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姓源流1

 崔季廊坊 2016-04-09

崔姓源流1

(记叙文:崔云恒写家谱作序)

一、姓氏由来

姓氏统系百世,别子孙所出,是家族标志和出身记忆。人之所以有姓氏,是从远古进化中得的的经验。

姓字左女,右生,表示女人生。在人类社会初期,以母亲血统为依附组成了部落。在母亲血统部落内,群婚繁衍,无姓氏区分、甚至无长幼之别,后代有生理缺陷且羸弱多病,不能抵御自然灾害和野兽侵袭。食物缺乏加上野兽、疾病,人口发展缓慢。偶然机会,人们发现族外婚姻所生孩子比较健壮,就注意效仿,有意识地进行族外婚配,人口素质才有了提高。部落以母姓为同姓群体,就是姓的开始。

古书上说圣人无父,感天而生是后世统治者为宣扬君权神授,说母亲感天有孕而生下他们,那是为了愚弄世人。济源邵原镇是女娲之乡,女娲时代就是母系社会时代。女娲造人就是母系社会群婚现象记忆。

女娲补天、女娲斩黑龙、女娲断鳌足立天的四级、女娲焚芦灰止淫水反映了母系社会生活环境险恶。体力羸弱,智力低下的原始人要赤手空拳地决斗猛兽,要攀爬在高险无凭处采摘果实,要涉不知深浅的河湖捕捞鱼虾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随着人口的增加,捕猎、采集、捕捞日渐不易,饥饿难耐的古人类不乏有人食人现象,有为争夺食源和围猎场地进行部落战争。在弱肉强食的蛮荒时代,那个部落先兴盛、强大,就能在部落竞争、食物争夺中取得胜利。饥饿、战争呼唤有力量的男性支撑部落的生存,于是男性就逐渐成为部落的支配力量,出现了以父姓为生活群体的父系社会。这大概是旧石器时代。

当异姓婚姻成了种群强大甚至生存发展必须的时候,古人的婚姻观念才从群婚向配婚发展。中华大地大概在三皇开始的太昊伏羲时代才制定区别姓氏婚姻的族规。女娲时代是母系社会,称为人皇时代,因此女娲称为娲皇。伏羲时代是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时代,开启了类父系社会的新纪元。《纲鉴易知录》写:太昊伏羲氏“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以男性姓氏来区分血缘替代以女性为群体的血缘是中国“姓”的真正开始,它产生在伏羲时代。伏羲姓“风”姓,是中国的第一个姓。这个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是中皇氏,首领是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替代结绳记事,开始姓的文字记录。

二、姓和氏的区别

姓氏区别何在?在商周以前,中国的姓与氏表示不同的意义。姓表女人生,是母系社会的印迹。氏是姓的分支,出现于父系社会,是部落支系的住地,是图腾、徽号或者地名的标志,子女用父亲的姓来区别身份就用氏。姓改为父姓统系氏族以后,氏是女子出嫁以后表示自己来自那个姓的家庭。氏由君主所封的地、爵位、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转变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氏有贵功德、贵尊称的作用,这在阶级社会初期的古代尤为明显,如神农氏、女娲氏、轩辕氏等等,用于尊称高贵者,而贫贱下等人没有氏的称呼。氏从属于姓以后,指较小、派生的氏族,使用范围有一定区域。

姓和氏现在表示一个意义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中国大多数姓氏是承袭周代众多的“氏”而来的。周代国家实行嫡长承袭的宗法制度,又根据宗法制的基本精神建立了“分封制”。全国所有土地,留下王室的,其余划分成大小不等的范围,分给诸侯国;诸侯国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分得的采邑分封给“士”作“禄田”。诸侯国、采邑、禄田的地名直接变成了“氏”(诸侯以国、卿大夫以采邑、士禄田、有功人员以关、乡、亭为氏),层层分封把万里江山变为一家家的家天,姓氏就遍地开花了。

周代推行分封制,命“氏”的方法有四种:1、天子命诸侯以国名为氏,2、诸侯的支庶以王父之字为氏,3、世代做官的以官为氏,4、有采邑的卿、大夫,以邑为氏。这是中国最主要的姓氏来源。除了以上分封的,还有下面非分封的情况:1、以居住地名为氏。如崔就是以住地崔氏城为姓氏。2、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3、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4、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淩的人,后代以淩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5、以諡号为姓。6、因赐姓、避讳而改姓。7、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8、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秦朝统一天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行政区划扫清了分封的宗法氏族网络,周代的国、邑、关、乡、亭之封和公、侯、伯、子、男之爵黯然全无,姓、氏就合二为一了。帝王和平民一样,都有得姓权利,分封的氏就成了姓,没有分封的姓如次第,排行、地名、谥号、爵位也进入姓氏之列现在绝大部分姓都是承袭周代的各种氏,因此考察各姓来源必须上溯至周代。

三、中国的姓氏变化

据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黄两帝。炎帝为姜姓,姜姓以后繁衍出了四十多个姓氏。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部落叫有熊氏,黄帝称帝后统治中原大地。黄帝有25子,得姓有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这12个姓都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部族而不能有姓。下面用姓氏树来说明中国主要姓氏的繁衍。

原始姓氏的分化、衍生,还可以用下面图表说明:

 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除了古代因姓、因氏流传下来的姓氏,还有其他原因形成的姓氏。1、汉族与夷、狄、戎民族的多次融合,带来的姓氏融合,汉族统治者向戎、狄、夷族赐姓、改姓,如唐朝时期,西北少数民族首领改为李姓;2、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的文明,倡导改从汉姓,如北魏时期拓跋氏改拓跋姓为元姓;3、有的少数民族复杂部落名称汉化,改为氏而从汉姓,如满族当中的崔姓就是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一种;4、汉族内部因事、因祸、避难而改姓,也有趋荣附势的改姓、也有辟邪、避难而改姓,也有偶然事件改姓、更有生活艰难依附别人、过继别人而改姓等等,情况虽多但数量有限。总之,当代中华的姓氏已是经过数千年的民族交融、历史整合的结晶体,要想从炎黄以来保持本宗本族一以贯之的姓氏,使之纯之又纯是极不容易的。

在当代,中国的姓氏又有了新变化,按照中国的传统定势,祖是祖先所传,名是父母所授,名可改而姓不能变。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现代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理念已不同于古人,传统的姓氏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既不同于传统模式又与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的形式。

当代主要表现为:一是姓氏观念淡化,出现“姓名”合一的趋势。由于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大量出现,子承父姓已经发生了变化,子女可以从父姓也可以从母姓,和以父母合姓为字,甚至还有另取新名。二是现代社会勿论姓氏,无论家族,勿论性别,勿论门第,只有职务之分,而无尊贵之别。重才干和贡献,不看姓氏出身,姓氏对家庭有意义,对社会意义不大。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改变姓名,

用笔名、艺名也为社会接受,原名被淡忘。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和改变自己的姓名。三是少数民族采用汉族姓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再加之一些大姓人口爆炸,人满为患,姓名用字趋同化,导致同姓名的人越来越多。现代姓的纷繁变化虽非主流,但对姓的影响不可小视,绝不能在纷繁的变化中误入随意变化的歧途,使后代堕入近亲婚配的泥淖。

虽然姓氏的当代形态在悄然变化,但中国的几千年传统的姓氏无论如何不会消亡,中华姓氏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连续性、人文精神与对民族,对故土的亲和感、认同感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沿用姓氏可以梳理一条祖先传承的血脉链条,是避免近亲结婚、讲究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最方便手段;姓氏家谱对于海外炎黄子孙认根追宗,认同中国文化以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着特殊价值;中国姓氏制度密切关联着祖国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姓氏帮助人们从现代一直上溯到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远古社会,这正是“敬发千枝归一体,朝宗万水实同源”,姓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形成了寻根尊宗的深厚情结。

四、崔姓来源于姜

崔姓在汉族姓氏中属于悠久的古老姓氏。史学界公认崔氏是源出姜姓。是血统比较单一、纯正的姓,虽然满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有崔姓,但那是极少数的异族姓氏,无碍汉族崔姓纯正血统。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崔氏是炎帝神农氏后裔,肇祖是姜季子

姜姓部落是从羌姓部落发展来的。羌族活动在西北甘肃一带,以牧羊为生活依存。古书《说文》说“羌,从羊,牧羊贱姓人也”。姜族是羌族中发展较快的部族,《说文解字》释为:“从羊从女。羌人的一支。”明确说明姜族原来也是母系社会的族氏。姜族部落先民发现粟谷落地后能够发芽、生长、结实,就率先有意试种,经过多年留心培育,发明了以粟谷种植为业的农业。于是他们就以亦农亦牧的方式解决了生活食品,发展了部落。后来部族逐渐东迁到陕西宝鸡的姜水一带,依山傍水居住,改为以住地姜水为姓,后来逐渐统一了北方各部落。姜姓首领因为懂得农业,故为神农,是继伏羲之后的第二代人皇。他知道用火,以火驱寒,以火驱猛兽,以火烤木棒(揉以为轮),以火烤肉食。在指导先民食用熟食的长期过程中,加速了人脑的进化速度,促进了原始人脑的智化。他取法火德,故称为炎帝。《纲鉴易知录》说:“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艺五谷,而农事兴焉。

民有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余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至此始矣。复查水泉甘、苦,令人知其避就。由是斯民居安食力,而无夭折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炎帝都于陈(商丘),后迁于曲阜,卒于茶乡。炎帝及其族人推动了农业发展。因此,炎帝神农氏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三皇之一。

道教尊炎帝神农氏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炎帝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传位五百三十年。神农氏因尝断肠草中毒死于湖南炎陵县,现在炎陵县还有炎帝陵,(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又名白鹿原)。陕西宝鸡是炎帝成皇的地方,也有炎帝陵,在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境内常羊山上,是祭祀中华始祖炎帝的重要场所。山西高平是炎帝巡行住过地方,也有炎帝陵。【宝鸡炎帝祠匾图照】炎帝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是伟大的人皇。【炎帝像】

     【炎帝陵】

五、炎帝后裔姜子牙

大概在公元前30世纪初,炎氏四方分迁。因部落分散,九世炎帝榆罔对诸侯互相侵伐无力征讨。姬姓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开启了黄帝时代。经过太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几代,公元前24世纪帝挚荒淫无度,被诸侯废掉,诸侯就推举尧为天子。尧100年后让位给舜,舜命“禹为司空,弃为后稷,契为司徒,皋陶为士,垂为共工,益为虞,伯夷为秩宗,后夔典乐,龙为纳言,是所为九官也。”舜让鲧治水,鲧九年不成,造成生灵涂炭,舜诛杀鲧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采取疏导的方法,导百川入海,三过家门而不入,经十年才“水患不生,民安之”。舜把帝位让给了禹。舜时,伯夷做秩宗(内务大臣),佐舜掌礼、管四岳,禹治水时候,伯夷佐禹治河,因有功被封于吕(陕西延川西南)。伯夷家族后来迁到山西吕梁地区霍县西南十里的地方,建立吕国,国君为吕侯。

西周中期,吕国从山西吕梁迁至宛城(今南阳)。吕姓是姜姓中较为主要的一支,它是伯夷封于吕以后以封邑为姓发展起来的。伯夷是炎帝的后裔,炎帝共工氏弟弟的()孙。他是帝颛顼的老师,禹的“心吕之臣”(据许慎《说文解字》:“吕,脊骨也。”吕就是脊柱。)伯夷有一个裔孙叫尚,字子牙,号飞熊,是夏商之际一位吕侯的后裔。吕尚生于1112年,四岁母逝,十八岁时父死战争。尚接父职,在商朝做过小官但看到商纣无道,就弃官而去。以后又学经商,以后有随道人学艺十年,智慧过人,有谋略,能看到社会发展趋势。然而他仍然穷困不得志,曾在朝歌(今淇县)杀牛卖肉,又到孟津司厨卖饭。他曾游说诸侯反纣,但诸侯害怕纣王残暴,无人欣赏他改天换地的大略。失望之余,他隐居东海之滨等待时机。后来听说西岐的周国文王崇贤,就跋涉千里到函谷关以西的陕西,居于渭水之滨垂钩,希冀见到周文王西伯昌。后果然遇见了西伯姬昌,他们共畅谈治国之策受到姬昌赞赏。姬昌立子牙为掌管军事的军师,说“我们的太公期望你很久了”,因此后来人们把他称为太公望。当时吕尚已经80多岁了,还能昼夜操劳军事。吕尚先祖姓姜,后人又称其姜太公。

   【周朝封国地图】                【姜子牙画照】

 

【太公钓鱼】

子牙佐文王治军。公元前1055年,文王姬发去世。太公佐姬昌在孟津与八百诸侯结盟,起兵伐纣,在牧野打败纣王的军队,逼商纣王自焚于鹿台,结束了商纣的残暴统治。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建立周朝以后,分封功臣,姜子牙以第一功勋被封到营丘。

姜子牙在封国实行新政,“因其俗,简其礼,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大力鼓励人民发展百业经济,吸引周边来齐贸易,很快带动了齐国富庶起来。作为周朝军师,子牙不但管齐国,还辅佐周王朝的安定。武王即位19年得病下世,儿子姬诵即位,商朝遗民管叔、蔡叔、霍叔看到时机可乘,就发动叛乱。监国大臣周公旦号召诸侯国起兵平叛,子牙带领齐国将士协同周公平定了叛乱。姜尚享年139岁,周以周礼葬姜尚于文王墓的左后侧,而姜尚的衣冠葬于齐地(今山东临淄区永流乡张庄东),称为“太公衣冠冢”,以慰齐民思念。

太公开齐国传600余年,传24世,至齐康王26年(前379年)田成子篡齐,姜齐废止。姜齐享国悠久,地大国强,曾率先称霸,是春秋五霸之一。由于这些原因,姜齐后裔十分繁盛。仅姜尚氏支后裔就衍生出126个姓氏,许多为望族大姓。单性76个,复姓50个,遍布海内外。

六、崔氏起源

姜子牙去世,儿子伋做了齐国国君,他就是丁公伋。伋的儿子季子不愿涉身家国繁琐事务,更不愿陷入兄弟骨肉相残的权利争夺的争斗,就把君位让给叔乙(伋的妾生的儿子),自己只要营丘西北的崔氏城作为封地,在那里逍遥自在地生活。因季子有让国美名,其裔孙世代为齐国公族,做齐国卿大夫。到了季子的儿子穆伯时候,穆伯就以封地为姓,叫做崔穆伯了。因此,穆伯成了崔氏始祖,季子就是崔氏鼻祖,姜子牙就是崔氏的根祖,炎帝神农氏就是崔氏的源祖。

炎帝神农氏到穆伯一以贯之的血统脉络清楚,很能说明崔氏是从姜炎氏传下来的。崔姓从炎帝到季子的世系如下:

1世)炎帝---帝临---帝魁----地承----帝明----帝直----帝厘----帝哀----帝克----帝器----祝融----术嚣----勾龙------------共工----17世)伯夷----若木----费昌-------------天英-------------------------------------------------------------------------------世长--------祥若------------安世----忠贞----绍良----庵年---------------筠生----54世)齐太公子牙----齐丁公伋----季子------崔穆伯。

【崔氏图腾】【季子画像】

  

崔,在东汉许慎编篡的字源《说文解字》里解释是:“崔:大、高也,从山,从隹。”隹,短尾鸟,语音是zhui,叫声响亮,飞姿优美、敏捷。崔,从字形上看上边是山,下边是飞鸣的鸟。以《姓氏新说》的释义,崔字的山字头,中间一竖是太阳山,就是看太阳辨四季,预算季节知农事,顺应天时谋发展。崔姓始祖是精通农事的聪明人;住的地方山下群鸟鸣叫,蕴育生气勃勃,说明崔姓起源地利于发展,是地脉旺盛的地方。崔氏城(今山东章丘市黄河乡土城村) 是崔姓起源地,在营丘西北(章丘西北)那里风光旖旎,百鸟争鸣,现在已经变成了黄河河道。古时候,那里有湖泊,水中有短尾鸟飞翔捕鱼。湖的岸边土崖上是短尾鸟掏得到巢穴,就像现在河岸土崖的燕子窝。短尾鸟敏捷、机灵,因此,宋朝有人附和说:崔姓有慧根,世代都有俊才佐世。

七,崔姓的发展

季子十三代孙杼既是齐国相国,又是周朝重臣。,周成王时是朝廷重臣,周康王时是顾命大臣,他集齐国和周朝朝廷大权于一身,权倾朝野,在齐国呼风唤雨。因庄公好色、淫乱,他杀掉庄公,立景公,遭到了齐国高、国两姓贵族的嫉妒仇恨,被左相庆封使离间计杀了两个儿子。其小儿子明藏于坟墓中才逃过灾难,随后埋掉家人避祸逃到鲁国。明的儿子良及其后代牢记血海深仇,消极遁世避事,不涉政事,因而良及十四代子孙都没有名声。到良的十五代孙崔意如时,意如积极入世,在秦朝因功拜为卿大夫,被封为东莱公,才又使崔氏名声重振。

到了汉朝,意如的长子崔业袭东莱侯的爵位,居于清河。清河崔氏逐渐繁衍出郑州房、鄢陵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六个支派。崔业的弟弟崔仲牟,则另居于博陵安平,后来被封为汶阳侯。他的后代逐渐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四个支派,博陵即为博陵崔氏系统之始发地。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

汉以后。,由于迁徙,清河房和博陵房的后代逐渐发展到东、南、西、北各个地方,成为遍及全国的泱泱大姓。崔氏族人注意耕读家传,儒学功底深厚,在位注重实际。历代都有名人高士出现。

八、博陵崔氏名人及贡献、家传

汉朝时候,崔少通是天下名士,刘邦请不来,崔舒,四郡太守,崔箓,郡文学,王莽召不起。崔骃、崔寔皆文学名士,崔烈东汉太尉,崔琰是朝廷名士,辅佐曹操成就曹魏霸业。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博陵崔氏崔浩当了北魏丞相。至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两家,即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

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称'崔、卢、李、郑、王'均为一流士族。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时,依习惯把崔氏列为第一大姓,唐太宗知道后大怒,下令改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在唐朝,博陵崔氏属于七姓十家的禁婚家范畴,有宰相十五人,其中博陵第三房1位宰相;博陵安平房2位宰相;而博陵大房6位宰相;博陵第二房6位宰相,被视为天下士族之冠。

博陵崔氏在任上注重实绩,为百姓广为称颂。崔氏儒学和政绩日渐卓著,使得博陵崔氏跻身东汉名门。魏晋时期,由于士族制度盛行,博陵崔氏家族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东魏、北齐时,受北朝错综复杂的政局影响,博陵崔氏的政治地位有了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了崔暹、崔季舒与崔昂这些风云人物。博陵崔氏最显赫的时代在唐代,尤以崔玄暐最知名。崔玄暐,曾参与'神龙政变',逼迫周皇武则天退位,迎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国号。

唐《氏族志》里所记载的士族第一门,四海大姓之首的“崔卢李郑,就是博陵崔崔氏。史载,崔氏自汉迄唐蜚声延誉,甚盛益兴,闻人达士先后相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有1134位,《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统计载入史册的达363人,《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有396位。

从西周齐国崔杼始至元朝崔斌,历史上崔氏共产生40余为宰相。据《唐诗大辞典》记载,崔氏有名诗人119位。据《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记载,崔氏共有文学家116位,堪为一时之盛,其他家族无出其右。因此崔姓也被称为'宰相之姓'崔氏家族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人才辈出,史不绝书。东汉有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均是博陵安平人。在文化上也是群星灿烂,著名的诗人崔护,崔颢,北魏史学家崔鸿,。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春风”名动当代,崔颢的《黄鹤楼》噤住李白。

                                

崔氏家族还有着不少秉持忠孝、刚正耿直、为民请命的人物,才使得这个家族能够以人格立足于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崔氏家族能够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上名人辈出、官宦不绝,重要的是由于他们有着一、深厚的家学。注重治学功书。这个家族相继涌现出的一个个博学硕儒,一个个经学家、史学家、书画家、政论家、文学家,使得崔氏家庭在当时社会享有威名盛誉。二、严格的家规。崔氏家族一直把守礼法、传家学、励节操、重孝道、睦亲族作为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原则。三、良好的家风。早期教育是崔氏雄踞名门望族的重要保证,母亲在子女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终身教育则是崔氏得以继承传衍的内在动力。治学立世,耕读传家,注重家族荣辱,关心国家兴衰,使得他们进可齐家治国平天下,退可避乱保节求生存。四、以孝为先。崔氏家族重视孝道,孝顺长辈,以不孝为恶行。如博陵崔山南的祖母有乳姑不怠的故事,被元代郭居敬列入二十四孝之一,缉录为感动中国上千年的《二十四孝》书。崔山南,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时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无法进食。

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坚持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临终时,将全家老少召集到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依长孙夫人所嘱,也非常孝敬祖母唐夫人。

                    【24孝中的乳姑不怠】

 九、崔氏郡望---博陵

崔氏郡望有博陵、清河、荥阳、辽东。

清河,博陵原以山东为重点,以后逐渐向四方发展,在唐代就形成了著名的三郡十房:清河郡(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博陵郡(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荥阳郡(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

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辽东郡(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山东是崔氏发源地,全国以至全世界的崔姓族人

都要去山东淄博的章丘崔氏城朝拜、祭奠,那里是崔氏族人的根,虽非郡望,仰慕之地实为人心所向。

郑州房(荥阳)、鄢陵房、南祖房、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二房、博陵三房,住在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北、,浙江一带的崔姓後人差不多全都是崔仲牟的後裔,属赫赫有名的博陵房。崔姓族人有很强的凝聚力。大家不但以炎黄子孙为骄傲,年年到炎帝陵、黄帝陵祭拜,还以姜子牙后代为骄傲,

不断去清河、博陵、荥阳祭拜郡望。许多居住分散的崔姓族民逢年过节还回老家

11.祭拜祠堂,祖坟,不断阅读崔氏族谱,缅怀列祖列宗的功劳和恩德。郡望,成了族人缅怀祖先,敬慕先人的地方,家谱成了族人牢记祖先的史传。在离郡望远的地方,族人就在年节时候在祠堂里祭拜祖先、诵读家谱,缅怀祖上。

博陵是博陵崔氏族人的郡望。汉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治所在蠡吾,即今天的河北蠡县。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博陵郡徙治安平,即今天的河北安平县。汉献帝建安年间,罢博陵郡,归于安平县。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置博陵国,治所仍在安平。宋人欧阳忞著《舆地广记》中说晋改博陵为博陆。北魏复改为博陵郡,隶属于定州。当时的定州管领中山、常山、钜鹿、博陵、北平五郡。博陵郡辖饶阳、安平、深泽、安国四县,治所在安平。直至北周,少有变更。

隋时,废北齐在安平所设博陵郡。唐杜佑《通典·州郡·博陵郡》中说: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自唐以后,博陵之称专属定州。博陵郡在历史上几经存废,名称几经更迭,管辖范围几经扩减,治所几经迁移。但大体上所辖区域在历史上的河间国与中山国之间。即今天河北的安平、饶阳、深州、深泽、高阳、蠡县、博野、安国、定州一带。博陵的治所,东汉时在今天的蠡县或博野,晋至北齐时在今天的安平,隋时在今天的深州,隋唐以后在今天的定州。而博陵崔氏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安平一带,因此,史书上多称博陵崔氏的后人为博陵安平人 【博陵郡望】

 

十、崔氏迁移和明初移民

漫长的历史时期,纷繁的世事变化,惨烈的内乱战争,艰难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崔氏族人在不断迁徙中求生。秦统一中国,徙六国君民讁四川,称为“山东12.迁虏”,崔氏在其中。东汉末年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1000余口徙辽东,有后裔迁往朝鲜,成了今天朝鲜的大姓。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频繁争夺战争,对国家来说是动乱,对人民来说是灾难。战争往往造成大量人口折损,造成家族元气大伤,促使崔氏不断有人迁移南方、西北、东北。辽东、甘肃、宁夏、青海有崔姓与唐末安禄山叛乱和藩镇叛乱有关系,

移民向比较安定的地区,是人们是趋于安定、富庶的愿望。西晋八王之乱,王室南迁江浙,富庶的人家能够随大批人迁入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希求平安,但贫穷人家就只有在原地遭受屠戮。豫、皖、鲁人口大减就是明证。又有许多人家逃往江南、西北、辽东,崔姓遍及两广、两湖。宋元明时期南洋,开始移居东南亚各国,清末的民国时期,随着洋务运动,人们开始迁逃国外,崔姓也陆续有人移居海外,成了华侨。现在出国留学、经商、创业出国居住更是普遍,崔姓就遍布全世界了。

移民规模最大的是明朝。原因是战争和天灾的叠加。

元朝从建立到结束,游牧民族的军队对中原人口始终是大肆屠杀,最野蛮的屠城屡见不鲜,造成中原大地“千里无鸡鸣。百村无人烟”。其次,明朝建立以后,安定生活没有几年,就又有朱棣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攻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进行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战争中,燕军抢掠屠杀甚为严重,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遣漏。再次,末天灾频发。

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地、人相食,从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仅怀庆路的孟州、河内、武陟等地就有几次大水。同时,水灾之后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九次。

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民杀其子而食之,军士掠孱弱以食,孟津、新安、渑池也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天灾人祸造成了明朝的再次大规模移民。在明初,由于人口剧减,许多州,府降格成了县。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

朝末年山西不是战争中心,唐末极少藩镇作乱主要地区是河南、安微、山东、河北这些地区,山西很少波及,元末战争也几乎没有殃及山西。相对安稳的生活孕育了山西人口膨胀。从洪武初年开始到成祖时期,明政府有组织,成规模地从山西一共进行了29次移民,前后经历50余年,移民大部分都来自太原、平阳、泽州、潞州、辽、沁、汾、代等州府各县。移民去向遍布大半个中国。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能够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明统治者定出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于一地,好好的一家人便被拆得七零八散。同姓同宗者为了和亲人迁到一处,不得不改姓。有的因恋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后要受残酷的惩罚,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在脸上用刀划成标记。因此明朝移民绝不是值得欢庆的大事。在明朝二十九移民中,仅河南地区在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就分布有106个县(市),其中就有济源。竹峪崔氏的始祖崔成,就是来自河东潞州的博陵世系裔孙。【大槐树照】【山西移民方向图】【移民塑像】

 

大槐树图照

  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壁、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孟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孟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在济源崔姓就是移居探马庄生旺圪垯的崔成,后来迁居竹峪成为今天济源的大姓。

山西洪洞移民塑像

 

移民分布示意图

: 卢崔两姓婚配多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男女婚配、恩爱生活,繁育后代,是自然界一个规律。卢姓人和其它姓人都能婚配融合。

可从众多的家谱、墓碑、宗祠等文献记载中,发现卢崔两姓人联婚最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传说:除了家教、门风好外,卢字为“虎”字头,崔为“山”字头,虎离不开山,山离不开虎。卢和崔姓人结婚,互相恩爱,白头到头,一辈幸福。

还有一个原因是:姜太公第八代孙高傒,因拥立齐桓公有功,封赏食于卢邑为卢子国,高傒为首位卢子国国君。卢子国(卢邑)的都城为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国庄。

田氏篡权代齐后,世居卢邑的高氏子孙们为避祸而被迫离开山东长清卢邑,逃散于燕秦二国之间,高溪后裔主要一支后聚居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后,为避免田氏掌控的齐王朝官兵追杀,多改以原藉地名卢()为姓。

崔姓是中国、朝鲜和韩国的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

北魏时,孝文帝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确定为汉姓最高门。其中卢崔两姓人口最优,同为姜太公后裔(三代以上),有同祖血缘关系,人丁兴旺、书香门弟,人才辈出,品行端正,互相尊重,联婚就多,传为佳话。

            卢化南   卢左京

3016.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