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水录(一百一十)心一转变即生

 许多郎 2016-04-09

徒:师父喝茶。

师:好。

徒:师父,关于您讲的力从于心和力不从心,我回去观察和思考了很久,不仔细观察不知道,其实我一天当中,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有很多。


师:都有哪些,你可以讲一讲。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徒:经过您上次的举例以后,我留意了我一天当中的各阶段行为,发现有力无心和有心无力的情况都各有许多。比如早上挤完地铁以后,应该是因为地铁过于拥挤,上车下车都要用力推靠,另外在地铁上为了站稳,双手要死死把住栏杆谨防摔倒,到站下车的时候,我发现双手因为短时间用力过度,导致局部的肌肉开始不听使唤,心里觉得以平时的习惯拿报纸完全没问题,实际上却没拿住,掉了几次,即使大脑强迫手多用些力,手也完全没有了拿捏的准头,不听话,仿佛手不是我自己的。这种失控的感觉真的不是很好。我不断的活动它,希望用放松的方式令它们恢复以往的灵敏,足足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基本回复到平常的水平。这应该是一次有心无力的体验。

师:很好,还有什么其他的感觉。

徒:中午朋友请客吃饭,大家点了很多菜,我平时从来不注意夹菜的细节,但今天格外留意其他人,特别是我自己夹菜的行为,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在夹比较滑腻的丸子,豆子,花生,比较易碎的鱼肉,豆腐的时候,要么就是屡夹屡掉,至少要夹好几次才能搞定,要么就是一夹就碎,最后只能用勺子完成。我自己也是如此,好夹的菜伸手就能搞定,但这些不好夹的,需要非常用心的,以非常细腻的力度,角度,刚好合适才能夹稳,夹起的微控,都做的非常之粗暴,非常欠缺,不是过小就是过大,要么就是过猛,导致失败。这应该是一次有力无心的体验。

师:不错,还有其他一些什么感受。

徒:如果用心观察,几乎一整天里,在许多事情上都会频繁出现这两种情况,比如如果一个姿势在电脑前坐久了,身体上有些部位就会僵紧,发现之后,僵紧的部分就开始不好用,要放松调整很久才能恢复。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次干这个事,把其他东西碰掉,碰倒,碰歪,碰洒的情况,基本都源于动作过于粗旷,心里没数,手上没准头。人多一点的时候,也经常出现走路互相踩踏,刮碰的情况,往往是心思不在当前,想着不知道什么事,身上不听使唤。有个同事更夸张,他是个嗜烟如命的人,就坐在离我不远的位子,我观察他,他抽完烟,火机就放在手边的电脑桌上,每天他自己无意中把火机碰掉到地上的次数都不下三五次。

师:挺好的,说明你确实开始觉察自身的一些对力量把控不周的问题了。其实在你留意,开始努力发现,看到问题,并且思考它的原因的同时,你已经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了,至少你尝试着开始避免一些情况。这其实就是改善的第一步。当你察觉到脱力的情况,你就会开始避免让它过度用力,当你察觉到僵紧,你就会开始避免用力,并对身体各部分保持放松的警觉,当你察觉自己忙中出错,就会开始用心,让自己尽量细致周密,当你察觉别人动作粗糙,心思不够,你自己就会开始试图细腻起来,让力度在微小的环节清晰和合适起来。在你心态转换的这一瞬间,你身心的状态已经开始改变,我相信如此这般,久而久之,你会有更大的收益和效果,希望你能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徒:这真是有趣的体验,谢谢师父的指导,师父请喝茶。

师: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