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水录(四)交流之谋 切磋有道

 许多郎 2016-04-09

说在前面:《茶水录》系列,是继《略谈内家拳》系列之后,另开并行的一个讲拳的文类,《略》倾向于阐述理论体系,《茶》会以师徒喝茶闲聊的方式,谈拳说事,展示拳理和道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和应用的方方面面。

徒:师父喝茶

师:好

徒:师父,有个问题我没想明白,大师兄询问你是否可以和外人切磋的意见,您好像马上就同意了。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您好像马上就阻止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大师兄功夫比我好很多么?

师:是也不是。你大师兄已经过了初期的懵懂阶段,练拳的道理、整个练功的体系、思维方式都已经比较清晰,他的功夫上了身以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巩固,培养,磨砺,特别是经历了多次的调正,他不仅可以比较自如的掌握身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比较清晰的知道功夫适用的各种尺度,包括在什么场合,和什么人,以怎样的形式,以及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和效果,他手上和心里都比较有数,我也会比较放心。而你入门时间较短,功夫较浅,更重要的是,你和外界接触交流较少,经验不够,而且对整个拳理和系统的理解,也没那么深刻,有些做法未必会非常妥当,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把控不住的局面和情形,不论对哪一方不好,都可能会是不太期望的结局,所以我希望你能再学习和积累一段时间。

徒:哦,原来是这样。

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不同的阶段,我对不同徒弟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初学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求修习者要简单,坚信,照着师父说的做。因为在这个阶段,修习者对功夫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指导系统,在这个体系的建立期和巩固期,都更多的要在师父的指导下进行,尽量不要去接触其他练法,和其他理论,也不要进行太多的切磋交流。并不是说要埋头练功,固步自封,而是在没有建立起对功夫比较坚定和理性的判断力之前,这些不同门派的不同理论和练法,只能让你产生各种疑惑和疑问,当你接触的多了,疑问多了,你又不懂得分辨和比较,自然会质疑你自己练的东西,一旦起疑,就难以练好了,可能会耽误了你自己的功夫进展。而功夫修习到你大师兄这样的阶段,他的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成熟,这个阶段,他就应该,我也支持他去充分的接触和了解外面的各种功夫体系,接触他们的理论和功法训练方式,包括用法,通过文明切磋,学习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检验自家门功夫,以及自身掌握功夫的程度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客观的去评价一门功夫的优缺点,有选择的批判抛弃和继承吸收,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的取长补短,才能持续进步。

徒:哦,明白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认准了以后,简单听话的的按着师父说的练,直到练的明白一些以后,再考虑切磋交流,拓展提升。

师:是这个意思。

徒:那为什么五师兄只比我早来一年,你也让五师兄也跟着大师兄一起去呢?他应该练的也还没有那么到位吧?

师:是的,以后你们师兄弟出去和外人交流,一定要注意,尽量两个人以上同去,师兄弟情如手足,在外面和人交手,尽管是文明切磋,但也难免遇到一些是非之人,行不义之举,一方面能避让就避让,避让不及的情况,就要避免吃亏受伤,两个人去,互相有个照应和提醒,你五师兄虽然练功时间不长,但为人善良,心思细腻,处事周到,也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相信他可以以比较好的方式提前预防,或者妥善沟通处理。有他们两个人一起去,我就更加放心一些。这些也是你们要向你们五师兄好好学习的地方。

徒:好,记住了,我一定认真学习,师父喝茶。

师: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