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雕塑拍卖价格比梵高作品还要贵,还成功与他的作品登上过100瑞士法郎正面

 板桥胡同37号 2016-04-08


| 生活·艺术·家 |

极致生活方式的发现者


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Alberto Giacometti)



贾科梅蒂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1901年10月10日生于博尼奥,

他是瑞士超现实与存在主义雕塑大师,

早年画过素描和油画,

但成就最大的是雕刻。




贾科梅蒂的第一件雕塑作品诞生于1914年,

1919年他在日内瓦工艺美术学校读书,

1920-1922年在意大利期间学习意大利绘画,

也是在这个时候,

他开始对古代艺术的稳固性发生兴趣。



1922年他移居巴黎,

成为了雕塑家布德尔的学生,

在这个期间他有个最大的爱好,

就是在当地的博物馆

写生波斯湾沿岸古国及埃及的雕塑

和临摹中世纪的肖像画。




1930年他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

成为此派代表性的雕塑家。




1934年在贾科梅蒂33岁的时候,

超现实艺术家们将贾科梅蒂

创作理念的改变视为一种背弃,

并召开了一个会议,

指责他对超现实主张的不忠,

贾科梅蒂随后走出会议室,

从此离开了布鲁东所属的超现实团体。




1935年他脱离超现实主义派,

回到画室重头开始面对眼前实物写生。




在此期间他专心画人物头像和苹果,

且曾有人嘲笑他:

“一个头像、一个苹果,

谁不知道是什么?'

但贾科梅蒂根本不在乎,

他知道他画的并非视觉上的东西,

而是一种知性、概念。



贾科梅蒂的雕塑、绘画及素描,

都源于他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观点,

反映出20世纪人类的软弱与不堪一击。




贾科梅蒂曾表示:

“人为什么要画,要雕塑呢?

那是出于一种驾驭事物的需要,

而唯有经由了解才能驾驭。”




他被誉为现代主义精神的化身,

其中他创作的《行走的人》等艺术形象,

因对战后人类心理

和20世纪人文精神的刻画,

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不朽名作。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行走的人  1960


余德耀美术馆创办人余德耀先生

曾在谈及贾科梅蒂《行走的人》时说:

“他似乎在前行,对抗所有的不幸,

无所畏惧,迈向未知的领域……

贾科梅蒂《行走的人》传达给我的

正是这行动中广阔的自由。”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迭戈之头  1954


曾有人说他的世界中只有瘦子,

他却这样回答:

“人的真实只能在其存在的空间中才能显现。

任何东西只是一种显现,

真实永远隐显于实存与虚无之间;

对有限事物的真实、

绝对的追寻是无限的。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高个女人  四  1960


“因此,真实的追寻并不在于求得精确,

而在于试着理解究竟看到了什么,

并把看到的如其所是地描绘下来。”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黑色的安妮特  1962


1938年贾科梅蒂因一次偶然事故卧病医院,

贾科梅蒂对艺术进行了更深的思索。

二战期间,

他留在日内瓦开始根据记忆创作,

在其奥妙的人物和半身像中

发展一种独具特征的风格。




战后他在巴黎继续用这种风格创作,

其具象的雕塑、绘画中出现的形同鬼魅的、

拉伸延长的形体仿佛是

饱受战争折磨的新欧洲'人道主义'的象征。




贾科梅蒂曾对前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说:

“在‘布满历尽劫难的创伤’般

瘦弱的雕塑外表下,

其实掩饰的是那种人类工业社会带来的

深深的悲观及焦虑感”。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鼻子  1947


他那瘦弱的雕塑形象

正如著名剧作家、哲学家萨特所言:

“他们是饱受战争折磨的

新欧洲人民形象的尘沙缩影,

贾科梅蒂以寓言的方式

表达了深切的孤独感、

现代人的焦虑和

被剥夺了的传统的慰藉。”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三个行走的男人  1948



雨中的贾科梅蒂


作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代言人之一,

贾科梅蒂深刻影响了战后现代艺术的发展,

启发过众多东西方艺术家,

因此被公认为“艺术家中的艺术家”。




贾科梅蒂不仅与他的作品

登上过100瑞士法郎正面。




是近十年多次

世界拍卖最高纪录的创造者。


2014年11月4日晚,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备受瞩目的梵高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以6176.5万美金(含佣金)被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拍下,但同场,贾科梅蒂的青铜雕塑《双轮战车》以6.2亿元天价落槌。


2010年,他的代表作《行走的人I》在苏富比拍出1.04亿美元。


2013年,佳士得与苏富比两大拍卖行为他打起了“贾科梅蒂大战”,最终苏富比以贾科梅蒂1954年雕塑作品《迭戈之头》拍出逾5000万美元取胜。


2015年,他的《指示者》在佳士得拍出1.41亿美元,打破了2010年《行走的人I》所创下的世界纪录。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双轮战车  1950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指示者  1947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凝视的头像  1929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工作室的雕塑(九) 《无尽的巴黎》100号版 巴黎特里亚德出版社  1969


“在广大而复杂的社会、

政治、建筑结构中,

每个人都被同一化,

生存于心理孤绝的状态中。

而我的使命就是将他纯粹地展示出来。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杆子上的头像  1947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斜卧的做梦女人  1929


贾科梅蒂的雕塑孤瘦、单薄、高贵

及拥有颤动的诗意气质,

处处可见他苦心与才情。




无尽地去追寻有限的事物:

“奇遇,大的奇遇,在于每一天,

从同一张面孔上看到

某种不曾认识的东西出现,

这比所有的环球旅行都要伟大”。


图片源自Google,艺非凡编辑整理

- END -

转载须知

个人转发至朋友圈无需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