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耗时5年,荷兰人用艺术打造出全球最美地下道!

 板桥胡同37号 2016-04-09


| 生活·艺术·家 |

极致生活方式的发现者


地下通道,

除了卖唱、地摊,无家可归的人

还可以有艺术……




以大麻、郁金香、梵高、

伦勃朗、性都、克鲁伊夫

而闻名天下的荷兰,

这次用一条地下通道惊艳了整个世界。



Cuyperspassage

位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

一条连接着市区与IJ河水域的

全新骑行和人行隧道



地下道自2015年年底建成开放以来,

已成为荷兰又一标志性的建筑,

目前每天的人流量达到一万五千人。


这个隧道之所以惊艳世界,

是因为地道墙壁上采用了

八万块代尔夫特蓝瓷砖

以打造地道的荷兰壁画景象。



整幅壁画共由

46000 块蓝色墙砖构成,

壁画主题为17、18世纪的英荷战争



荷兰,这个仅4万多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

不仅在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历史上也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



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

1609年才彻底独立。

它的造船业极负盛名,

仅在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



荷兰取得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

利用西班牙衰落和

英国忙于内战之机垄断了世界贸易。


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


英国内战结束后,

恢复扩张路线,大力发展海军,

1651年立法禁止荷兰

参与英国海上贸易。


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正门


为了争夺北海到地中海的通道,

以及海上贸易主导权和殖民地,

英国和荷兰在17至18世纪

一共发动了四次战争。



前三次战争各有胜负,

法国的渔翁得利,

最后一次英荷大战

以英国获胜而告终,

继西班牙帝国之后,

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由此兴起。


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


这幅壁画在现代,

又再一次呈现了这一战争时期

波澜壮阔的海战场景。



壁画的原画是

18世纪鹿特丹瓷砖画家

 Cornelis Boumeester 

的两幅画作

《鹿特丹战舰》和《鲱鱼舰队》



该画原作现藏于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和梵高、伦勃朗享受同等待遇,

曾被大芬村画家广泛复制。



巨幅壁画使用了

13厘米见方的传统荷兰瓷砖,

一共采用了46000块墙砖

和33000块地砖。



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自2010年接受阿姆斯特丹

市政府委托以来,

一共耗时5年打造才得以完成。



瓷砖设计师irma boom

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

增加了海鸥、大大小小的商船、

翻腾的海浪等等细节。



隧道长110米,宽10米,高3米。

路面被设计为一分为二,

一侧是自行车专用道,

另一侧是人行专用道。



为了保证人行专用道的安全,

人行专用道的路面

明显地高于自行车道。



墙面采用釉面瓷砖精心装饰,

地面和天花也是明亮的白色瓷砖。

而另一半的自行车道色调较淡,


路面是黑色吸音沥青,

墙面和天花是深色金属格柵,

沿路配置的led指示灯强调速度。



在自行车道的墙面采用金属格柵

还可以防止有人

乱贴垃圾海报,传单,

以及在墙面上进行涂鸦。



在快要到火车站的一侧,

建筑师让画像消失在

一片深蓝色的抽象图案中。



自行车要进入车站,

需要减慢骑行速度。

这也从侧面体现了

荷兰“慢生活”以人为本的特点。



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

最好的骑车城市之一,

拥有令人轻松愉悦的自行车文化。



像阿姆斯特丹这样的大城市,

超过 7 成的市民都是骑车出行,

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专用道与停放点

便能一窥这个国度的骑行文化了。



自行车是他们的主流出行方式,

荷兰人行道很少,但自行车道很多,

政府设立了大量30公里时速限速区,

确保交通安全的同时

让居民尽情享受“慢生活”。



说到荷兰文化的包容性

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最典型的国家了,

一方面可以是平淡温和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则可以是

自由不羁的大麻文化、妓院文化。


中央车站钟楼


这个隧道是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

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一个安全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


鹿特丹中央车站


从 IJ 河这边进入隧道向城市中心前进,

壮观的船舶渐渐消逝、画面慢慢变淡,

直至抽象化和像素化。



就像这个地下通道的设计

象征着一种转变和连接

一端是狂放不羁的阿姆斯特丹,

另一端则是全新的现在与未来。



图片源自Google,艺非凡编辑整理

- END -

转载须知

个人转发至朋友圈无需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