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夫问答录(一)

 许多郎 2016-04-09

功夫问答录(一)


问:请问哪氏太极比较好?

答:太极本不分姓氏,它是一种思想,一种原则和规范。符合太极拳理的拳,都可以称为太极拳。甚至许多人练内家的八卦,形意,如果都符合太极拳理,也可统称为太极拳。反过来有些人练的名称是太极拳,实际上拳理和练法与太极拳理相悖,那根本上也不是太极拳。所以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分成哪几种姓氏也不重要,谁打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拳理符合,思想统一,并且练法不越拳理。这是唯一标准。


问: 请问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极拳哪个比较厉害?

答:1.没有最强的功夫,只有更强的人。
2.
任何功夫练到高处,都非常厉害;再好的功夫系统,练不到位,也是没用。
3.
没有任何人可以代表某个功夫,通过比赛输赢的方式去证明这个功夫的高低,他只能代表他自己,和他自己的水平。功夫无需代表。
4.
功夫的名称不重要,也不是确定性的,核心在于它的思想是否合理,和功法体系和训练效果是否充分符合拳理,这才决定了你练的东西是不是那个玩意


问:请问动作电影里的这些功夫真实性有多少?

答:大多数不真实,少部分比较真实。

说不够真实是指效果不真实和打的不真实。效果不真实指的是没有体现出实际击打的效果,做了或多或少的艺术夸张,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影视作品突出艺术性和观赏性,真实的打斗不好看。打的不真实指的是不同的技击目的和相应的技击手段不匹配。

举个例子,比如警察抓贼,如果想生擒,那么会有留手,技击手段也应该以制服为主,或者伤害不大的击倒,但如果对方是练家,剧烈反抗,狗急跳墙,要弄死你,这时的目的和打法应该转化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令对方失去进攻意识的有效攻击,甚至如有生命威胁,不惜下重手,甚至杀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和打法。

但很多电影单纯为了让观众看着过瘾,忽略了匹配的合理性,一律采用能体现你来我往,打够时间的效果,就会出现明明俩人在以命相搏了,伸手还不痛不痒,本来一下可以搞定,非要往对方抗打的地方猛打的情况。对观众有一定程度的误导。



问:请问内家拳应该如何呼吸?

答:自然呼吸,如同闻花香。功夫到一定深度,自然由粗转细,由细转微。

问:请问30多岁了还能学内家拳么?

答:能,而且比较合适。太年轻学反倒不合适。纵观内家拳的历史,很多高手是从中年开始练习最终成就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内家拳不同于外家拳,不单纯依赖对肌肉力量和速度的训练,功法以大松大柔为核心,培育内劲为主,加以意识引导和辅助。强调去除拙力,在尽量不损耗气血的情况下做最合适的事。所以首先它不是个耗的功夫,而是个养的功夫,并不强求挑战身体极限,而是追求如何最大程度的让身心与对方以及外界和谐。最重要的一点,要练好它,需要对人对事,对这个世界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和理解,需要阅历和生活的沉淀,否则对一些高层次的功法,理解不上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反倒练不上去的原因。所以三十到四十岁,应该说是修习内家拳的最佳年龄。

问:请问内家拳入门主要练什么?

答:首先你需要找一个好老师,通过考察,他人够好,功夫够高,并且愿意教你,而你也要真心愿意学,当这种关系成立以后,你应该严格按着他说的去做。

因为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法,本身他的功夫可能和别人的就不一样,而且如果他功夫足够高,应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你的身体状况,性格脾气,兴趣爱好针对性的给你设置一套最适合你练的入门功法,可能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样。

所以严格来说并没有固定和统一的入门功法。有一些通用性的基础功法训练,站桩,或者走桩,也要看老师提出的具体练法和要求,每个人未必一样。

问:请问如果要练好内家功夫,每天要保证多少练功时间?

答:对初学者来说,在功法正确的前提下,确保练功时间确实是积累和增长功夫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对于已经开始入门的练家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内家拳除了初期调整筋骨受一点苦以外,整个过程都应该是比较舒适和愉快的过程。因为它不是一门单纯吃苦可以炼成的拳,当然勤奋很重要。勤奋勤在哪里,要总想着它,惦记着它,琢磨着他,勤于思考,勤于想象,勤于创造,而不仅仅勤于体练。所以需要多少练功时间?开始的时候,是每天一个小时,练的时候,在功夫里,练完就退出来了。最后却是每时每刻无不挂着功夫的想法和意境,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在练功,这是多少时间?所以,初学者,可以尽量确保练功时间,但慢慢要追求效率和质量,最后过渡到完全生活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