本看不清哪里是路。村支书在前面却走得很快,据村支书说,10年前这里都是大路,后来村里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大路都长了草看不到路了。老村长说,应该不远,他就那么几个地,只是路难走。一路上我们披荆斩棘,跟着老村长认识了不少的山里的药材。



突然,老村支书说:“牛!那是他的牛!找到牛了,他应该就在附近了”。






深山里孤单的身影







如村支书所料,在一片红薯地里一个瘦弱的身影正在埋头在挖红薯,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找的人。



他叫陈平德,今年65岁,家住酉阳县铜鼓乡李阳村。30年前因为家中贫困,老婆没有治疗疾病而离去。自己一个人养大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长期在外打工,儿子离开15年未回……

村支书跟老陈打了个招呼,递过一只烟,说明来意。本想简单问两句,没想到几句话勾起了老人的伤心事。


看到老人神情黯淡了下去,我们马上转移了话题,问今年的收成如何?一天都忙什么?

他说:“现在就一头牛和两头猪。挖红薯,自己吃一点,其余的都是喂它们了……”聊了几句,老人又忙着去挖红薯,说赶在天黑前,要把这块地挖完。



老人的手上沾满了泥土,黝黑瘦弱的手臂似乎能看见凸起的青筋与骨头。动作非常快,一锄头下去,一拉一提一抖,简单几个动作就把红薯从土里抛出来了。动作麻利得一点都不像一个65岁的老人。



很快一背篼的红薯挖完了,加上红薯藤,这一背篼应该有100斤左右。虽然老人身体还算健康,但看得出背起来还是略显吃力。现在他要找个地方先把背篼放下,要去牵牛。



在村支书的提醒下有意的看看这位老人头上的那顶帽子,如村支书所说,这顶帽子比本山大叔的帽子还要让人印象深刻,带了20年,也每个讲究。老人自己也打趣的说:“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了,就挡个风而已”。他放下背篓,要去牵牛了。







老黄牛是他唯一的牵挂






在与陈平德的接触中,我们感觉他还是很乐观,对生活很积极,或许现在身体状况还好,每天有忙不完的事——一头牛,两条猪就够他忙活了。村支书说:“平常村里没有人,他喜欢对牛说话。十多年来,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开始只是觉得有趣,不一会儿老人把牛牵过来了,一边走一边自然的与牛交谈起来:


“今天吃饱了没有?我晚上回去很忙,要弄猪食没空管你,你今天听话就该吃饱。我那两头猪,一天没吃的了,我的饭也还没有做……”



一路上老人要背100斤左右的红薯,还要牵牛,牛看到新鲜的红薯叶子,就要过来吃。老人又开始不停地念叨了:


“让你听话,在山上吃饱,现在又过来抢吃的,这不是给你的,这是给家里两头猪的……”


好好说话没有用,老人改变了策略,让牛走前面,自己走后面,牛乖乖地听话走在前面了。





孤灯影单,冷暖谁知?






晚上再次走进陈平德的家里,这里的生活简陋得让我们震惊。昏暗的灯光下,老人土炕上支起一口小锅,锅里是一些土豆、茄子混合在一起,这就是老人辛苦一天的晚餐,简单的热一热,吃的饭也是今天早上剩下的。


看到桶里浑浊的水,村支书说:“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问题,现在虽然有通了自来水,但仍然需要看天吃饭,自来水是通过蓄水池放下来的,只能依靠雨天蓄水”。



走进老人的卧室,眼前的景象很难不触动。这里散发着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床单和被子估计是多年没有洗过。


这里随处可以看到的蛛丝网,这里更像是老鼠的乐园,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独自生活15年是怎样度过的?


看到这样的情况,想起杨绛说过一句话,“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这世态的真相,老人目睹着经历着,却又以自己的方式乐观面对,积极地生活着。


老人说,他一次煮一天或者几天的饭,平常很忙,回来热热就吃了。每天的日常,基本上就是解决一头牛和两头猪吃饭的问题,还有就是自己吃饭的问题,也没什么别的想法,有什么就对自家的牛说说话。


在结束对陈平德的走访,刚走出门,突然下起了大雨。在这座千仓百孔的破旧老屋里的老人估计有得忙了,虽然我们没有再次走进去,但那样的场景我们能想像出来。


一路上,我们淋着雨,心里有几分悲凉。这座即将倾倒的老屋和这位孤独的老人一样,不知道它会在那一天会坍塌。老人现在唯有的寄托,就是家里的牲畜,或许牛对于陈平德来讲已经不单单是牲畜,更是精神上的伴侣,唯有听他倾诉的对象,即使牛从不懂回答,但哪怕有个聆听者,对于老人来讲已经足够。不知在多少的日夜里,陈平德老人情不自禁的和老黄牛谈起自己的以前,对于这样孤单的一个灵魂来讲,他每日倾诉的其实是说给自己过世的老伴听,说给在外的子女听……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有没有想过自己老的那一天的画面?


当我老了,

我希望自己能够健康,

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当我老了,

我希望我还能生活自理,

有时我会在阳光下晒太阳,

或在炉火旁打盹,微闭双眼。


当我老了,

耳聋、牙缺,头发白,

我希望腿脚还能有劲,想去哪儿能去哪儿,

能坚持走出去,拍拍照。

……


相关文章:

大山里的故事: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来看我?

大山里的故事 :有种孤独叫绝望


联系我们

老狼微信:pcw-laolang

狼族论坛:ilaolang.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