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四益:学术的水准

 许愿真 2016-04-09

  一群蚂蚁停在一根枯枝上,枯枝在湍急的河流里漂行。如果蚂蚁各自逃生,有可能跌入河水而丧生;如果它们抱成一团,树枝或许会在某个河湾搁浅,这群蚂蚁就会因此而得救。

  ——这么说,太没有学问。

  枯枝上的蚂蚁,如果不能从更为宏观的全部自然情境把握自身的行为,不能摆脱经验层面的认识原则,不能顾及各种动态与静态的综合效应,仅仅凭借观念史中原子化个人主义主张行动,从广义后果论观察,它们就会步入误区。在原子化个人主义的支配性语境中,蚂蚁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将使自身解救活动趋于低效甚至完全失败。

  如果枯枝上的蚂蚁能凭借某种集中化手段,以聚集的组织模式为活动框架,达成一种互惠的构成方式和因果关系,而不陷入已被充分形式化的既有分析框架,从而对现有情境作出新的创制与解释,使自身的行动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原则上,消除个体与群体二元对立的固有语境,那么,借助其肢体语言建立的集体意识,可以实现新的规范层面的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统一,在这样一些群体行为的解构下,集体主义作为普世话语进入观念史,进而得到狭义后果论意义上的集体的获救。

  ——这么说,学问可就大了。要是在这样一段话中再加入一些外语词汇,学问就更大了。

  您把这些半生不熟的术语弄明白,至少就得花上半天的时间。等你全都弄明白了,会有一种受到愚弄的感觉。如果你根本弄不明白或者没有耐心弄明白这些劳什子,那么你就会因其高深莫测而自叹浅薄。“高深学问家”却站在学术殿堂里朝你冷笑。

  真理本来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们一些学问家的特长却是把明明白白的事情说得不明不白。现在大家在讨论学术规范,我希望能加入一条: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浅显的问题艰深化,不要靠堆砌术语以“震其艰深”。我还希望报刊的编辑,不要因为害怕被人讥为浅薄而刊发自己也看不懂的文章。诗曰:

  学术文章句未通,

  聱牙诘曲亦称雄。

  半生半熟舶来语,

  不白不明基本功。

  《语文建设》 2002年 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