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伟天英 2016-04-08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原是韩馥部将,之后效力于袁绍。与袁绍帐下大将颜良、文丑和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官渡之战中,张郃遭人嫉恨,被迫投降曹操。我们且看张郃是如何从“河北四庭柱”到“曹魏五良将”,实现华丽转身的。

一、屡出妙计,奈何袁绍不是明主

张郃的能力在曹操和袁绍那里都是公认的,但是再好的将军不遇明主也没有办法,偏偏张郃的主君就是那个志大才疏的袁绍

北方各个军阀势力割据多年后,终于迎来了北方双雄的较量。曹操与袁绍刚一交锋,由于兵力悬殊,吃了几场败仗。袁绍便有些得意忘形,认为曹操不足为虑。

但张郃不这么认为,并为袁绍谋划了可行的战略方针。他认为曹操不可小觑,袁绍不应该自恃兵多而与曹操正面拼杀,最好利用兵多的优势,派遣一支轻骑绕到曹操后方,使其腹背受敌,则大事可成。

可惜,袁绍太过自负,非要跟曹操正面对决。

袁绍太过自负,曹操可不是傻子,鬼点子多得很,你袁绍不去偷袭曹操后方,就别怪曹操来偷袭你的粮草了。

得到曹操偷袭乌巢的消息,张郃马上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劝说袁绍发兵救援乌巢,一旦乌巢失守,粮草尽失,主公的大业就要付诸东流了。这其实是一个头脑清晰,有点全局观的人都能做出的判断,可惜偏偏有人不这么做。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这个不这么做的人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郭图,绞尽脑汁想了一条“围魏救赵”的“妙计”。对袁绍说,我们应该趁机去进攻曹操的大营,到那时,乌巢之围便不救自解了。

此计乍听很妙,袁绍也同意了郭图的计划,派遣张郃和高览去攻打曹操的大营。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其实不然,首先,围魏救赵的是齐国,齐国和赵国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即使失败也不会危害到自己,而乌巢就不同了,一旦乌巢失守直接关系到袁绍军的安危。

其次,曹操不是那个魏王,他既然抓住了敌军的命脉,便不会轻易罢休。还有曹操的大营坚固,一时半会儿肯定攻不下来。这一点,张郃也早有预料。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最后,如果还寄希望于能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那么请记住你不是项羽,也不是韩信。

事实证明,由于郭图所谓的“妙计”,导致乌巢被劫,曹操大营也没攻下。袁绍军心已然涣散,兵败是迟早的事儿。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可怜郭图计策失败后仍不知悔改,竟将责任推给没有攻下曹操大营的张郃。最终将袁绍帐下仅有的大将张郃和高览拱手送给了曹操。

曹操能取得官渡之战的大胜,除了要感谢许攸之外,还真得感谢一下这位郭图。

二、有一种“败”不是败

曹操占据汉中之后,给了张郃一个艰巨的任务,率领五千士兵将巴郡、巴东和巴西三郡的人民迁到汉中。因为在冷兵器时代,人就是一种战争资源和战略储备。诸侯之间相互征伐,除了要占据重要的关隘外,抢夺人力资源也是重中之重。

就在张郃进行这个任务的时候,刘备看不下去了,给张飞拨了一万精锐,要把张郃赶走。看来“二张”之间,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那么,谁赢了呢?

从表面上看,是张飞赢了,利用兵力和地理优势赶走了张郃,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其实,张飞取胜是意料之中的,如果这都不胜,也太有损张三爷的威名了。

可是,问题来了,张郃败了么?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战争的成败不能单单以战场上的输赢作为评定,只要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就是胜利者。

张郃在正面战场是败了,但是他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按照曹操的计划,张郃不但在汉中与占尽优势的张飞相持了五十多天,还把汉中百姓全数内迁,给刘备留了一座空城。所以,恭喜张飞取胜的同时,不得不赞扬一下张郃的为将之道。

张郃是个不可多得的“智将”,十分清楚自己的战略目标,从不在乎一时的得失,一切只为最终的成败。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魏略》上记载,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时,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虽然,如果夏侯渊听到这句话非得气得活过来不可,但也确实从侧面表现出了张郃的卓越才能。

三、诸葛克星,舍郃其谁

许多人都对张郃的谋略不以为然,认为他就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这样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张郃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智将,在历史上是稍有的诸葛克星。

此时已经是公元228年,曹魏初期的猛将如张辽、曹仁、徐晃等等都已辞世,唯有张郃依然战斗在最前线。创业初期,需要更多的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到了后期,那些能够独挡一面的综合型战将就显得尤为重要。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这一年,诸葛亮毅然决定了挥师北伐,并且任命马谡据守街亭,同时魏帝曹叡任命张郃总督各路兵马抗拒诸葛亮的各路大军。张郃自己则率兵攻打战略要地街亭。

张郃看到马谡没有占据城池,而是依山扎寨。张郃心想,马谡为了占据有利地势却放弃了水源,那我就满足你。张郃也不急于攻打马谡,而是率军切断了马谡军的水源,围困马谡军。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果然,失去水源后,马谡军军心涣散,张郃才发动进攻,大败马谡。就这样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其败于马谡,更败于张郃。

过了一年,诸葛亮又一次兵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睿便准备派张郃率军去救援陈仓。张郃深知西线地形,陈仓易守难攻,认为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不久便会撤走。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果然不出张郃所料,诸葛亮攻陈仓不下,无功而返。

久在西线战场的张郃,不仅熟悉地形,更对诸葛亮的用兵手法也有一定的研究。孔明想要越过张郃的防线真的不容易。

四、战死沙场还是被借刀杀人?

张郃用兵善于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不是那种死命拼杀的猛将,却是能运筹帷幄的智将。就连诸葛亮等蜀国大将都十分忌惮张郃的才能。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就是这个令蜀国群臣忌惮的战将,却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军时,追击蜀军,不幸被飞矢射中而阵亡了,不免可惜。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司马懿借刀杀人。

因为《魏略》上说,不是张郃自愿去追击的,而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才造成了张郃战死沙场的后果。

张郃,被后人低估的良将是怎样实现华丽转身的

《魏晋春秋》中,也有几处张郃和司马懿关于对付诸葛亮而发生争执的记载,并且司马懿都因不听张郃的劝告而损兵折将。如果这些记载属实,那司马懿当真难逃借刀杀人的嫌疑。

不管怎样,张郃的才能都是值得肯定的!

小编评将:张郃虽是武将,却足智多谋,总能统观全局,实现大战略的胜利,不愧为当世名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