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归园田居》读陶渊明的清高品格

 江山携手 2016-04-08

旧课重读

从《归园田居》读陶渊明的清高品格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清高”,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清高的“清”,指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清高之“高”指孤高。“清高”之名自然会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头上。

不过,真正的清高,在古代诗人中往往是绝无仅有的。在金开诚先生看来,陶渊明是清高的样版,是纯正的清高。因为他不仅有清高之“实”,而且有清高之“名”。“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

“清高”谈起容易,要做到却很艰难。

回到《归园田居》这首诗中来,笔者觉得我们的学生可以读出其归隐之趣。请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隐的田园有色彩,有声音,何等恬静、优雅、空阔、朦胧。

可学生们不一定能读出陶渊明的清高。这样的“读”自然是不深入的,“清高”远比“归隐”重要。

我们现在就从诗中读读陶渊明的“清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无”的是适应世俗的情趣,“有”的是热爱自然的本性。这里的“韵”和“性”指的是人的品格和精神气质。

“清则明。”诗人陶渊明一开始就强调自己学不会,也不具备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事,他是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着一种内在的相通之处。

这里的“无”与“有”表明了诗人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是他对归隐前十多年的生活的反思与总结。

这里的“无”与“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埋下了伏笔,表露出诗人陶渊明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

这里的“无”与“有”是诗人陶渊明进入官场,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是主体: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无”的是什么,诗人陶渊明没有明说,由“拙”我们可以得知:“无”的是“巧”,有的是“拙”。具体地说,“无”的是世俗的虚伪机巧,“有”的是真诚拙愚。

这里的“无”与“有”,表明了诗人陶渊明不会追随世俗潮流的态度与行动,他要固守自己的节操。

从诗中呈现的田园景象,可以见出原始本真的特点,在诗人的心中蓄满了诗意。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这是写诗人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感受。

“无”的是“尘杂”,指的是没有官场上的乱糟糟的事,无虚伪客套与应酬;“有”的是“余闲”,有充分的时间劳作、读书、写诗。

这里的“无”与“有”是诗人在官场求而不得的生活方式和理想境界。

最后是结尾: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里没出现“无”与“有”,但透过诗意,我们仍能找到。这就是:无“樊笼”的禁铟与网罗,“有”返自然的自由,有回归本性的无穷快乐。

可以说,我们从《归园田居》中捕捉到“四无”与“四有”,就是诗人陶渊明“清高”的集中体现。

“清高”在陶渊明身上表现为一种高贵的境界,一种让人仰慕的风度。诗人的超然处世,不纠缠人世庸俗,蔑视官场卑鄙与醒龊,表现出的是坦然和淡然的修养;诗人陶渊明他认真反思,高远而清醒,他要固守志道,决不不媚俗,决不随波逐流,这是一种人生行为的高度自律与为人处世思想的高度自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清高”,就是陶渊明自律的操守。

读完《归园田居》,我们可让学生读读下面故事,以加深对陶渊明清高品格的理解与认识。

陶渊明四十一岁时,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