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力红对谈导演组 | 上工守神 传道而承术

 为什么73 2016-04-08

刘力红对谈导演组 | 上工守神 传道而承术

原创 2016-04-08 纪录中医 纪录中医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刘力红教授
广西首位中医博士,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病症。著有专著《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


刘力红教授是我们纪录片《千年国医》摄制组的资深顾问,我们曾经就拍摄中医的诸多问题与他进行过多次交流,刘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们将与刘老师讨论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

永远绕不过的“传承”问题



刘力红教授

实际上我们中医这几十年出现的问题,是传承出现了问题。我当时写《思考中医》时的情况是那样,现在其实比当时更糟糕。从传承的角度讲,还有传承能力和传承精神的人慢慢地走掉。传统教育不像现代的科学体系,传统的东西要教授,要有能教的人和所教的人。十多年过去,很多能教的人已经走了,下面就很难办。教育的问题是百年树人,意识到的时候再掉头很难。学问需要沉下去,更重要的是,二十年前的医院虽然中医元素少,但是西医也没那么强,现在西医很强了,所以这个事情很难。

形式是很容易学到的,但是师徒是需要默契的。师父是开放的,弟子也需要是开放的。现在是拉郎配,至少比没有好。传承,实际上古人说得很清楚,口传,还有心授,师徒之间没有障碍,是心与心之间的流淌,现在很难做到。所以为什么古人要拜师呢?真正的东西一定是心授的,更深层的东西不好说,这和佛教的体系也相通。 

总导演周兵

我们在调研拍摄的过程中,看到中医药标准化的东西是有的,但是我认为出现高手就很难。像东阿阿胶将七十年代老师傅制药的流程标准化,输入电脑,很现代化。这是未来中药炮制的一个方式,我认可这种方式,在需求上和品质上,但是高价的阿胶还是纯手工的古法制作。古法我们也可以拍摄,但是关键的点是不让看的。


摄制组拍摄制作阿胶,冬至取水


总制片人黎明

学校体系化的方式是否能真正解决中医传承问题?另外据我了解在广州中医院,硬件设施接受现代医疗设备,但医生在最后下诊断的时候,是站在中医角度,而这也是各地中医院的主流,让人很难理解。


刘力红教授

现在很多中医院有主观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就是无奈,他们不这样做就难以运营下去。医疗体系我一直认为有问题,是浅显的问题。医疗本身不应该放在市场和商业上去,如果放在这个上面,中医是最赚钱的。因为市场要求标准化,治好病是标准。按照这样讲,产品一样,利润何来?成本越少利润越大。现在不一样,投入的成本越大,利润也越大,是一个畸形的发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中医不足以以能力自信,只能依赖西医,实际上受苦的是病人。从中医语境描述,病人他们不理解,从西医角度去解释,他们更相信这些指标,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我的认识就是中医要反思教育上的混淆,有些技法传承不需要复杂,会原则,很快能培养出来。技法要训练,但是医道方面,你是钢怎么也打不出金子但是现在把技法传承和医道传承混合,培养出来的就是歪歪斜斜的人。太多人毕业后看不了病,没有思路。

现在的书院是医道传承,是有文化的底蕴,有担当精神,有大医的情怀。学制是一年,在这一年中不断地淘汰。第二个阶段才谈术的层面。比如针灸将来就是培养几个月就不错,以后就是小医馆,一条龙,这方面是不需要太长时间的,但是医道的传承不是一般人来做的。现在很多都混淆了这两者,道和术的层面。有人学五年没感觉,有人三个月就学会。


关于针灸,以及五行针灸



刘力红教授

我去年才学针,我参与迎请进来五行针灸。诺娜是大师,快要八十岁。她感到这一生就是为五行针灸而来。边学习边实践,一年后给我写了这个过程、框架、因缘,我很受感动,请她来讲五行针灸。讲了一周,实际上是感染了很多学生。五行针灸很美,作用很神秘,是心性上的考量。坚持传承的人是不多的,纯正的很少,老人家来了七八次了,很难得。美国马里兰州有个专门的学院是传授五行针灸的,我本来想请他们也来,但是他们实际上有了杂质。如果想拍,要抓紧时间拍诺娜。

(点击右侧链接查看——穿越千年的回归——诺娜与五行针灸

中医讲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五行,这个针灸根本在于,人体由五行组成,五行对应五脏,人的内因被其中的一行所主导,以我来讲,比如我是一个金行的人,一生的起伏是全方位,包括身心、命运的起伏,与之息息相关。主导强生命力就强,五行针灸会问你的层面,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捕捉人性是什么。所以这个理念很美,适合于层面高的人。诗人江河,曾经也每隔几个月就去扎针。 


摄制组采访诺娜

上官莺飞

五行针有三招:第一驱附体,俗话鬼上身;第二通任督;第三是背俞穴去压力。人体病症是心灵的呐喊。终极目标是心神,对人性的关怀、呵护。治疗的时候要通过谈话来了解病情。不是神通而是医理,进针就出针,针扎的是最少的。

法国巴黎的医学博士杜绵申,使用时空疗法,他用针灸。有个病人,女孩,一直扎针治不好,她就怀疑中医,但是西医也治不好。后来他打电话给病人说针灸之前有什么事情?病人想起细节受过刺激,他用子午流注罗盘算出女孩的流注的位置,对病症扎针,就治好了。 


刘力红教授

内经里对针的讲述——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如果你得到方法,病就如同扎了刺,拔出来就行,立竿见影的。现在不是,身上扎满了针,还要用一个月两个月,所以我一直没学。针应该是能立竿见影的。2015感动中国的孝子王锐,我们请他来演讲,他有飞蚊症,想治。我给他扎针,开始没效果,后来又扎就好了,立竿见影。

江西的晁东风,他跟随师父,他家本是世家,当时他在大学之前,头半年很折磨,揉面、扫地,一无是处,其实就是赶他走,但他一直坚持着,半年后留下。实际上揉面就是理解行针。



分集导演的疑问



分集导演范若雁

从黄帝时代或张仲景时代捋顺下来会涉及很多人物,目前把这些脉络中摘抄出重点人物,取舍问题是个挺困惑的事情。讲张仲景讲到《伤寒论》有专门的研究。
刘力红教授

《黄帝内经》有研究的更早,隋唐时期的杨上善、王冰的注解很全,王冰对于《黄帝内经素问》也是个重要人物。更多的人关注《素问》,因为素问更基础,你有大量的寻求支持的机会。

《伤寒论》可以寻访钱超尘。比如要选什么人物,张仲景肯定少不了,《伤寒论》中哪几个医家也是很明显的。版本上王叔和、孙思邈都是起到保存的作用,之前是秘传,到了宋代才有了国家官版,到后来才有了多家的注解。《伤寒论释义》——陈亦人,这是权威的著家,可供参考。 



分集导演马潇

望闻问切如何破题?目前三个方式:第一是经典著作;第二是和疾病相结合,中医如何诊断,如同侦探一样挖掘;第三就是围绕冲突性事件,用系列故事把中医最有特点的涵盖,中医与西医诊断的不同,比如思外揣内,六经辨证等思维方式。您觉得哪种比较好?相关的诊断有没有特别生动的案例?


刘力红教授

按照传统体系讲,确实有很多望诊很厉害的,望气,张仲景就是很明显的,野史里有一些牵涉到的,他与王粲的故事。我过去的师父李阳波听声音,就可以断病,至少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问,现代通俗的一些,但是问也是有技巧的,在一种状态下去做。我的很多学生会漏掉,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去讲,都是不同的。如果问不到点上很难,你的背景要干净。切,就是要训练,我师父光是脉诊就有两年的训练,我们现在才两个月能学什么。有些脉诊,一摸就知道结石多大。


但现在的脉诊我不稀罕,与中医分离。我不需要知道结石多大,做个彩超就行。你想要神秘感可以去做,我不需要。通过训练还是可以的。中医脉诊与治疗是一体的。我那时跟着师父赶集,师父没有执照,师父的两个编织袋装上草药,用绳子扎上赶班车。到了后,农民都有同样的动作,他的病症说对了,他就觉得你好,买你的药,草药一副药成本一毛钱,而卖掉是一块钱。


分集导演谢嵚

妇科儿科,中医系统是条隐线,钱乙、傅青主、宫廷女御医谈允贤有争议,您觉得意义大吗? 

刘力红教授
中医不分科,不提倡这样的方式。妇科确实有自己的特色,但这是每个中医所具备的能力。就看你如何去表达了。尤其现代妇科也有自己的意思在里面,太多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疾病,单独拿出来是为了影响传承,最终要回到自身上,所谓上医是治未病,内经里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今时之人半百而衰,也就是告诉健康是怎么来的。现在提出自助健康,圆满养生,以望为长。现在入秋,还穿着裙子,这样就容易生病。现在都是空调屋,膝关节是金之府,女子主金,所以疾病是自己找的。你们拍中医首先要调试自己,少熬夜。一日不眠,百日不复。

 


分集导演Hugh(澳大利亚籍)

 西方研究一种药到底有无药性,他们发现安慰剂是很有效的,西医是从纯实验的角度来研究。我觉得中医有安慰剂的效果,我信仰你,你给我吃什么我都能好。西方没有气、五行、太极等等,但是中医在西方发展也很好,他们也感觉到有效。最有兴趣的就是气,在西方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我感觉中医是很神秘的。人物很中国化,古代人物传说等等,外国人写作比较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央视想听当下的故事,要加一些当代故事进去,比如医患、医闹等等。想在纪录片里多插一些古代与现代的对应。古代有很多大医精诚的故事,而当下医患问题很多。


刘力红教授

中医讲上工守神,下工守形。信心成分一定有,这是没有办法超越的,信则灵,信与不信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人不是机器,心理的作用是很大的。



总导演周兵

我们一开始就有理性分析,不神秘化、玄学化。有三个素材来源,第一,官方颁布的经典、权威人士写的经典、公认的人物,第二,地上文物的考古和遗迹,五千年前的药罐,古针、金针等等,这是佐证。第三,就是当代的人物,通过当代人物的纪录展示给观众,中医不好的人和好的人,当代人物的行为和观点。然后就是坐在电视机前对中医有市场需求的患者,为什么有妇科儿科这一集。太多的女孩有肝郁,男孩的肾有问题,当下最大的中医市场。小孩发烧,典型故事就是年轻父母的焦虑,半夜去儿童医院。有哪些中医的方法,中医的千变万化。这些案例千万母亲会看,一个方法出去能救很多人。不想把中医做得神秘。



 

 


关于这篇文章想要参与讨论可以点击“写留言”也可以加入“纪录中医讨论群”哦!
不过因为我们的讨论群太过火爆,早就不能直接扫码进入了,长按上方二维码加好友并注明来意,成为好友后将亲自邀您进群~(因腾讯政策,进群的微信号须绑定过银行卡)
纪录中医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微信号:jilu-zhongyi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