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庖丁解牛”看我们该如何和这个社会交手|社会|处世

 闲读古书 2016-04-09

    庖丁是一个“看透了”牛的庖人。因为看透了,所以他可以依循着牛自然的纹理,而游刃于其间。解牛之所以可能,首先因为牛原本就是分解的。它不是有很多骨骼吗,骨骼之间不是有很多缝隙吗?你可能觉得这些缝隙很小很小,但是你要知道刀刃是极微细的,这微细的刀刃完全可以在缝隙中找到足够的空间,游动有余,而避免割或者折的命运。

    是什么让庖丁可以达到这样挥洒自如的境界?如果我们把实际的解牛过程称做“手解”的话,那么在“手解”之前,庖丁已经先有了“目解”,而“目解”之前,则是“心解”和“神解”。

    在庖丁的眼中,各种的关节骨骼纹理清晰地呈现,牛早已经被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他好像是带着一个透视镜,这个时候,动刀已经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由眼而手的自由的实践。不仅如此,“目解”之上,还有“神解”。对于为文惠君解牛的庖丁来说,他和牛的接触是凭借神(以神遇)而不是目的(不以目视)。所谓的“官知止而神欲行”,表达的是一种得神应手的状态。在这个时候,依赖于外物同时也是区分物我的感官已经退场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通同物我的神气。庖人和牛浑然一体,于是解牛也就不完全是一种外在的活动,一种工作,而是一种艺术的表现。

    庖人、刀和牛分别代表着人、生命和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