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咬不烂,考场怎么办

 狸狸穆 2016-04-08
古诗咬不烂,考场怎么办
  尽管高考对古诗鉴赏只求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方面作浅易、概要的分析,“就诗论诗”,不涉及作品之外的高深问题。但是,诗歌语言反对直白,提倡幽微。加上同学们对它的兴趣和接触非常有限。因此,同学们临场常常遭遇两大得分障碍:读不懂诗,不会表达。
一、读不懂怎么办
1. 揣摩诗歌的题目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包含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观书有感》;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西宫春怨》;或表露神情,如《寻隐者不遇》:或托物言志,如《咏蝉》;或怀古咏史,如《石头城》等。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例如:刘桢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整首诗只言松而不言人,如果不在题目“赠从弟”上下功夫,很难把握其主旨。由题目明白了诗是赠堂弟的,才可能理解该诗托物言志,借咏松树来勉励堂弟保持节操的主旨。

2. 寻找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
  “诗言情”,情是诗的生命,是诗的灵魂。找到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就等于读懂了诗。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直接用感情词,如喜乐哀伤,忧悲愁思之类;二是用意象体现,如雁、明月、秋雨、落花等。两种方式又往往混用。
  例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两首诗中的“故园”“渺”“归思”“悠”“雁”“寒”“乡心”等关键词体现了诗人浓浓的乡愁情感。体现情感的关键词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歌主旨的另一条快速通道。

3. 挖掘考题提供的信息
  出卷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因此,考题本身就是理解的重要信息和难得的资源。
  例如:以下两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陈焕《梅花》)
  从考题题干“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中可以获取三个重要信息:①两首诗中“梅”的特征一样。②“这一特征是什么”间接告诉我们理解的关键。③“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间接告诉我们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些信息大大减小了理解及答题的难度。考题中的信息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歌主旨的又一条快速通道。
  此外,作者背景特点、诗歌注解也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二、不会表达怎么办
  表达是信息的输出活动,是理解的外化。临场要能顺畅表达,心中不仅要存货,而且还要会取货。

1. 搜索鉴赏的对应术语
  鉴赏术语内容庞杂,临场打开题目问题与对应术语的通道:如果鉴赏描写方式,就搜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如果鉴赏修辞手法,就搜索对我、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等;如果鉴赏内容主旨,就搜索托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如果鉴赏思想感情,就搜索哀怨忧愁、离愁别恨、激愤憎恶、怀乡思亲、壮志未酬等。

2. 运用规范的表达模式
  题干如果明确提出了鉴赏某种艺术手法,其答题内容只要在诗句中引出印证性内容,并分析说明。如鉴赏对比手法,表达模式为:诗中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什么;鉴赏情景交融,表达模式为:诗中写了何景,渲染了何气氛,寄托了何感情;鉴赏虚实结合,表达模式为:诗中何为虚景,何为实景,虚实结合有何作用;鉴赏衬托手法,表达模式为:用什么衬托(反衬)什么,突出了什么等等。题干中如果没有明确提出鉴赏某种手法,先准确找出来,然后同上。
  此外,还要活用一些答题格式:先观点后理由式、先分后总式、先总后分式,分点作答式等。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采取先观点后理由的格式答题:是写“游子思归乡”的。因为一、二句写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写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表现了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的愁苦之情。

3. 利用“三句到位法”
  对需要结合诗句分析赏析的考题,笔者根据近几年高考出题的特点及规律,总结出答题“三句到位法”,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心中明白却表达不出的困惑。“三句到位法”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句引诗释义,第二句指明特殊(包括艺术手法,词类活用等),第三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句到位法”的依据是:鉴赏不能脱离原诗,出题人拟题都要针对具有可考性的特殊现象,任何特殊现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主旨情感。
  例如: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利用“三句到位法”:(①引诗释义)诗人登楼“引望”,看到“野水”、“孤舟”、“荒村”、“断霭”等景物,想起家乡。(②指明特殊)触景生情,并在“沉思”中显然产生了自己就在故乡的错觉,可是一醒悟,发现自己却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前后感情急剧变化。(③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突出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忧国忧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地疾苦
  4.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思乡之情
  2.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边塞思乡之情
  4.闺中怀人之情
四、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五、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感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五种种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答题步骤:
  ①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答题步骤:
  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③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答题步骤:
  ①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
  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②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①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

四、炼字型:
   1.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是否同意。
   2.答题步骤:
  ①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①同意。“看”在诗中是指回望。
  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然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五、诗眼型:
   1.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答题步骤:
  ①解释词义。
  ②点名中心。
  ③是全诗的关键。(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②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启下。
  ③是全诗的关键。
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
考纲要求烂心间。
表达技巧和形象,
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
神游于古想联翩。
诵读咏叹兴会至,
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
押韵也使语序缠。
语言风格有特质,
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
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
主客相融滋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
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
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
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
直抒胸臆显爱憎。
更兼触景生情意,
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
尽吐块垒见真情。
侧陪正面静衬动,
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
虚实结合更鲜明。
双关互文兼对仗,
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
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
胸存类型不驳杂。
写景寄旨表不群,
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
思亲怀乡拟不差。
故道长亭别情重,
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
舒啸山水访道家。
咏史写人堪自比,
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
或欲建功或挞伐。
对号入座须谨慎,
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
读品思评四步法。
如今识尽个中味,
居高临下六分抓。

2016年高考倒计时61天!!你还有无限的可能性!!!波波老师春季网络班帮你突破2016高考语文2016语文高分战队等你加入!!!春季让你的语文飞起来!(所有网课有录播随时看,更有课件可以下载,手机ipad电脑均可观看。)

报名网址:www.buxike.com(“补习课”全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