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漠里的捕鱼人:塔里木河畔的罗布人村寨

 gudian386 2016-04-08

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沙漠连绵起伏,茫茫无边,汹涌澎湃,看大漠风光,听驼铃遗韵,悠悠情怀,令人心旷神怡。

简单而富足的生活,让这里的人们固守家园。心满意足而长久不探外界,他们千年如一日,用胡杨作舟,以曲木为罐,劈梭梭为柴,插芦苇为室,借胡杨树洞中的黄水浆洗衣服,削红柳修枝做成鱼叉,过着“绿色”的生活。他们很少向外界展示自己,所以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后来有人迷失在沙漠里,亲眼见到了那些“以葛为裳,集裘为衣”的打鱼人,于是就展开了无穷的想象力。演绎出了许多富于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吸引了无数人盘桓于沙漠,寻找梦中的伊甸园,然而,许多人不是成为了狼的猎物,就成了千古不朽的木乃伊。

他们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罗布人。

在塔里木河下游被风沙淤塞,于沣梨国改道南流,使楼兰失去了灌溉用水,草木枯死,鱼儿也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罗布人不得不溯流而上寻找“阿不旦”(就是水草美的地方)。也就在这时,他们开始与外界交往,进入了“刀耕火种”的新时代。数千年时间足以发生太多沧海桑田的变化,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古国已是“沙碛两千里,国久空旷,城池荒芜”,最终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古道,黄沙满途。干旱断绝了绿色,风沙掩埋了文明,唯一没有消失且繁衍至今的就只有罗布人了。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长寿是罗布人的一大特点,由于他们世居于较为偏僻的罗布泊地区,远离环境污染,百岁老人甚多。虽然老态,但是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楚,性情乐观、豁达、豪放,仍可闻乐起舞,纵情歌唱。

随着一批又一批探险家和旅游者的到来,这里发生了巨大转变。很显然,如今的罗布人几乎完全脱离了祖先的生活轨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些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就会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却在现代文明的旋律中走向了富强。

罗布人村寨景区以罗布文化为灵魂,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综合资源开发为目标,以民俗文化、探险旅游为特色,是一个集沙漠、胡杨、河流、湖泊于一体,自然景色各异,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区。若你对这沙漠里的传奇文化感兴趣,不妨来此感受一下。

游走攻略:罗布人村寨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宜驱车前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