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

 寒器 2016-04-08

这是〖星球漫游〗第六十四篇原创内容——爱摄影工社出品

******

》》》沈绮颖《《《

VII图片社常驻北京的摄影师。

作为第四代海外华侨,绮颖出生和成长在新加坡。她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完成了历史和国际关系学位。

2010年,她在纽约大学被马格南基金会授予“摄影与人权”奖学金。

2013年,沈绮颖关于中国的金矿矿工的个人专题,最终入选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奖。同年被《图片地区新闻》评选为顶尖30位摄影新锐摄影师。

2014年,入选《英国摄影期刊》2014年度值得关注的摄影师名单。

她专注于地区性社会事件,并且自从2011年转为自由摄影师,先后为《时代》、《纽约时报》、《纽约客》、《国家地理》、《法国世界报》、《新闻周刊》、《VOGUE美国》、《GQ法国》、《金融时报杂志》、《纽约时报星期日杂志》和《亮点》等媒体拍摄专题图片报道以及多媒体视频拍摄任务。

她的作品也被巴黎和纽约的艺术画廊、拍卖行、基金会展出和收藏。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摄影:沈绮颖(Sim Chi Yin / VII);光圈 f/11,快门1/800s,ISO100;相机:A7M2,镜头:Summicron 50/2

她是一位年轻的“老派”摄影师,是一个用尼康F3和徕卡M很多年,超喜欢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摄影师。“纯粹”是她评价一个拍摄行为的标准。现在,她使用两台很小巧、很有手感的数码相机进行工作。她喜欢微单是因为“我可以用任何我喜欢的镜头,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她就是VII图片社的报道摄影师沈绮颖。

*****

一、赵嘉对话沈琦颖——微单与纪实摄影

1)给相机取名字的摄影师——沈琦颖老师的常用配置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摄影:沈绮颖(Sim Chi Yin / VII);光圈 f/8,快门1/64s,ISO320;相机:A7,镜头: 蔡司ZM 25/2.8

赵嘉:使用索尼A7系列之前,你用过什么器材?

沈绮颖:我的第一台相机是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是我妈妈的一台佳能EOS胶片相机,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摄影。上完高中,我就申请到新加坡最大的英文报《海峡时报》当实习生,他们给了我一台很老的尼康F3,像砖头一样。当时同事们都用F4。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尼康F3

《海峡时报》有20多个摄影师,他们都很资深,看到一个18岁的女孩来做摄影师,他们也很热情。下班后他们就会给我马格南的各种画册去看、去研究。有一个菲律宾的摄影师叫作George Gascon,我们都称他为“阿公”,他教了我们一代新加坡摄影师,对我这一代摄影师特别重要。他有一个徕卡M2,借了我好几个月。我第一次去俄罗斯、第一次去塞浦路斯,都是拿着他的M2。我觉得我拍得最好的一些图片,就是很纯粹的图片,都是用胶卷拍的。

我买的第一台相机是尼康FM2,第二台是徕卡M4-P。徕卡是在英国上了几年学以后,存了一些奖学金买的,那台相机我现在还保留着。我一直就比较喜欢这种小巧的、很有手感的相机,因为我是这样长大的。我上大学四年,回去上班,都还一直用着FM2,也没有卖掉。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在胶片时代,尼康FM2与徕卡M4-P都以坚固耐用、价格适中而得到许多职业摄影师的青睐,时至今日你依然可以在二手市场当中很容易地找到这两款机型

我都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买数码相机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应该是佳能的单反,我对于这类大型的单反相机特别没有感觉,所以买的是什么相机我都不太记得了。而我的M4-P和FM2我都会给它们取名字,就像是家人一样。我的徕卡相机是有名字的,它是一个“爱尔兰人”。我当时着迷爱尔兰电影,所以就给它取了爱尔兰名字。

刚开始拍数码照片的时候,我特别没有感觉。之前,推出M4/3相机的时候我对无反相机不感兴趣,因为一直都不是全画幅。有一个同事,他借给了我奥林巴斯 OM-D,当时我也用了几个星期,并考虑是不是要用它。因为我需要一台小巧的相机,使用频率会比大机器多。但是我不太满意,能看到那种(画质)被压缩的感觉,所以后来就没有买。我也忘了是怎么对索尼感兴趣的,后来知道索尼出了全画幅的小相机,就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然后有同事先买了一台RX1,就借来玩了一下,觉得可以用这个。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索尼RX1R

赵嘉:摄影师之间相互借相机看来是有传统的。

沈绮颖:对呀。A7好像是新加坡的摄影师朋友们开始先用的,用了觉得还不错,所以我也买了一台,后续我就是RX1和A7这两台机器一起在用。刚开始用A7的时候我还觉得有一些问题,因为当时用的是很老的徕卡镜头。我觉得它的焦点有点不准了,很多照片都很模糊,后来我买了一个徕卡新款的50mm标头,用在A7上就好起来了。我真正开始用索尼A7和RX1R,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买了大概有两年时间了。头几个月还是一半佳能、一半索尼,没有真的一下就全用索尼拍。现在佳能我就基本没有拿起来过,除非是要我去拍体育题材。

2015年4月,我换了一台A7M2。我现在基本上所有工作都在用这两台机器,拍个人的、拍委托的工作,而且是给一些大的杂志或者报纸拍活。没有图片编辑问我:你这照片是什么相机拍的。我刚用的时候,一个美国的摄影师会问我:“你用那么小的相机拍东西,你的图片编辑不会问你吗?”从来没有编辑问过我,我觉得图片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蔡司Batis 25mm F/2与蔡司Biogon 25mm F/2.8 ZM

赵嘉:你现在常用的是什么镜头?

沈绮颖:基本就是上面说的那几个,蔡司Batis 25mm F/2、蔡司Biogon 25mm F/2.8 ZM、徕卡Summicron 35mmF/2.0、徕卡Summicron 50mm F/2.0。尼康105mm和180mm用得少。

赵嘉:如果让你重新选择镜头,你会选择哪三支?

沈绮颖: 25mm、35mm、50mm吧,我基本上就是用这三支镜头。如果拍摄前知道不需要非常广的镜头,35mm和50mm的镜头就够了,我有时甚至就带RX1R出门。我还没有用过那个FE 55mm F/1.8的镜头,我的一个同事说比Summicron还好。有时候需要拍摄一些细节的照片的话,我也会带上尼康 105mm F/2.8 Micro-NIKKOR 镜头。

*****

2)“大即是好、长即是好”?——微单在纪实摄影中的优劣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摄影:沈绮颖(Sim Chi Yin / VII);光圈 f/8,快门1/200s,ISO320;相机:A7,蔡司ZM 25/2.8

沈绮颖:在中国有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大即是好、长即是好”。有人就是很喜欢大、喜欢长(的摄影器材)。好几次人家问我:“你没有大相机吗?不是拿那种白白的、长长的镜头的,才是好摄影师?”我说:“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比他们超前,好不好?!”

不仅在中国,有时候会有人这么问,在新加坡也是。有一个电视台要我拍一个纪录短片,我拿着我平时的相机。他说:“我们要拍你的工作照。”我说:“好。”我一个肩膀背A7,一个肩膀背RX1R。他还觉得不太好拍,不像专业摄影师,应该带再大一点的相机。

赵嘉:下次再有这种事情,我借一个哈苏给你?

沈绮颖:(笑)最后我只能一个肩膀背佳能,一个肩膀背索尼,然后他就接受了。

用索尼在中国拍纪实题材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不显眼。当然人家会“嫌弃”你,可是真正拍东西的时候是很不显眼的,我人也不显眼,机器也不显眼,那么拍起来就会顺利许多,大家就不把我当成是专业摄影师。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由于A7系列相机短法兰距的优势,A7可以转接绝大部分镜头,比如使用M口转接环转接徕卡M系列镜头

A7让我觉得很棒的原因是我可以用任何我喜欢的镜头,可以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不用局限于某一个品牌的镜头。我可以用以前老的徕卡、蔡司、尼康镜头。现在我主要用两支25mm的蔡司镜头:Batis 25mm F/2、ZM 25mm F/2;还有徕卡Summicron35mm F/2 、徕卡Summicron 50mm F/2;还有两支尼康手动镜头:105m、180mm,这是我以前买FM2时候用的镜头,都20多年了,不过我也愿意更多去尝试自动对焦镜头。

女孩子本来就没有那么强壮,所以对我来说,不损失画质,换成体积和重量小一点的设备是一件好事。不过,我觉得A7相机可能没有佳能这么可以对抗脏乱差的环境。

独家|用最好的镜头去拍东西——摄影师沈绮颖与纪实摄影

▲使用双电池手柄的索尼A7相机

赵嘉:但是我几次在高海拔,直到5,700m的地方用都没问题,零下20多摄氏度也都没问题。A7R和A7RM2都没有问题。有时候屏幕两边会显示暗条,因为LCD液晶屏是没那么抗冷的,但拍的照片没问题。另外,电池会飞快地没电,可能你只能拍几十张,然后把电池拔下来换一个新电池,那块没电的放兜里,过一会儿它又有电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都带双电池手柄。

你觉得A7系列最让你不能接受的缺点有哪些?

沈绮颖:我没有觉得有很大的缺点,电池当然没有佳能的耐用,可是我觉得还能接受。主要是拍视频的时候,电池很快就用完了。

赵嘉:你未来会完全用无反相机来工作吗?

沈绮颖:我现在基本上都用索尼微单相机来完成工作,这一年只有一两次用了佳能的单反相机,重量对我来说是大问题。我右膝盖磨损厉害,这些问题都是我要考虑的,所以我还是要减轻重量。画质上我觉得(微单和单反)没有差别,而且我又可以用我喜欢的镜头,拍起来也比较有感觉。

****

-感谢收看-

上期回顾:旅行摄影师张千里:我爱最用与最推荐的相机

下期预告:对话谢墨老师聊聊微单与艺术摄影那些事

完整内容,请关注《A:微单崛起》

即将发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