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虐心必读:圣母型人格自查手册

 魚悦的图书馆 2016-04-09

编者按:之前发了《你为什么总是走在人群后面》,收到很多留言,都在倾诉自己的困惑。其实我处理情绪这件事,如果我自己不能排解,我会主动去医院挂号找大夫,公立医院心理治疗很便宜,而且有医保卡可以报销。如果自己有目标,我会马上行动起来。大多数的困惑来源于行动力,他们总是得过且过,然后找各种借口,证明困窘的生活,不是自己的本愿!


导读: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人,他 (她)们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


1、你是这样'可爱'的人吗?


我所指的'可爱'与相貌无关,是指行为上的可爱,即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让别人感到舒服自在,并发自内心地称赞他/她可爱。


他们以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其中包括:始终有礼貌、让自己变得有趣、让别人觉得愉快、不要让其他人失望、从不说'不'、防止冲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为先等。


我将其称为'可爱的诅咒'。


这些'可爱的人'觉得,说出自己的需求就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排斥,并失去已得到的爱。于是他们只得压抑自己,不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包括恼怒和愤恨,而只在内心深处默默承受煎熬。别人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因为这些'可爱的人'总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笑脸迎人的样子。


当某一天,'可爱的人'的脾气一下子爆发时,每个人都会吓一跳。而'可爱的人'会感觉到别人的抗拒,认为这正验证了他们的观念,即别人不喜欢他们发脾气。于是,这个死循环(或'诅咒')便无休止地继续下去了。


2、圣母型人格自查手册


欢迎对号入座


※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面对强势的人(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

※总是想太多,总把错误归因自己身上。

※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笼,虽然被压迫得近乎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

※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只有通过这样的过度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


3、各种'可爱'之人

没有人能做到方方面面都保持沉着冷静地与人沟通,我们可能都有一小块儿被'可爱的诅咒'施了魔法的脆弱区域。


看看你是谁,画一个代表你的人形。像这样:




下一步就是沿着这些线或箭头写上字或句子,总结出你对自己的付出或表现的感觉。


可以是行为举止,例如:总是微笑、总是随时准备好聆听别人的倾诉、把时间留给每一个人、从不拒绝别人、逗别人笑、在聚会上活跃气氛等。这个清单是无止境的,但却是非常私人的。


你也可以列出你与人交流时秉承的个人规则,如:'我随时恭候'、'我总是把另一半放在首位'、'我不会拒绝孩子们的任何请求'等。快速地写下这些想法,不要想太多。这些都是你非常愿意别人看到的,也都是非常积极的东西,但同时也是你感觉正在枯竭及无休止的东西。


现在,来想一想那些你不会轻易(或从不)对别人表达的东西。内心是否堆积了不为人知并要爆发的东西?在图的内侧(三角形长袍里面)写下你此时冒出的感受。是气愤吗?还是悲伤?愤恨?我怎么办?只需将你最强烈的感受写下来。


现在,来看一下这个图。你此刻什么也不用做,但这幅图会让你产生强烈的视觉意识,知道你的这些特殊表现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记住,每个人觉得自己能够自信地处理的情况及人际关系都有所不同。


4、清晰表达的艺术


对于大多数'可爱的人'来说,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一件尤为困难的事。我们提供一系列方法,帮你以更清晰、更自信的方式传递原本觉得难以表述的信息(如拒绝、抱怨及划清界限等)。


(1)、'可靠优势清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优势'(有人可能称之为'复原力')。这个练习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这些特质并列出清单,供你在遇到危机、需要增强信心时使用。


想想过去你做过的令你感到骄傲的事儿,不管它们对别人来说多么没有意义。可以是帮助一位朋友、坚持某项难以坚持的事儿,或是你的作品上了学校的张贴榜。试着列出至少三个,然后在旁边写上它们所代表的你所具备的特质(或者说'可靠优势')。记住,不要让批判性声音驱散你的想法。


(2)、肢体语言


大量研究表明,相比其他方式,我们通过非语言交流(或者说,肢体语言)获得的信息更多。肢体语言研究先驱麦拉宾(AlbertMehrabian)提出了一条平衡定律,即:对一个人的印象,大约55%来自于肢体语言,38%来自于说话的方式(尤其是语气),7%来自于说话的内容。


当你站直身体,并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你会觉得更自信,并且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自信。如果你需要打一个不好开口的电话,试着站着打这个电话,这会让你觉得更强势一些,而你的声音也会体现出这一点。类似地,当你的老板走到你的座位前跟你说话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你可以站直了看着他的眼睛说话,这样,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处于劣势,也不会觉得老板高高在上。


(3)、删除那些没意义的话


试着直接一点儿:删除那些没有意义的话和冗长的铺垫。我们常常会把明确、直接的表达与生硬和粗鲁混为一谈。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间接式的沟通是一种普遍规范,尤其是女性,我们喜欢暗示、让人内疚及诱惑别人回应我们未说出口的需求,而当对方做不到时,我们便会生闷气、抱怨或挖苦讽刺。通常,到最后,我们还是要亲口说出我们真正想说的话。


(4)、客气拒绝他人的话术


对于大多数'可爱的人'来说,拒绝别人是一件尤其困难的事。我想,一种恐惧的反应已经根深蒂固,让我们害怕说'不',所以我们会尽量避免说'不',也因此缺乏说'不'的经验,并产生了一种害怕这种害怕的连锁心理反应。


你可以自己试试这个练习。找个没人的地方,站在镜子前,沉着冷静地看着自己的眼睛,然后说'不'。试着用不同的声音说,享受这个过程。看看你不笑时是不是更有效。这会让你开始打破自己的禁忌。


下面提供了一些让你能够客气地说'不'的方法:


※先感谢那个请你帮忙的人(或者说感谢他/她'考虑你',就像我朋友说的那样)。一分也不要多,一分也不要少。如果你是在讲电话,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客客气气地表达你的谢意。如果你是跟对方面对面,保持冷静,看着他们的眼睛,不要坐立不安。


※礼貌但清晰地表达你的拒绝。简单明了。纯粹主义者主张'从不道歉,从不解释',但我却认为,道歉是客气的一部分,同样很重要。如果你愿意,可以复制我朋友的说话模式,那是个很好的例子:'我想我这次不得不错失这次机会了。'


※试着做某种积极的跟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如果是对方请你帮忙,你能否给他们推荐一个能够帮助他们的人?或者,你可以把可能性抛远一点儿,例如:'几个月后,我就没那么忙了,到那时我们可以见个面。'但是,再次强调,你要说真话,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不要举棋不定而让对方有机会说服你!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是面对面,还是通过电话,在对方察觉到你的愧疚和不自在并试图说服或操纵你改变主意之前,客气而果断地结束对话。


(5)、再见,表情包——可爱的短信和邮件


对于某些咨询者来说,他们的大部分交流是通过邮件、短信及像脸书网之类的社交媒体进行的。这是他们觉得关于自信的挑战最大的地方。


在通过这些方式进行交流时,同样的原则同样适用,只是少了肢体语言的直接而清晰。想象你要说什么或问什么,然后清晰地表达出来。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想要做一个实验,即删掉她的邮件及短信中所有华而不实的话、玩笑及表情,尤其是她已经厌倦了要花大把的时间和心思去编写这些内容。她说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不再那么焦虑了,并且觉得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她这样说:'我更加会公事公办,而其他人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我想,我过去是害怕人们只有喜欢我才会给我工作,但实际上,我只需要想,他们只是希望你的专业性能够让他们信任。我不认为那些表情能真正传达出这层含义!'


摘自《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人,他 (她)们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在他(她)们看来,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心理学家把这些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


本书作者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也是一名深受“可爱诅咒”折磨的“圣母”,她曾经在手臂骨折的情况下还坚持为家人开车,甚至一同去划船,直到医生开出诊断证明,打上石膏,她才觉得自己可以歇一歇了。这件事让她意识到,如果不想办法解除这个“诅咒”,人生终将被摧毁。于是,她联系了一位曾经一起工作十年的心理治疗师,尝试性地迈出了解除“诅咒”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为本书“播种”的第一步)。


作者从自己的治疗过程中受益良多,同时,也从寻求治疗的咨询者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在这本书里,她将分享“圣母们”自我治疗和心灵成长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