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霓虹

 真友书屋 2016-04-09


▲《银翼杀手》剧照


香港的夜空从来不是漆黑的。


王家卫的《坠落天使》中,魅惑的霓虹招牌几乎构筑了关于这个城市的全部想象。《银翼杀手》中,反乌托邦的场景设定也以香港和纽约为原型。导演斯科特本打算在香港拍摄,因为预算不够,最后只从空中拍摄了一些霓虹招牌。Blur新专辑封面四个大字——“模糊魔鞭”也来自旺角的灯箱美学,这张专辑在香港录制,连发布会也挑在大年初一的伦敦某中餐馆。霓虹招牌曾遍布香港各处,告诉人们店家的特色,成为人们认路的标志,也区分了城市夜生活的所在。在香港,霓虹招牌承载了厚重的人情世故,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BLUR新专辑



1932年克劳德(Claude)霓虹公司在香港设厂标志着霓虹招牌正式登陆香港(世界上第一支霓虹招牌1910年亮相于巴黎大皇宫)。1950年代,美国军舰时长停靠的香港骆克道,霓虹招牌开始蓬勃发展。20世纪60到80年代是香港霓虹招牌的辉煌期。1962年,日本家电品牌“樂聲牌”在弥敦道设立的巨型霓虹招牌,几乎占据了一栋大厦的外墙。1970年,“樂聲牌”招牌改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霓虹招牌而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本家电品牌“楽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霓虹招牌


2006年开始,香港政府接到不少户外广告牌的意外事故报告,开始整治行动。自始,香港屋宇署每年拆除大约3000个违例招牌,观塘“鷄記蔴雀館”的公鸡招牌和西营盘“森美餐廳”的牛形招牌——它们曾是香港的地标性存在,都在城市规划中被拆下。政策之外,工厂批量生产的LED灯和射灯也在逐渐取代霓虹市场。一代人的记忆开始退场。







▼早期霓虹招牌的设计草图




霓虹招牌见证了香港的繁华和变迁,你能从中触摸它的市井气息、文艺情调和城市竞争力。着迷于此摄影师Keith MacGregor(他拍摄了很多已经消逝的香港霓虹招牌)说:“只有布满霓虹招牌的香港夜景能带来安全感,其他城市没法做到。”





文 / 2话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