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水录(一百五十四)知行合一 走心入骨

 许多郎 2016-04-09

徒:师父请喝茶

师:好

徒:师父,关于您讲的示弱的策略,我似乎基本上能够理解了,但实际上用起来却感觉完全和理解是两码事,这种脱节是正常的么?

师:这是几乎一定会出现的必然,因为理解和做到还有很大一段差距,而且在没有动手实施前的理解,和动手操作以后所形成的新的理解,也往往是完全不同的,新的理解会不断深入、打破甚至颠覆你之前所形成的理解,拓展你理解的深度和边界,甚至实践之后所形成的理解,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又会有进一步的变化。所以这个理解并不是固定的,是会随着功夫的深入,境界的提升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所以,在用的时候,以及在用到一定程度之后,与之前产生理解上的变化和差异是非常正常的。

徒:的确如此,尽管我非常认同您所说的示弱的策略,可是实际上手以后,却完全没办法贯彻和实施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师:任何一个理念的成形,都不太可能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你可以回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待人处事的原则,处理问题所依赖的价值观,任何一项的形成,都应该基于多年中间,发生了各种各样许多的事情,产生了各种各样许多的历程和结果,最终经过你的筛选和提炼,所抽离出来,认为值得恪守和遵循的法则。功夫的理念实际上是同一种原则和价值观,它往往读起来很简单,看上去很容易,理解起来也貌似并不难,但它难在真正的充分的被遵守和贯彻。因为它缺少令它深深刻入你内心深处,获得你高度认同,令你从中获得巨大收益,或令你借此避开了巨大困扰的时间以及事件的积累和触动。所以往往体现为,一看就明白,一做就错的情况。

徒:原来是这样,不过的确存在具体实施的巨大难度和障碍,核心原因应该如您所说,道理进了耳朵,但还没走心,更没有刻进内心。

师:练拳的过程就好比你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和体验的过程,我们在各种事件发生中,学习积累,获得经验和教训,同样在练功的整个过程中,学习积累,获得经验和教训。一个理念想法,如果想要它上身,必须自己学会寻找练功过程中乃至日常生活中与这个理念想法相契合的所有行为,不厌其烦的,从各个维度去测试它,看它应用的效果,所能通用的范围,关注使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收集整理自己使用的效果反馈,然后加以提炼和改进,然后再一次投入到新一轮的试用当中,令它的使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久而久之,这些时间和事件不断积累,不断在你内心深处,加强这种思想和方法的好用之处,慢慢你开始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问题处理的越来越自如和高效。这样才能最后真正的把这个思想和道理练到身上去,练到骨子里,成为你做所有事的原则和依据。

徒:我明白了师父,这真是个有趣的体验,师父请喝茶。

师: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