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正道】《论语》开篇:道尽了君子修为之道

 清河堂主人 2016-04-0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 《论语》的开篇。这里,孔子一开始便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尽了修习国学与人格培养的真谛,却完全不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所讲的那样。


这里面我们可以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学、习、朋、人不知、君子

学——接受新知,领会、达到理解;

习——演练、实践,达到掌握;

朋——本意是同学、师兄弟;

人不知——内修、内省,善于在反思中学习感悟;

君子——修为的目标。

什么是君子?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德——德配天地:德为学之首

智——智达四海:智为学之核

勇——勇立乾坤:勇为学之行。

三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

——无知无勇难立德

——无德无勇非大智

——无德无知为愚莽

当前教育,我们过度偏重知识的学习。没有了德与勇的知识,最终只能是一种追名逐利的工具,难以成就大智人生。

德,在充满名利的追逐中被人冷落,现有的道德教育也似乎变成了一种空洞的说教;

勇——自宋明理学始,便被人为阉割。自宋以后,中华民族一步步失去了阳刚之气,军力衰微,列强入侵。即使是现在,当我们呼吁见义勇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勇的能力。失去了勇武之力,心中剩下的只有恐惧。——这也正是诸多暴力袭击而呆若木鸡、笨如绵羊现象的根本所在。

因此: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养浩然正气,修君子之道,是我们当下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按照论语告诉我们的真谛:这个正确的方法和路径,便是知行合一,文武兼修。


那么,合格的君子或者说健全的人格如何培养呢?其路径便是“学而时习之”,即知行合一。通过诵读经典、修习六艺,达到文通备备,终成内圣外王之终极目的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